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谭晶3月3日建议让儿童安全“五防”课程进入校园,即在防范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的基础上,增加关于防范性侵、拐卖、校园暴力等重大恶性现实安全方面教育教学的内容,由专业的课程教师结合大纲、教材和现实案例进行授课,提高儿童识别风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主动降低侵害的发生。
近年来,儿童因性侵、被拐卖、校园暴力、灾害和意外等造成的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它不但给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给相关家庭带来无法愈合的创伤,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儿童是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安全意识较弱,缺少自我防护能力,面对性侵、拐卖、校园暴力、灾害和意外时,往往表现出惊惶失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和意外。学校有责任帮助儿童学习安全知识,助力儿童安全成长。儿童安全教育重点在“五防”,即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防灾害和防意外。儿童安全“五防”进课堂,可增强儿童面对性侵、拐卖、校园暴力、灾害和意外等险境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开设儿童安全“五防”课程,要针对儿童普遍具有“好奇、好动、好学、好问、好模仿”等特点,尽可能选择让儿童便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演示、实地模拟、宣传漫画图板展示、亲身参与等形式,将安全教育寓教于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要定期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为学生讲解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每学期都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演练中掌握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安全疏散和自救逃生等基本常识,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确保儿童在遇到危险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避免悲剧的发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安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儿童的安全成长。有安全才有未来,各级政府要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