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理风险管控告知卡 | |||||
所属专业:通防专业 专业负责人:种化省 监管科室:通防科 风险类型:通风事故 | |||||
科室负责人:卓德同 报告电话:9、3666 管控时间:长期 | |||||
风险等级 | 一般 | ||||
风险点详细位置 | 16203轨道巷、16203胶带巷、12210轨道巷、12210胶带巷、16205轨道巷、16205胶带巷124采区轨道巷、124采区胶带巷、16201采煤工作面、12210采煤工作面、162采区轨道巷、162采区皮带巷、西翼轨道巷、西翼皮带巷、井下变电所、其它用风地点 | ||||
风险类型 | 通风 | ||||
风险管控责任部门
| 掘一工区 | 责任人
| 赵曰峰 | 联系电话
| 88637 |
掘二工区 | 柴永进 | 88681 | |||
采一工区 | 马洪青 | 88650 | |||
采二工区 | 杜振启 | 88619 | |||
运输工区 | 张俊洪 | 88636 | |||
运搬工区 | 刘全银 | 88680 | |||
运转工区 | 张大为 | 88635 | |||
安全监察科 | 张超 | 88629 | |||
通防科 | 卓德同 | 88669 | |||
应急处置措施 | 1.日常保证各种监测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2.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司机发现无计划停风后,向工区、通防科和调度室汇报。3.发生无计划停风后,调度室值班员立即向值班矿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汇报,成立指挥部,启动无计划停风应急预案。4.主通风机房值班人员打开主井防爆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风压通风。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停止工作,切断非本安型电源撤至采区进风巷道,并向指挥部汇报撤人情况,停风时间超过1小时后命令将井下所有人员撤至地面。5.井下工作人员在工作面或其他岗点发现无计划停风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切断所辖区域设备电源,由跟班领导及安全员组织人员撤入采区进风巷或主要进风大巷。跟班领导在就近的进风巷电话处待命,并安排安全员在工作面巷口设置警戒。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现场情况。当接到指挥部撤至地面的命令,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升井。6.主通风机房值班人员关闭主井防爆门后,方可恢复主要通风机供风。开始恢复矿井正常通风时,主要通风机供风应逐步递增,启动风机10分钟之内达到正常供风量。7、矿井恢复通风系统后,在接到指挥部送电命令后,井下送电人员方可工作。8、主要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10分钟后,由瓦检员检查停风区域内变电所、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上隅角以及掘进工作面局扇及开关附近1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并向指挥部汇报,当各点瓦斯浓度均符合《规程》规定时,由指挥部下令各地点恢复送电。9、井下所有停电停风地点恢复正常通风1小时后(以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后计),经瓦检员检查各作业点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符合《规程》规定时,方可恢复正常作业,实现应急解除。 | ||||
主要管控措施 | 1.采掘面以及硐室等地点配风量符合规定。2.井下作业地点及硐室风速、温度、有害气体浓度符合规定。3.矿井风量每10天测定一次,牌板、记录齐全一致。4.进风井口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5.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超过26℃,机电硐室温度不超过30℃。 6.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7.采掘工作面应独立通风,避免串联通风。8.巷道宽度小于1.5米,深度大于6米的巷道必须采用机械通风。9.矿井大系统中严禁存在角联通风,采区内应和减少减少角联通风,角联巷道地点必须采取可靠的通风系统调控方案和设施。 10.准备采区时必须在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掘进其它巷道,新采区投产移交前,必须在采区主要巷道按设计做到位后方可回采。11.矿井的每个采区必须设置至少l条专用回风巷,开采突出煤层双翼布置采面的采区,必须双翼各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12.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不应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13.新水平新采区的回风必须引入主要回风大巷。14.新采区新水平开拓前必须在无突出危险岩层中优先构成通风系统,方可开拓煤层。15.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16.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17.严格控制矿井通风总阻力不超过2.94kpa,回风段阻力不超过总阻力40%。18.加强总进、回风巷失修情况的检查,确保失修率不大于3%,严重失修率不大于7%。19.进回风井和主要进回风巷的每个联络巷中间,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构筑三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反向风门。20. 爆炸材料库的回风必须直接引入主要回风大巷,材料库配风量不小于4倍容积。21.充电硐室回风直接引入主要回风巷,配风量满足要求。22.机电硐室设置在进风流中,且安装有甲烷传感器。23.采区变电所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24.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严禁停风。25.因检修停电等停风时,必须撤人断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