曾看过一篇文章,马克•吐温笔下的小汤姆,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不得不按指令去刷墙。在他看来,这是巨大的不幸。但转念一想:有多少幸运的小孩儿能在阳光灿烂的假日里干着刷墙的苦役?就一个!这个惊人的发现,震撼了汤姆的小伙伴儿。他们都积极争取这个“举世无双”的“职业”,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还要感谢小汤姆。小汤姆善于发现刷墙的独特意义,并为之行动,于是他拥有了与小伙伴们一样的快乐。 芸芸众生,我们太多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干着普通的工作,同时,我们大多数的人,大多数的时候,能够感悟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特定的意义,这个意义也许是重大的,也许是渺小的,但只要存在,总是值得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之奔忙。
儿童时期,沐浴着父母爱的阳光成长,无论生活有多贫苦,劳作有多艰辛,孩子总是父母的“掌中宝”和“心头肉”。自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每天上演着生命的奇迹,诠释生命的美好意义:哭了,笑了,认人了,长牙了,会爬了,会走了……哪一样不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幸福。这种喜悦和幸福远远超过父母养育儿女的辛苦付出。可以说,从生命诞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为意义而奔忙,只不过,有时候,“意义”是别人赋予的,但更多时候,“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发现和赋予。
成长,总伴随着无数的梦想和行动,惊喜不断,也夹杂着些许烦恼或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梦想的成真抑或破灭,当年的小孩儿出落成娇羞安静的美少女或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会继续追求生命的意义、梦想的意义……会为了这些意义而义无反顾,永不停息。叛逆一些的,甚至会让父母觉得“惶惶不可终日”。但是,随着“意义”的升华,这一切很快会成为过去。包括在追梦途中的“偶遇”和“巧合”,也许会成为过去,也会伴随一生。成长的过程,是为梦想的意义而奔忙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过程。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青葱少年转眼长大,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于是,各自的角色更加多彩,人生的意义更加丰富。有一天,升级为父母,会为了一个更为伟大的“意义”而奔忙:参与一个新生命诞生和成长的过程,见证新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继续去追随和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
为了见证和感受生命的重大意义,为人父母必须作好十二分的准备: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必须有着“永动机”一样连轴转的体格;必须拥有能够迅速医治孩子一切创伤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必须有洞察一切的眼睛和了如指掌的判断能力;必须增加无比的耐心与恒心,让昔日犀利的目光和尖锐的言语变得柔和;必要时还要装扮“无知求教”的角色,但同时,还要保持童趣……
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为了见证生命的意义,我们具备了这些以往想都不敢想的特质。我们会深有感触:为人父母之后,总是那么忙碌。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了生活更多的意义,并且我们之而奔忙的脚步不能懈怠,总是无怨无悔,努力让生命的意义变得更加生动和独特。
每个人,要定义和诠释儿女、夫妻、父母等家庭角色,同时还要演绎社会角色,定义和诠释工作的意义,而且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无论是身居高位要职还是普通职员,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我们都应该而且有能力认识到或者寻求到工作的意义,并且甘愿为之奔忙。一路上,会遇到困难,克服它,可以砥砺意志,磨练秉性。一步一步踏实前行,收获也许并不隆重,也许只是微乎其微,但是,努力了,一定会有一个相对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寻求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为之奔忙,每一天,充实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