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确定坍塌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后,根据确定的被埋人员的位置和被埋的方式立即投入救援:
1)如果被埋人员被架子压住,首先应由技术人员判断架子情况,确定架子是否需要加固,如要加固,应由架子工进行可靠的加固后再手工拆除或用气割等方法割断架管救出被埋人员,避免发生架体二次坍塌引起对伤者或救援人员的伤害;
2)如果被埋或被压人员有钢筋或其它物体穿过身体,严禁救援人员把物体拔出,应用气焊或其它措施割断物体,让物体留在体内再到医院由医生处置。
3)如果被埋、压人员短时间内无法救出,在采取有效救援措施的同时,救援人员应汇同现场医生对伤者进行临时处置,如对伤者身上特别是五官内的混凝土、灰尘及其它异物进行清理,对伤者伤口进行包扎,并对被埋、压者进行心理安慰,使其心情平静,便于救援者采取合理和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援。
(7)人员救出后,由现场医生对伤者进行处理,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重伤人员由医疗救护组送外抢救。
(8)滑模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9)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或再次发生事故。
(10)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11)各作业班组要清理撤离人员人数,发现有人员失踪时要立即报告应急小组。
(12)疏散人员要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13)警戒保卫组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并保证救援通道的畅通,派人在大门口或关键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14)如果 120 没有及时赶到,由自已派车送往医院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做好抢救的准备,避免延误时间。
3 抢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其预防措施
(1)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情况
在滑模操作平台、上人坡道发生高空坠落
1)脚踩探头脚手板。
2)走动时踩空、绊、跌。
3)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到杆件等身体失稳。
4)坐在栏杆架子上或站在栏杆、高空架子上作业或在操作平台上休息嬉闹。
5)脚手板没有满铺或铺设不稳。
6)没有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已经损坏。
7)操作层下没有铺安全防护层。
8)脚手架离墙面距离超过 20cm,没有防护措施。
9)制作操作平台的材料应有不合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超载损坏。
(2)预防措施
1)制作操作平台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并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应经过主管设计人员的同意。
2)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的铺板必须严密平整、防滑、固定牢固、不得随意挪动。空洞应设盖板封严。
3)内外操作平台边缘设钢制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 1200mm,横档间距不大于350mm底部设高度大于 180mm的挡脚板,防护栏杆外侧应满挂安全密封网,并与防护栏绑扎牢固。内外吊脚手架操作面一侧的栏杆与操作面的距离不大于 100mm,操作平的内外吊脚手架应兜底满挂安全网。
4)滑模施工中,操作平台与指挥人员采用对讲机、移动电话进行联络。
5)操作平台、卷扬机操作室、罐笼及升降台停留处、地面落罐处设置光指示信号,各处信号统一规定,挂牌标明,通信联络信号由专人管理和使用。
6)滑模拆除,必须由拆除专业队进行,参加拆除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7)拆除时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8)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撑点埋设件牢固情况,及作业人员上下走道是否安全可靠,当拆除工作利用施工的结构作为支撑点时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经过结构验算确定,且不低于 15N/mm2。
9)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
10)当遇到雷雨、雾、雪或风力达到五级以上的天气时,停止滑模拆除,作业人员撤离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