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对环保方面部署的表述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
此次疫情“大考”下,政府已经意识到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方面的短板。可以预见未来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政策、资源将进一步向该领域倾斜。此次疫情中我们水泥行业的表现如何?疫情之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又会有哪些影响及新趋势?本文将进行浅析,供大家思考。
疾风知劲草
水泥行业处置医疗废物在行动
医疗废物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甚至会有放射性和损伤性物质,因此医疗废物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如果处置不当,对水、空气、土壤均有污染风险。
此次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陡增,大量的废弃防护服、口罩等急需无害化处理。以往的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因处置量有限(几吨/天)、地域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难以消纳如此瞬时大量的医疗废物。而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以往的垃圾掺烧医疗废物测试中也暴漏了焚烧温度不够、医疗废物热值高导致焚烧设施损坏、烟气处置压力增大等问题,不适宜处置医疗废物。于是,水泥窑协同处置这一以往不在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考虑范围之内的技术路线加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水泥窑协同处置因自身的高温、强碱性、彻底无害化、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对医疗废物处置环节是毫无压力的。以位于湖北的行业龙头企业华新水泥为例,不但捐献水泥支援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建设,竭尽全力采购医疗物资支援当地医院,还临危受命处置医疗废物。2月初以来,华新水泥接到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任务。华新环境公司及各协同处置工厂立即召回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设置隔离区,有序展开防护物资调配、人员演练等准备工作。对处置过程中的消毒、收运、投递、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部署。公司旗下武穴、阳新、宜昌等工厂累计处置了55吨医疗废物,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强调要解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不足的问题。明确要求,未达标省份要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
另外, 中国水泥协会也在近期通知中表示,水泥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对促进地方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继续做好抗击疫情的捐赠基础上,有条件的水泥企业科学利用水泥窑炉处置疫情期的医疗废物,将是行业对打赢疫情防控战新的突出贡献。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水泥行业在此次“战疫”中表现是非常优异优异的,让政府、社会、行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相信未来医废处置等新领域,资质壁垒将被打破,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后来生力军将更加脱颖而出。
有心更要有力
协同处置医疗废物应注意的技术及管理要点
需要指出的是,分会在2018年曾到访华新水泥。华新水泥副总裁兼华新环境总经理杨宏兵表示公司已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医疗废物的技术研发及环评工作。因此此次应急处置,可以说华新水泥是临危受命,却不是仓促应战。在技术、管理方面拥有充足的储备。这对我们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企业来说很有启示。
协同处置专家刘科就如何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处置过程安全可控,不造成二次污染,总结了以下几个关注重点:
1、做好改造衔接,医疗垃圾的包装尺寸与一般危险废物不同,且医疗垃圾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水泥厂在技改时要做好衔接,确保上料系统及入料口的设置与医疗垃圾实际情况衔接顺畅。
2、由于水泥厂都未设置医疗垃圾贮存冷库,因此要与有关部门做好对接,医疗垃圾在水泥厂应急处置时,要做到日清日结,每日全面消毒,不临时贮存。
3、做好人员防护,按照医疗垃圾处置企业的防护标准为操作职工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品。
4、做好培训,包括医疗垃圾的产生过程、成分组成及危害性;现场设备设施操作规范;作业过程安全防护措施;常见人身伤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
5、做好与水泥生产的匹配。由于医疗垃圾氯含量较高,一般在3-5%,比一般危险废物及生料氯含量要高的多,因此要做好匹配,合理确定投加量,确保水泥生产运行稳定。
只要做好防护等措施,利用现有的危废协同处置设施,对医疗废物进行处置是完全可行的。但针针对医疗废物高热值、高氯含量的特性,做相应的操作调整:
由于医疗废物热值高,处理后直接入分解炉焚烧,如果粒径过大,部分不能悬浮废物会落入烟室粘稠状燃烧。这会造成窑内高温过早出现形成结圈,不完全燃烧的废物有和物料混合形成包心料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因此,要在投加量、分解炉停留时间、废物尺寸等方面特别注意,或者采用离线处置工艺。
由于医疗垃圾氯含量较高,一般在3-5%,若投加量过大会导致结皮堵塞问题出现。从分会以往调研情况来看,少量投加含氯废物的情况下,氯会由熟料带出一部分,形成一种平衡而不影响生产;过量投加后,氯会循环富集导致结皮堵塞,极端情况下会在预热器内形成氯硫低熔点共熔物,对通风影响持续一年之久。因此要么做好匹配,合理确定投加量,确保水泥生产运行稳定;要么要有高效除氯设施。
以上两个问题不单单是处置医疗废物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协同处置废弃物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为此,分会针对以上难点研发孵化了离线转床处置炉和精准除氯硫系统技术。
其中离线转床处置炉具有可离线单独或组合处置危废、垃圾、污染土、飞灰、替代燃料、医疗垃圾等不同废弃物,可根据需要控制氧化还原气氛,处置量大,入分解炉气体温度高、替代原燃料性强,窑况干扰小等特点。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全领域,含已建项目技改升级。
目前,国内首个离线转床处置炉项目已在安徽落地,项目包含两台离线转床气化炉。建成后可年处置市政垃圾9万吨、精馏残渣3万吨,预计将于9月份正式投产。
精准除氯硫系统技术,具有 短流程、高效率、放风比例小、可连续运行、低能耗、针对性设计,窑况干扰小等特点。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氯硫废弃物领域及高氯原料水泥生产线,含已建项目技改升级。
从已实施的浙江某企业精准除氯硫项目来看,企业2500吨/天生产线目前日处置含氯量1.2%左右的废弃物180吨以上,无结皮堵塞现象,窑况稳定,水泥产量创下新历史记录。
以上两项技术是分会为解决协同处置企业所面临的难题而研发孵化,是未来协同处置废弃物工艺技术优化、完善、升级的优秀选项。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未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危固废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将进一步大显身手。
坦率来说,以往水泥行业对医疗废物处置这一小行业并不太关注。目前全国年医疗废物产生量约80-100万吨,按处置费5000元/吨估算,也仅有40-50亿元/年的市场规模。但在此次突发事件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却需要水泥行业临危受命来协助解决,这体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巨大能力。平时能够默默地消纳大量的危固废,危急时刻也能够不计成本、不计安危的帮社会解决棘手问题。
行业内多数人士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净化器 政府好帮手”的定位是有共识的,却往往忽略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的能力。台风、水灾、瘟疫、爆燃等各类应急处置我们都有能力处置,并且不乏先例。比如天津大爆炸的污染土就由金隅进行无害化处置。
疫情过后,相信政府、社会、行业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有更深、更新的认识。一些政策、标准、法规、资源配置等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水泥窑协同处置将继续快速发展并承担更多的职能与社会责任。
未来,我们不但应该继续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更应该为应急处置做好技术及管理储备,同时告诉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除了消纳大量的工业及市政危固废,我们有哪些应急处置能力,能解决哪些问题。
水泥行业也将逐渐摆脱高耗能、高污染标签,进而成为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共同需要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