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3月18日

一、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救援体系是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管理是针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一项管理,是指实体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方针和原则:
    “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是应急管理方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调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是应急管理的原则。
    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是局限于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二、应急预案
      “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也叫应急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减少事故的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其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评估了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1)抢救受害人员;
    (2)控制危险源;
    (3)组织人员撤离;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应急预案按适用范围划分为3大类:
    (1)综合预案;
    (2)专项预案;
    (3)现场处置预案。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和原则如下:
    (1)方针和原则
    (2)应急策划
    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分析;
    (3)应急准备
    机构与职责;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质;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人员教育;
    (4)应急响应
    现场指挥与控制;预警与通知;报警系统与紧急通告;通讯;事态监测;人员疏散与安置;警戒与治安;医疗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资源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涉及应急预案的法律法规如下:
       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
    “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