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防护与处置

  
评论: 更新日期:2021年05月19日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 , 企业和政府各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响应 , 对突发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公安、消防、环保、安全、卫生、交管等相关部门接报后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 在识别和评价事故种类和危险源基础上 ,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 或实施应急预案 ), 组织抢险设备等 , 进行应急救援和抢险处理 。应急的重点主要是消防灭火、排爆抑爆、泄漏源堵漏等危险源控制并划定警戒区 ( 或隔离区 ) 、对人员进行急救和疏散。控制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 , 只有及时控制危险源 , 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 , 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对危险源的控制应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和危险 、危害物质特性 , 采取不同的措施 , 控制燃烧、爆炸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泄漏 , 冷却有关设备容器 , 转移存在燃爆、泄漏危险的物质设备。

爆炸品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 , 应首先查明爆炸现场爆炸物品和其他易燃、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 组织并采取有效措施 , 转移、处置尚未爆炸的危险物品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 , 并对受害人进行搜救 , 指导群众防护 , 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 散或隔离。

火灾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 也应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 、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 , 选择进攻路线和使用合适的消防器材 , 控制火灾蔓延 , 防止事态扩大 。 确定燃烧物及燃烧物的性质 , 有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火灾场所所应及时组织疏散现场人员 、周边群众及贵重物资 , 采取堵漏或维持稳定燃烧等措施控制有害物质泄漏。

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 , 应首先识别危害源 , 为人员中毒救治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 控制毒害物泄漏及泄漏物的进一步扩散。针对事故特点、形态、性质及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采取相应措施 , 对有毒气体及进入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应及时处置。

实施应急措施控制和切断污染源的同时 , 应对污染物的扩散进行监控 , 对其造成影响的区域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和分析,以指导后续的应急工作。采取应急措施使事故得到控制后 , 由于事故现场及危险区环境中可能遗留部分污染物 ( 包括事故产生及应急处理时使用 、产生的污染物性质)应对其采取处置措施 ,进一步清除污染物、清理污染事故场所 , 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 , 以彻底消除污染危害的后果与隐患 , 恢复生态环境 。对于不同事故中不同类型的污染源 , 必须根据危害源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 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技术。同时 , 由于事故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处置是一项技术性及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 措施方法不当极易再度引起人身伤害及环境污染 , 因此 , 在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置程序与方法的同时 , 在处置设施器材、人员防护方面也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 并由相应的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1.2人员救护与疏散

1.2.1人员安全防护和救护

1. 人员安全防护

人员安全防护包括 :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应急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 , 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 ,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

(1)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 , 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有 :

1)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 : 采用呼吸道防护的方法 , 使用正压式氧气面具 ( 空气呼吸器 ) 、防毒面具、防尘面具、浸水的棉织物等。

2) 不挥发的有毒液体 , 采用隔绝服防护。

3) 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 , 采用全身防护。

4) 易燃液体、气体的防护 , 采用阻燃服、呼吸道防护。

5) 辐射防护 ,采用辐射专用服防护。

(2) 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 指定有关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 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具备防护装置。

现场防护装置是为了保护安全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设计的装备, 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面护具、防护手套和呼吸用品等。 以预防现场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人员的救护

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转送医院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救护人员伤亡的关健。

现场急救的组织与实施是决定事故应急求援的前提。现场急救成败的关键除了高超的技术、完善的设备外,理重要的是时间,急救队伍应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分秒必争地投入求援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伤员得到救助,以达到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养活伤残、减轻痛苦的目的。

人员现场救护的基本程序是:现场救护;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1.2.2人员疏散与避难

1、 人员疏散

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决定是否实施人员疏散的考虑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事故的大小、强度、发展速度、持续时间、预计的后果严重程度。这些因素将决定撤退人员的数量、疏散可用时间、确保安全的疏散距离。

对人群疏散所作的规定和准备应包括:

(1)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

(2)明确需要进行人员疏散的紧急情况和通知疏散的法。

(3)列举有可能需要疏散的位置。

(4)对疏散人员数量及疏散时间的估测。

(5)对疏散路线的规定。

(6)对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的考虑,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监管所,以及老人、残疾人等。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要求从事故影响区把企业人员疏散到其他区域。有时甚至要求除了负责控制事故的应急人员外,所有企业人员都必须疏散。小企业或事故迅速恶化时,可直接进行全体疏散。被影响区无关人员都必须应该首先撤离,接着是当全面停车时的剩余员工撤离。所有人员应该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在离开企业时,应根据批示,关闭所的设施和设备。此外,岗位操作人员应该确切知道如何以安全方式进行应急停车。对于控制主要工艺设备停车的应急设备和公用工程 , 如果没有通知不能实施停车程序。

现场疏散的实际计划通常与企业大小、类型和位置有关。应事先确定出通知企业员工疏散的方法、主要或替换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员工的程序。同时制定规定以警示和查找企业来访者。保卫人员应持有这些人的名单 , 企业陪同人员负责来访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毒气泄漏 , 应该设计转移企业人员的逃生方法 , 特别是对于泄漏影响地区。所有在影响区域的人员都应配备应急逃生呼吸器 。如果有毒物质泄漏能透过皮肤进入身体 , 还应该提供其他防护设备 。人员应该横向穿过泄漏区下风向以减少在危险区的暴露时间。逃生路线、集合地点和企业地图应该在整个企业内设置 , 并清楚地标识出来。此外 , 晚上应保证照明充足 , 便于安全逃生。企业内应设置风标和南北指示标志 , 让人员辨识逃生方向。

2. 现场安全避难

当毒物泄漏时 , 一般有两类保护人员的方法 : 疏散或现场安全避难 。选择正确的保护方案要根据泄漏类型和有关标准 , 见表 1-1 。

当人员受到毒物泄漏的威胁 , 且疏散又不可行时 , 短期安全避难可给人员提供临时保护。

如果有毒气体渗入量在标准范围内 , 大多数建筑都可提供一定程度保护。行政管理楼内也可设置避难所。

短期避难所通常是具有空气供给的密封室 , 空气可由瓶装压缩空气提供 。一般控制室设计为短期避难所 , 使操作人员在紧急时安全使用 。 有些控制室如果为保证有序停车防止发生更大事故 , 需要设计为能够防止有毒气体的渗入的设施 。选择短期避难所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员到达可长期避难场所的距离过远 , 或因缺少 替代疏散路线而不能安全疏散。

指挥者根据事故区域大小、相对距离的远近和主导风向 , 为其人员选择短期避难所 。避难所不应过远,以免使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在选定某建筑作为短期避难所前,指挥者应该考虑一下其设计是否具有如下特点:

(1) 结构良好,没有明显的洞、裂口或其他可能使危险气体进入人体内部的结构弱点。

(2) 门窗有良好的密封。

(3) 通风系统可控制。

短期避难所不能长期驻扎,如果需要长期避难设施,在计划和设计时必须保证安全的室内空气供给和其他支持系统。

避难场所应该能提供限定人员足够呼吸的空气和足够长的时间下的有效保护。对大多数常见情况,临时避难所是窗户和门都关闭的任何一个封闭空间。

在许多情况下(如快速、短暂的气体泄漏等),采取安全避难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与疏散相比它具有实施所需时间少的优点。

3.企业外疏散和安全避难

在紧急情况下 ,尤其是发生毒物泄漏时,应急指挥者的首先要任务是向外报警,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采取行动保护公众。

接到企业通报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决定 是否启动企业外应急行动,协调并接管应急总指挥的职责

企业外疏散与避难疏散虽然由政府进行,但企业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包括向政府提出疏散的建议和安全避难方案,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合作制定应急预案。

1.3控制与切断污染源

1.3.1 污染源的危害识别

无论是环境污染事故的事故应急还是事后污染处置,对污染源的危害识别是污染源的关键与基础。

1. 污染源分析

(1) 事故发生源。事故企业的名称、地址、规模、生产(储存、使用危害品种类及危害特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等。 (2) 环境状况。危害区域内事故源附近地域地形、地貌、水源气象等条件 ,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事故周围其他危险源分布情况。

2. 污染物认定

(1) 事故概况。事故类型 :燃烧、爆炸、有毒物质大量泄漏等,发生原因、装置、引发物,过程生成物(反应物),环境转化物、污染物初步认定。

(2)危害、中毒症状。污染物初步认定。

(3) 污染物初步认定。侦检及环境监测。确认现场已散落至环境中的主要危险(污染)物质的种类、成分、数量(浓度)、形态(气、液、固)。

3. 危害辨识

(1) 危害特性。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

(2) 危害对象。环境介质、生物 , 环境敏感目标。

(3) 危害范围。有毒有害物品源高、可能释放的源强 , 超标情况 , 危害区域划分 , 事故对周边其他危险源波及的可能性与后果。

1.3.2 泄漏物污染处置

1. 控制泄漏源

控制泄漏源 , 消除危险因素 , 为实施安全处置奠定基础。

(1) 强行止漏法。无论是火灾还是泄漏 , 必须采取强行的手段实施止漏 , 能关阀的要强行关阀止漏 , 不能关阀的要设法堵漏 , 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住。

(2) 强行疏散法 。当泄漏后引起燃烧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 必须优先考虑强行疏散 , 将不燃、不泄漏的物品和容器实行强行疏散 , 以建立安全隔离带 , 制止灾情进一步扩大 , 然后再处置燃烧或泄漏的物质。

(3) 强行窒息吸附法。危险物质大量泄漏 , 大多数情况是燃烧与有毒物质并存。此时应使用干粉、水泥粉强行实施窒息灭火或吸附的方法 , 将燃烧的火焰先予以窒息或将泄漏的物质予以吸附 , 待灾情控制后 , 再将未破损的物品疏散转移。当转移的燃烧物呈灼热状态时 , 应在运载小车或小桶底部设置隔热的黄沙或水泥粉等 , 以保证疏散转移工作的安全。

2. 泄漏物处置

控制泄漏源后 , 及时对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 , 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地面泄漏物处置方法主要有 :

(1) 围堤堵截或挖掘沟槽收容泄漏物。如果化学品为液体 , 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 , 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筑堤堵截或者挖掘沟槽引流、收容泄漏物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 , 要及时关闭雨水阀 , 防止物料沿明沟外 流。

通常根据泄漏物流动情况修筑围堤栏或挖掘沟槽堵截、收容泄漏物。常用的围堤有环形、直线形、 V 形等。如果泄漏发生在平地上 , 则在泄漏点的周围修筑环形堤。泄漏发生在斜坡上 , 则在泄漏物流动的下方修筑 V 形堤。泄漏物沿一 个方向流动 , 则在其流动的下方挖掘沟槽。如果泄漏物是四散而流 , 则在泄漏点周围挖掘环形沟槽。

修筑围堤、挖掘沟槽的地点既要离泄漏点足够远,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泄漏物到达前修好围堤、挖好沟槽,又要避免离泄漏点太远,使污染区域扩大。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 , 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发生火灾。

对于大型液体泄漏 ,收容后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进一步处置。

(2) 覆盖减少泄漏物蒸发。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大气中的蒸发速度 , 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蒸发 。

1) 泡沫覆盖。使用泡沫覆盖阻止泄漏物的挥发,降低泄漏物对大气的危害和泄漏物的燃烧性。泡沫覆盖必须和其他的收容措施如围堤、沟槽等配合使用。通常泡沫覆盖只适用于陆地泄漏物。

根据泄漏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泡沫。常用的普通泡沫只适用于无极性和基本上呈中性的物质 ; 对于低佛点、与水发生反应、具有强腐蚀性、放射性或爆炸性的物质 , 只能使用专用泡沫 ; 对于极性物质,只能使用属于硅酸盐类的抗醇泡沫;用纯柠檬果胶配制的果胶泡沫对许多有极性和无极性的化合物均有效。

对于所有类型的泡沫,使用时建议每隔30~60min再覆盖一次,以便有效地抑制泄漏物的挥发。如需要,将该过程一直持续到泄漏物处理完。

2) 低温冷却降低泄漏物的挥发。将冷冻剂散布于整个泄漏物的表面,减少有害泄漏物的挥发。在许多情况下,冷冻剂不仅能降低有害泄漏物的蒸气压,而且能通过冷冻将泄漏物固定住。

常用的冷冻剂有二氧化碳、液氮和冰。选用何种冷冻剂取决于冷冻剂对泄漏物的冷却效果和环境因素 , 应用低温冷却时必须考虑冷冻剂对随后采取的处理措施的影响。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冷冻剂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形式。液态二氧化碳通常装于钢瓶中或装于带冷冻系统的大槽罐中。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 , 是块状固体。 液态二氧化碳应用时 , 先使用膨胀喷嘴将其转化为固态二氧化碳 , 再用雪片鼓风机将固态二氧化碳播撤至泄漏物表面。干冰应用时 , 先进行破碎 , 然后用雪片播撒器将破碎好的干冰播撤至泄漏物表面。播撒设备必须选用能耐低温的特殊材质。

使用二氧化碳必须注意的是 , 二氧化碳虽然无毒 , 但大量使用可使大气中缺氧 , 从而对人产生危害 ,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 , 危害就逐步加大。二氧化碳溶于水后 , 水中 pH 值降低 , 会对水中生物产生危害。

②液氮。液氮温度比干冰低得多 , 几乎所有的易挥发性有害物 ( 氢除外 ) 在液氮温度下皆能被冷冻 , 且蒸气压降至无害水平。液氮也不像二氧化碳那样 , 对水中生存环境产生危害。但液氮的冷冻效果大大低于二氧化碳 , 尤其是固态二氧

化碳。液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沸腾挥发 , 有导致爆炸的潜在危害。

③湿冰。在某些有害物的泄漏处理中 , 湿冰也可用作冷冻剂。湿冰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易于制备、易播撤。主要缺点是湿冰不易挥发而易溶化成水 , 从而增加了需要处理的污染物的量。

(3) 稀释。毒气泄漏事故或一些遇水反应化学品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且溶于水 , 事故地周围人员一时难以疏散。为减少大气污染 , 应在下风、侧下风 以及人员较多方向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或设置水幕水

带 , 也可在上风方向设置直流水枪垂直喷射 , 形成大范围水雾覆盖区域 , 稀释、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 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 , 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 , 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 , 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 , 破坏燃烧条件。

(4) 吸附、中和、固化泄漏物。泄漏量小时 , 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 或者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

1) 吸附处理泄漏物。所有的陆地泄漏和某些有机物的水中泄漏都可用吸附法处理。吸附法处理泄漏物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 : 活性炭、天然有机吸附剂、天然无机吸附剂、合成吸附剂。

①活性炭。活性炭是从水中除去不溶性漂浮物 ( 有机物、某些无机物 ) 最有效的吸附剂 , 有颗粒状和粉状两种。清除水中泄漏物用的是颗粒状活性炭。被吸附的泄漏物可以通过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后的活性炭可以重复使用。影响吸附效率的关键因素是被吸附物分子的大小和极性。吸附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降低。所以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吸附某一物质所需的活性炭数量。试验应模拟泄漏发生时的条件进行。

活性炭是无毒物质 , 除非大量使用,一般不会对人或水中生物产生危害。由于活性炭易得而且实用 , 所以它是目前处理水中低浓度泄漏物最常用的吸附剂。

②天然有机吸附剂。天然有机吸附剂由于天然产品如木纤维、玉米秆、稻草、木屑、树皮、花生皮等纤维素和橡胶组成,可以从水中除去油类和与油类相似的有机物。

天然有机吸附剂具有价廉、无毒、易得等优点,但再生困难。

③天然无机吸附剂。天然无机吸附剂是由天然无机材料制成的 , 常用的天然无机材料有黏土、珍珠岩、蛭石、膨胀页岩和天然沸石。根据制作材料分为矿物吸附剂 ( 如珍珠岩 ) 和黏土类吸附剂 ( 如沸石 ) 。

矿物吸附剂可用来吸附各种类型的烃、酸及其衍生物、醇、醛、酮、酯和硝基化合物 ; 黏土类吸附剂能吸附分子或离子 , 并且能有选择地吸附不同大小的分 子或不同极性的离子。黏土类吸附剂只适用于陆地泄漏物 , 对于水体泄漏物 , 只 能清除酚。由天然无机材料制成的吸附剂主要是粒状的 , 其使用受刮风、降雨、降雪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④合成吸附剂。合成吸附剂是专门为纯的有机液体研制的 , 能有效地清除陆 地泄漏物和水体的不溶性漂浮物。对于有极性且在水中能溶解或能与水互溶的物 质 , 不能使用合成吸附剂清除。能再生是合成吸附剂的一大优点。常用的合成吸 附剂有聚氨酯、聚丙烯和有大量网眼的树脂。

聚氨酯有外表面敞开式多孔状、外表面封闭式多孔状及非多孔状几种形式。 所有形式的聚氨酯都能从水溶液中吸附泄漏物 , 但外表面敞开式多孔状聚氨酯能 像海绵体一样吸附液体。吸附状况取决于吸附剂气孔结构的敞开度、连通性和被 吸附物的黏度、湿润力 , 但聚氨酯不能用来吸附处理大泄漏或高毒性泄漏物。

聚丙烯是线性烃类聚合物 , 能吸附无机液体或溶液。分子量及结晶度较高的聚丙烯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化学阻抗 , 但其生产难度和成本费用更高。不能用来吸附处理大泄漏或高毒性泄漏物。

最常用的两种树脂是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些树脂能与离子类化合物发生反应 , 不仅具有吸附特性 , 还表现出离子交换特性。

2) 中和泄漏物。中和法要求最终 pH 值控制在 6~9 之间 , 反应期间必须监测 pH 值变化。

遇水反应危险化学品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 , 大多数呈酸性 , 可在消防车中加 入碱液 , 使用雾状水予以中和。当碱液一时难以找到 , 可在水箱内加入干粉、洗 衣粉等 , 同样可起中和效果。

对于泄入水体的酸、碱或泄入水体后能生成酸、碱的物质 , 也可考虑用中和 法处理。对于陆地泄漏物 , 如果反应能控制 , 常常用强酸、强碱中和 , 这样比较 经济 ; 对于水体泄漏物 , 建议使用弱酸、弱碱中和。

常用的弱酸有醋酸、磷酸二氢纳 , 有时可用气态二氧化碳。磷酸二氢钠几乎能用于所有的碱泄漏 , 当氨泄入水中时 , 可以用气态二氧化碳处理。

常用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水溶液 , 也可用来中和泄漏的氯。有时也用石灰、固 体碳酸钠、苏打灰中和酸性泄漏物。常用的弱碱有碳酸氢纳、碳酸纳和碳酸钙。 碳酸氢纳是缓冲盐 , 即使过量 , 反应后的 pH 值只是 8.3 。碳酸纳溶于水后 , 碱 性和氢氧化纳一样强 , 若过量 ,pH 值可达 11.4 。碳酸钙与酸的反应速度虽然比 纳盐慢 , 但因其不向环境加入任何毒性元素 , 反应后的最终 pH 值总是低于 9.4 而被广泛采用。

对于水体泄漏物 , 如果中和过程中可能产生金属离子 , 必须用沉淀剂清除。 中和反应常常是剧烈的 , 由于放热和生成气体产生沸腾和飞溅 , 所以应急人员必 须穿防酸碱工作服、戴防烟雾呼吸器。可以通过降低反应温度和稀释反应物来控 制飞溅。

如果非常弱的酸和非常弱的碱泄入水体 ,pH 值能维持在 6~9 之间 , 建议不 使用中和法处理。 |

现场使用中和法处理泄漏物受下列因素限制 : 泄漏物的量、中和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生成潜在有毒气体的可能性、溶液的最终 pH 值能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 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通过加入能与泄漏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固化剂或稳定剂使泄漏物转化成稳定形式 , 以便于处理、运输和处置。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 形式后 , 由原来的有害变成了无害 , 可原地堆放不需进一步处理 ; 有的泄漏物变 成稳定形式后仍然有害 , 必须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一步处理或在专用废弃场所掩 埋。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凝胶、石灰。

①水泥固化。通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泄漏物。对于含高浓度重金属的 场合 , 使用水泥固化非常有效。许多化合物会干扰固化过程 , 如锰、锡、铜和铅 等的可溶性盐类会延长凝固时间 , 并大大降低其物理强度 , 特别是高浓度硫酸盐 对水泥有不利的影响 , 有高浓度硫酸盐存在的场合一般使用低铝水泥。酸性泄漏 物固化前应先中和 , 避免浪费更多的水泥。相对不溶的金属氢氧化物 , 固化前必 须防止溶性金属从固体产物中析出。

水泥固化的优点是 : 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 , 由原来的有害变成了无害 , 可原地堆放不需进一步处理。

水泥固化的缺点是 : 大多数固化过程需要大量水泥 , 必须有进入现场的通 道 , 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仍然有害 , 必须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一步处理或 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

②凝胶固化。凝胶可以使泄漏物形成固体凝胶体。凝胶必须与泄漏物相容。 凝胶材料是有害物 , 使用时应加倍小心 , 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形成的凝胶体仍是有害物 , 需进一步处置。

③石灰固化。使用石灰作固化剂时 , 加入石灰的同时需加入适量的细粒硬凝性材料如以煤灰、研碎了的高炉炉渣或水泥窑灰等。用石灰作固化剂的缺点是 : 形成的大块产物需转移 , 石灰本身对皮肤和肺有腐蚀性。

(5) 污染物收集。处置中根据泄漏物质性质和形态对不同性质、形态的污染物 , 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盛装装置进行包装收集。

1) 带塞钢圆桶或钢圆罐 , 盛装废油和废溶剂。

2) 带卡箍盖钢圆桶 , 盛装固态或半固态有机物。

3) 塑料桶或聚乙烯罐 , 盛装无机盐液。

4) 带卡箍盖钢圆桶或塑料桶 , 盛装固态或半固态危险物质。

5) 储罐 , 适宜于储存可通过管线、输送带等输送方式送进或输出的散装液态危险物质。

1.3.3 常见污染事故污染源控制

1. 氰化物泄漏

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 , 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

(1) 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氰化物泄漏入水后 , 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 大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 , 例如 : 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 ; 其他 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 , 例如 : 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 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 ( 或称腈类 ) 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 例如 : 乙腈能与水混 溶 , 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 , 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 , 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 解 , 事故处理较困难。

在运输过程中 , 如氰化销或丙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 , 现场人员应在 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 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 , 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1) 现场控制与警戒。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 , 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 , 操作人员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 进行堵漏操作 , 控制泄漏 量。否则 , 现场人员应边等待当地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 , 边负责事故现场区域警戒。

大量氰化纳 ( 大于 200kg) 在水中泄漏时 , 紧急隔离半径应不小于 95m。 现场人员应根据氰化纳泄漏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 500~1000Om 左右的警戒区。应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 , 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2) 环境清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 现场可沿河筑建拦河坝 , 防止受污染的 河水下泄。然后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大量生石灰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品 , 中和氰 根离子。如果污染严重的话 , 可在上游新开一条河道 , 让上游来的清洁水改走新 河道。

微溶或不溶性腈类液体泄漏到水中时 , 对于密度比水大的腈类液体 ( 例如苯 乙腈 ) 应当尽快采取措施 , 在河底或湖底位于泄漏地点的下游开挖收容沟或坑 , 同时在收容沟或坑的下游筑堤防止泄漏物向下游流动。对于密度比水小的腈类液 体 ( 例如戊腈、苯乙腈) 应尽快在泄漏水体的下游建堤、坝 , 拉过滤网或围漂浮栅栏 , 减小受污染的水体面积。

3) 水质检测。检测人员定期检测水质 , 确定氰化物污染的范围 , 必要时扩大警戒范围。检测人员及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橡胶耐油防护手套。

(2) 陆上泄漏的应急处理。如发生氰化纳陆上泄漏 ,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 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 , 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1) 现场控制与警戒。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 , 如果现场有有效的墙漏工具或措施 , 操作人员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 进行堵漏操作 , 控制泄 漏物的影响范围。人员进入现场时可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一定要禁止泄漏 物流入水体、地下水管道或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处理工具有限或出于自身安 全考虑 , 现场人员应边等待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到来 , 边负责现场区域警戒 , 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

若是丙烯腈、乙腈等腈类液体泄漏 , 这类物质高度易燃、易爆 , 要注意防止 爆炸或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场应杜绝火源、火种 , 所使用的工具必须是防爆型 的。救援人员应当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 全面罩 ) 。

2) 现场处理。小量泄漏时 , 应急人员可使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 冲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时 , 可借助现场环境 , 通过挖坑、挖沟、围堵或引流等方式使泄漏 物汇聚到低洼处并收容起来。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 先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和泄漏地点 , 冲洗后的水溶液必须收集起来 , 集中处理。建议使用泥土、沙子作收 容材料。

可以使用抗溶性泡沫、泥土、沙子或塑料布、帆布覆盖 , 降低氰化物蒸气危 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 , 以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泄漏物至 槽车或有盖的专用收集器内 ,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水溶液的处理可采用碱性氯化法 , 其过程为先将含氰废水调整到 pH8.5~9, 再加入氯离子氧化剂 ,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离子氧化剂可以是漂白液 ( 主 要成分为 NaClO),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 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

对于受污染的包装物可直接用漂白液浸泡处理 , 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焚烧、深埋。对于氰化纳包装物 , 不准再用于与食品行业有关的用途上。

2. 硫化氢泄漏处置

将泄漏污染区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处 , 并立即进行隔离。应根据泄漏现场的 实际情况确定隔离区域的范围 , 严格限制出入。通常情况下 , 小量泄漏时隔离 150 m, 大量泄漏时隔离 300 m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 穿防静电工作服 , 从上风处进入现 场 , 确保自身安全时才能进行切断泄漏源或堵漏操作。合理通风 , 加速扩散 , 并 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如果安全 , 可考虑 引燃泄漏物以减少有毒气体扩散。

构筑围堤或挖坑 , 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 , 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 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 , 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需要妥善处理 , 修复、检验后再用。

3.氯气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 并立即进行隔离 , 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 确定隔离区的范围 , 严格限制出入。

一般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 150 m, 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 450m。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 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 , 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 , 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合理通风 , 加速扩散。喷雾状 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 , 防止其大面积扩散 , 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 毒。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 , 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 , 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 , 碱液池应足够大 , 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 量的 1.5 倍。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 , 当氯气含量超标时 , 可用喷雾状碱被

吸收。

4. 液氨泄漏处置

(1) 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 , 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 , 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 , 并且仅在确保安 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 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 , 以便废弃处理。

(2) 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 , 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 , 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消防部门、环保部门 (12369) 、公安交警部门报警 , 报警内容应包括 : 企业 ;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 ; 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 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 , 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 , 增强通风。场 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 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 , 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 , 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 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 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 , 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5. 硝酸泄漏处置

(1) 水上泄漏。在运输过程中 , 如果硝酸在水体中泄漏或包装掉入水中 ,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 , 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1) 建立警戒区。如果硝酸泄漏到水体中 , 现场人员应根据泄漏量、扩散情 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警戒区 , 并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 , 严禁 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如果包装掉入水中 , 现场人员应根据包装是否破 损、硝酸是否漏入水中以及随后的打捞作业可能带来的影响等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的大小 , 并派出水质检测人员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 , 确定污染的范围 , 必要时扩大警戒范围。事故处理完成后 , 要定时检测水质 , 只有当水质满足要求后 , 才能 解除警戒。

2) 控制泄漏源。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 , 如果手头备有有效的堵捕工具或设备 , 操作人员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 , 从根本上控制住 世漏。否则 , 现场人员应撤离泄漏现场 , 等待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 来。

3) 收容泄漏物。硝酸能以任意比例溶解于水 , 小量泄漏一般不需要采取收容措施 , 大量泄漏现场可沿河筑建堤坝 , 拦截被硝酸污染的水流 , 防止受污染的河水下泄 , 影响下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同时在上游新开一条河道 , 让上游 来的清洁水改走新河道。如有可能 , 应用泵将污染水抽至糟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果现场情况不能转移污染水 , 可根据水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 , 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适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中和 , 也可以 使用氢氧化钙或石灰。

(2) 陆上泄漏。如果硝酸是在陆上泄漏 , 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 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 , 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1) 建立警戒区。硝酸发生泄漏后 , 应根据泄漏量的大小 , 立即在至少 50~100 m 泄漏区范围内建立警戒区。小量发烟硝酸发生泄漏时要立即在泄漏区周围 隔离 95m, 如果泄漏发生在白天 , 应在下风向 300m2 范围内建立警戒区 ; 如果泄漏发生在晚上 , 应在下风向 500m2 范围内建立警戒区。大量发烟硝酸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在泄漏区周围隔离 400m, 如果泄漏发生在白天 , 应在下风向 1300 m2范围内建立警戒区 ; 如果泄漏发生在晚上 , 应在下风向 3500m2 范围 内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应沿侧上风方向撤离。

2) 控制泄漏源。控制泄漏源是防止事故范围扩大的最有效措施。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 , 如果现场备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设备 , 操作人员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人员进入现场时可使用自给式呼吸 器。若处理工具有限或自身安全难以保证 , 现场人员应撤离泄漏污染区 , 等待消 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 , 不要盲目进入现场进行堵漏作业。

3) 收容泄漏物。小量泄漏时 , 可用干土、干沙或其他不燃性材料吸收 , 也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 冲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时 , 可借助现场环境 , 通过挖坑、挖沟、围堵或引流等方式将泄漏 物收容起来。建议使用泥土、沙子作收容材料。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 先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和泄漏地点 , 冲洗后的废水必须收集起来 , 集中处理。喷雾状水 冷却和稀释蒸气 , 保护现场人员。用耐腐蚀泵将泄漏物转移至槽车或有盖的专用 收集器内 ,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可将硝酸废液加入纯碱一硝石灰溶液中 , 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 , 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6. 水上油泄漏处置

(1) 水上油泄漏事故特点

1) 随水流漂移 , 扩散速度快。

2) 波及面广 , 污染面大 , 遇明火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 危及船舶、两岸建( 构 ) 物 , 给逃生、疏散、施救带来困难。

3) 受船舶航行的影响 , 造成泄漏物向两岸扩散。

4) 危险源较多 , 并难以控制。

(2) 水上油泄漏处置的措施

1) 通知水上航政部门实行水域管制 , 命令难船向安全水域转移。

2) 通知沿岸单位严密监视险情 , 加强防范。

3) 组织水陆消防力量 , 采取止漏、圈围、拦截等措施 , 控制扩散蔓延。

4) 对水面泄漏物用油泵进行吸附、输转 , 用油脂分解剂降解 , 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可采取点燃措施。

5) 船上泄漏或爆炸燃烧具体处置方法与陆地相同。

7. 河流水污染应急处理方案及相关技术

河流水污染应急处理方案可依据污染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涉及的范围、预警级别、突发性污染事故或非突发性污染事故,制定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案。

(1) 污染物限产限排、停产停排应急方案。根据河流干流及支流的流量,以及断面水质的监测指标超过一定的阈值,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该区域污染物限产限排、停产停排的单位。

(2) 调水应急方案。根据各断面“水环境临界流量”,加大水库放水流量 ,合理高度输水量实施水利调控措施,增加下游河道流量补给。制定环境用水调度方案。

(3) 取水点保护措施。根据取水污染的程度,采取停水、减压供、改路供水,通知沿途居民停止取水、用水,启用备用水源,交通管制、疏散人群、保护高危人群等措施。

自来水厂的净化措施,如加入药水中和、净化污染,加大处理工艺处理污染的能力,如水厂加大投氯量和净水剂用量,用活性炭处理过高的有机污染物等。

(4) 污染水体疏导措施。实行分流或导流,开头相关的闸口,将受污染水体疏导拜谢至安全区域,降低污染物浓度和影响程度。

(5) 限量用水方案。实施应急期间用水大户限产或限量用水方案,压缩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采取拦污、导污、截污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量。

(6) 备用水源 的准备。根据水污染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水源备用和防止重大供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工作,保证水厂水质。

(7) 相关技术。沿河筑建堤坝收集(主要针对越南发生的污染事故,沿河防止液体化学品扩散到水中。

拦截 ( 如油类、漂浮物)。

改道 ( 将受污染的水体与干净的水体分开)。

桥梁防泄漏收集系统(主要针对在桥梁及跨河高速公路上发生的翻车事故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围堤、稀释、中和(酸类或碱类污染物)。

氧化还原 ( 如氰化物、氨氮、有机物等)。

沉淀 ( 重金属离子等)。

吸附和吸收 (有机液体、油类等)。

消毒 ( 微生物和寄生虫等)。

1.4监控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趋势预测与分析

1.4.1 事故后果的辨析

事故后果分析是实行污染处置的基础。对污染事故进行处置前必须了解事故的种类及其环境危害的后果 , 即不同的事故源燃烧、爆炸、毒物泄漏发生后产生 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 包括事故引发物、反应或燃烧产物、处置中产生的废物 等 ), 每种物质的危险与危害特性 , 危害程度、危害范围有多大 , 现场周围其他 物品是否具有危险性、现场周围环境情况等 , 在此基础上方能制定污染处置方 案。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还与管理、操作、现场环境等各种事故隐患因素密切相关 , 事故现场其他物质的反应性也直接影响事故后果 , 需要对可能导致事故 的因素、事故具体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 , 以便明确事故危害后果。

对事故中危害物危害特性的辨识应从其理化性、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 , 实际上大 多数危险化学品同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性质 , 在事故救援及污染处置工作中必须综合考虑。

1. 危害物性质

(1) 理化性质 ( 沸点、熔点、蒸气压、相对密度、 pH 值、醇 / 水分配系数、溶解性等 ) 。

(2) 燃烧及爆炸性质 ( 如闪点、自燃温度、爆炸极限等 )

(3) 反应性质 ( 物质的反应或分解速度、热效应数据及受热分解导致压力迅速增高或分解出有毒易燃易爆物质。不相容或腐蚀性物质、聚合等、禁配物、应 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 。

(4) 毒理性质不同接触方式的急性毒性 [(LD50 、 LC50) 、刺激性、致敏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 。

(5) 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 ( 环境中降解、生物富集、环境迁移转归 , 生物效应及其他有害的环境影响等 ) 。

2. 事故的危害辨识

(1) 危害特性 ( 中毒、火灾、爆炸等 ) 。

(2) 危害的范围、程度。

(3) 危害对象 ( 人体、水体、大气、土壤 ) 。

此外 , 处置前应对现场进一步检测 , 尤其是发生事故源情况及现场污染物不明的重大事故 ,应进一步用专业侦检仪器测检污染源,测定大气、水源等自然环境中的污染范围 和程度,掌握污染物准确的有关数据,确定鼾方法、地点及业程序 , 准备好处置设施和防护装备。

1.4.2 污染物泄漏量计算

正确估算污染物质的泄漏量,对于评估污染危害的规模与程度,制定处置方案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固体物质泄漏量通常较易估算,液体及气体泄漏则相对复杂一些。

通常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源的位置划分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及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1. 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 500m 内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 , 有危险化学品扩散 , 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 , 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 , 人员急性中毒。

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 , 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 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他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 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 , 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2. 事故波及区域

事故波及区即距事故现场 500~100O m 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

浓度较高 , 作用时间较长 , 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 , 控制交通 , 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化学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 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 , 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3. 受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 该区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1.4.4 可燃气体的影晌区域的判定

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事故泄漏 , 向空中释放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 并在空气中扩散。一般将泄漏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气云 , 瞬间泄漏形成的气云称为云团 , 连续泄漏形成的气云称为云羽。如果泄漏气体易燃、易爆 , 在合适的浓度和点火源等条件下 , 气云会在空中发生火灾或爆炸。如果泄漏气体有毒 , 那么人暴露在毒气云中就有可能中毒。

扩散分析中选用的扩散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泄漏机理。许多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和运输设备都能产生泄漏 , 如储罐、反应釜和管道。它们可能处于常压、加压或冷冻等状态 , 泄漏出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加压储存的气体 , 也可能是加压、冷冻或常温常压下储存的液体。泄漏持续时间可能只有几秒 , 也可能长达几十个小时。泄漏可能在相对平整、无障碍物的地区发生 , 也可能在不规则的地区发生。在建立泄漏模型时对所有这些因素都要给予适当考虑。

化学危险品可能的泄漏途径很多而且很复杂。与相对稳定的烟囱等的排放不同 , 事故泄漏通常没有很好定义。泄漏可能是灾难性破裂的结果 ( 如飞机碰撞爆炸等 ), 也可能是腐蚀和疲劳裂纹或飞片造成的小孔引起的 , 还可能是反应失控而使化学危险品从泄压元件释放。

各种泄漏机理释放出的气体或蒸气形成的气云的危险性取决于危险品性质数量和周围环境条件。

如果加压储存的危险液体的常压沸点低于环境温度 , 一旦泄漏立刻有一部分液体闪蒸为蒸气 , 形成蒸气云团 , 未闪蒸的部分在地面形成液池。液池可能不受约束地扩散 , 也可能局限在防护堤内 ( 如果有的话 ) 。由于蒸发 , 液池会产生一个逐渐减小的连续云羽。蒸发以两种方式发生 : 首先是快速蒸发 , 热量同时来自地面和大气 ; 随后是缓慢蒸发 , 热量主要来自大气 ( 地面已经冷却 ) 。因此 , 在这种情况下 , 需要评价瞬间泄漏和连续泄漏的组合效应。

如果储存的危险液体常压沸点高于环境温度 , 则整个泄漏可看作液池蒸发形成连续云羽。如果拟态储存的危险物质发生泄漏,就会六即形成瞬间去团或续云羽。如果加压储存的液体(如我水氨)发生灾难性泄漏,可能产生部分气溶胶。气溶胶是各种大小的悬浮液滴与空气的混合物。遗憾的是难以确定给定漏条件下气云中气溶剂的比例。研究表明,根据泄漏性质的不同,这种比例可以是0%~80% 之间的任一值。

如前所述在估计气云扩散时确定源强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十分重要。任何扩散模型的准确性或现实性首先要求输入数据准确。源项本身的确定信赖于准确的相关信息,例如:

(1) 储存物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源的几何图形。

(3)生产、储存和运输的振作程序和条件。

(4) 泄漏地面的性质。

(5) 气象数据。

(6) 场地特性,如地貌建筑物和防护堤等。

为了估计化学危险品的泄漏速率、闪蒸系数、液池尺寸和扩展速率、液池蒸发速率 , 需要知道上面这些信息。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信息不可能准确获取, 必须由合理的工程判断来估计。

化学危险品泄漏速率的估计可能非常简单 , 也可能需要复杂的计算机程序 , 具体复杂程度取决于被评价的泄漏机理和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要求。对于灾难性破裂引起的泄漏 , 可保守的假定 : 容器中的所有储存物质瞬间全部泄漏 ; 对于常压储存液体的容器 , 液体从小孔的泄漏速率取决于孔的大小、储存物数量以及液位与泄漏孔间的高度差 ; 对于加压储存的液体 , 为了估计泄漏速率 , 还必须知道储存压力 ; 从加压储存气体的容器小孔处的泄漏常常是喷射泄漏 , 流体出口速度很大 , 计算流体泄漏速率必须知道孔的尺寸、气体分子质量、储存温度和气体密度。取决于小孔是在容器中液位以上还是液位以下 , 泄漏可能既有液体 , 又有气体。这就是所谓的两相流 , 其泄漏速率介于纯蒸气泄漏速率与纯液体泄漏速率之间。

1.4.5 有毒气体的影晌区域的判定

1. 毒气泄漏和扩散模型

毒气泄漏扩散对人的影响最难预测。完整的后果分析要求知道泄漏区地面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整个过程 , 同样浓度值的毒气对生命和健康影响的毒理等知识。这样才可以确定出危险区。

泄漏扩散问题较为复杂 , 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 , 确定泄漏源模型就非常难 , 因为泄漏时存在不同类型。泄放过程也可分为连续的和瞬时。此外 , 泄漏物质的动量也随泄放率或泄放速度变化 , 这使模型更为复杂。

如果泄漏物质为液体 , 在泄放点会形成液池。液池会以一定速率蒸发 , 这与液体热力学性质、热源和周围大气的流体力学性质 ( 如风速、风向、湍流度 ) 有关。

第二个问题是毒气在大气中的扩散 , 可用各种模型进行模拟。最简单的情况是主导风向下高架烟囱的中性浮力污染物的扩散。这种情况可采用高斯扩散模型 , 它的扩散参数需经过实验确定或通过与大气湍流度有关的参数的关系式确定。

可是这种模型对于比空气密度大的泄漏气体并不适用。现在已经有很多描述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扩散现象的模型 , 有些还考虑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 , 使模型变得更复杂。

目前这些模型可以描述泄漏——扩散现象的以下方面 :

(1) 源泄放率。

(2) 气体射流。

(3) 液体射流。

(4) 气液两相泄漏。

(5) 闪蒸。

(6) 液池蒸发 ( 固定域 ) 。 (7) 延展式液池蒸发。

(8) 多组分蒸发。

(9) 中性气体烟羽扩散。

(10) 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散。 (11) 大气稳定度效应。

(12) 地面加热效应。

(13) 地形影响。

(14) 风场影响。

将这些单个模型结合起来编成的软件从理论上可描述整个泄漏一扩散现象。

这些模型能确定以时间、空间、泄漏类型、气象条件和其他相关因素为变量的毒气浓度函数分布图。现在有许多计算机商业软件可以预测毒气浓度分布图。这些软件可确定出不同泄漏场景下的浓度分布 , 这在风险分析和应急准备中非常重要。

很明显 , 由于泄漏现象本身的复杂性 , 最好的软件也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实际浓度分布。相 同条件下,每次实验所做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有数量级的差异。这表明扩散过程的内在随机可变性是准确预测泄漏扩散浓度的最大障碍。尽管这样,计算机模拟泄漏的模型仍然是整体应急准备,特别是后果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模型以及就用它们确定出的伤害区范围,在风险评价甚至风险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毒性数据和有关级别

使用扩散模型确定泄漏毒气影响区域时,需要知道多大的浓度对生命和健康是有危险的,这并不是个简单问题。目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许多因素使这个问题变得复杂,例如:

(1) 不同人群所产生的效应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年轻男性和怀孕妇女或老年人 ) 。

(2) 毒性效应和最大允许暴露浓度随暴露时间而变化。

(3) 现有最大允许暴露浓度极限有不同的“安全系数”。

(4) 有不同的允许浓度值、阈值和致死浓度。

(5) 急性毒性数据是通过动物实验推算出的。

(6) 许多化合物没有毒性数据。

在几种确定“临界”浓度的方法中,对立即危及生命和健康的浓度((NIOSH)最为有效。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 (NIOSH) 用于确定空气中使人无损伤(如眼刺或肺)逃逸时的毒物浓度时而定义的。这种定义主要考虑急性暴露数据,而基本不考虑慢性暴露数据。对任何一种物质,IDLH可通过哺乳动物短期暴露死亡的最低浓度来确定。当没有数据时,IDLH也可以按其他毒性数据的百分数来确定。

最常使用的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或死亡的大气中物质浓度定义称为“阈限值”。

目前,人们对以IDLH作为参考点,用IDLH计算最大允许或“安全”浓度的安全系数的决定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些国家机构定义自己的“警戒浓度级”为IDLH的1/10。

无论什么定义,使用对大多人口数是计算有毒气体泄漏的基础。

3.毒物泄漏影响区域计算

根据泄漏——扩散模型和有毒物质不同浓度的毒理学效应,可以确定泄漏影响的区域范围。

有许多简单模型可以利用。例如,美国环保局推荐用于初步调查的简单模型,

有许多简单模型可以利用。例如 , 美国环保局推荐用于初步调查的简单模型 , 该模型的依据是高斯分布扩散。计算泄放率和某种泄放类型的后果效应还需要一些其他假设条件。一旦最大允许浓度确定 , 这种简单模型就能确定泄漏影响的区域。这种情况下 , 泄漏影响区域是一个以泄漏源为中心的圆。

其他确定方法通常按照最大可信后果来假设。它假定瞬时条件下物质发生最大量泄漏 , 已知主导风向 , 且风速较低 ( 例如 2km/h) 、大气稳定度较高 ( 按 Pasquill-Gifford 方法的 F 级表示 ) 。

更复杂的方法是使用统一泄漏扩散过程模型 , 这些模型使用概率分析子模型 , 考虑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泄漏形式等变量。结果按一定量泄漏物质达到某一浓度区域的概率表示。

4. 毒物泄漏影响的人群计算

一旦知道毒物泄漏影响区域和该区域的人口密度 , 就可以确定出受影响的人数。最简便的方法是按最坏情况考虑 , 假定该区域生活和工作人员总出现在这里 , 会受到事故的影响。当然要计算事故影响的相应数值 , 也需要考虑每天的人口出入情况。使用概率方法也能确定一个人在事故时出现在该区域的概率 。

防护措施 , 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避难或疏散不在考虑之内。从原理上讲 ,如果使用更为复杂的概率模型 , 计算中可以包括这种防护措施的影响。

5. 有毒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分

(1) 一般按毒负荷的大小把危险区域划分为 4 个区域 , 即致死区、重伤区、轻伤区和吸入反应区。

1) 致死区。致死区按引起 50% 动物死亡的毒负荷 TL5划分。位于该区内的受灾人员如无防护并未及时撤离 , 中毒死亡的概率在50% 以上 , 应该优先采取避难措施。

2) 重伤区。重伤区的外部边界按引起 5% 实验动物死亡的毒负荷 TL5 划分 , 位于该区内的受灾人员如无防护并未及时逃离 , 将会中度或重度中毒 , 需住院治疗 , 个别人可能中毒死亡。

3) 轻伤区。轻伤区的外部边界按引起 1% 实验动物死亡的毒负荷 TLl 划分。 位于该区内的受灾人员如无防护并及时逃离 , 其中半数左右人员可能发生轻度或中度中毒 , 经过门诊治疗可以康复。

4) 吸入反应区。吸入反应区的外部边界以实验动物的急性中毒阈值的毒负荷来划分。该区内的受灾人员如无防护并及时逃离 , 一部分人将有吸入反应症状 , 一般在脱离接触后 24h 恢复正常。

(2)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情况不同 , 确定危险区域的方法也不同。

1) 有毒、有害物质连续泄漏。当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裂口较小时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持续相对长的时间,可以看作连续泄漏。连续泄漏时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 呈射流状从裂口射出,并不断与周围空气掺混,盛装容器内有毒物质浓度不断降低。

当风速较大(大于0.5m/s)时,在泄漏源的下风侧形成长轴一端在泄漏源处的近似橄榄形危险区域和各分区,并且越靠近泄漏源有毒物质浓度越高,如图7——2所示。

当风速较小 (小于0.5m/s)时,以泄漏源为中心形成围绕泄漏源的圆形危险区域和各分区,泄漏源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如图7——2所示。

连续泄漏的有毒物质较少时 , 泄漏的有毒物质很快被空气稀释,危险区域很小,有时可以被忽略。当泄漏一段时间后被堵住,连续泄漏就变成了瞬时泄漏。如果泄漏的有毒物质较少 , 危险区域很小 , 也可以被忽略。

2) 瞬时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瞬时泄漏的场合 , 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围绕泄漏源形成气团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气团一面向四周扩散 , 一面随风漂移。首先求出每一时刻气团的等浓度线 , 然后求出各时刻等浓度线的包络线 , 对应于毒负荷临界值等浓度线的包络线围成的区域即为危险区域 , 如图 7-4 所示。

在图中 , 泄漏原点的圆代表瞬时泄漏发生后 , 即刻形成的有毒物质的气团 , 气团随风向前漂移。在漂移的初期由于高浓度物质的扩散 , 云团危险区域逐渐增大 , 当达到某最大值后 , 由于大量空气的掺混浓度降低 , 云团危险区域逐渐变

小 , 直至消失。瞬时泄漏的危险区域也近似橄榄形。

1.4.6 其他物质的影晌区域的判定

在易燃性物质的泄漏中 , 对爆炸事故中的超压或火灾中热通量的可能影响区域要做出评价。在这种情况下 , 影响区域更像以燃烧源为中心的圆 , 这个区域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要小于毒气云所受的影响。对于易燃、易爆性材料 , 燃烧下限可用来确定脆弱区域。为了防止火灾 , 脆弱区域通过热辐射水平来确定 ( 在这个水平上有一段时间可以让人员免受烧伤的危害 ) 。评价爆炸的适宜原则是可能引起较小的结构破坏及在开放空间可能的人身伤害的超压水平。

1. 爆炸

(1) 峰值超压为 7000 Pa——房间开始受到部分破坏的阈值。

(2) 峰值超压为 1500O Pa ——耳膜破裂或是能引起严重的结构性破坏的阈值。

2. 火灾

4Kw/m2 火球的辐射热通量——9O S 暴露时 , 是二度烧伤的阈值。

3. 火球

5KW/m2 的辐射热通量——6O S 暴露时 , 是二度烧伤的阈值。

4. 闪火

易燃性物质的燃烧下限的一半 , 作为可以引起闪火的燃烧和热辐射阈值 , 此时会影响公众安全和健康。

7.5控制或消除污染

如前所述 , 不论是燃烧爆炸还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引起的重大事故 , 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必定是事故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等污染物质 , 对人、畜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的一类事故 , 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和消除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危害。事故应急主要是对火灾、爆炸危险实施控制 , 制止危险物质的进一步泄漏 , 而处置则是在对危险源实施控制之后 , 针对已散落至环境中的污染源、污染物进行清理和消除污染的过程。污染处置应以产生危险物质的性状及其危害为基础 , 围绕如何减轻、消除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恢复生态、预防二次污染进行。处置的主要环节应包括对污染源的危害识别 , 处置方法的确定与实施 ,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实施以及处置后环境恢复措施制定与实施等。

1.5.1 控制和消除污染的主要节 1. 处置方案制定及实施

针对不同事故特点 , 对事故处置程序、技术方法、处置装备及人员防护要求做出规定 , 并对处置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及处置过程二次污染防治等做出要求。 处置方案制定应在对污染源、污染物危害辨识的基础上 , 根据危害物性质、危害范围、程度及所处环境、气象、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等具体情况 , 以及相应的消毒、堵漏、防护、监测等技术方面的要求 , 制定整体处置方案。

(1) 污染处置方案

1) 泄漏、燃烧等产生的污染物处置。根据不同污染物性质、形态选择确定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处置方法与技术要求 , 包括堵漏、拦截、回收、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 收集物转移及最终处置等措施 , 处置的场地、 设施要求。

2) 处置过程废弃物处理。处置过程可能出现的洒落、泄漏、处置不当等二 次污染 , 处置过程使用、产生、废弃的污染性物质 ( 包括废弃包装物等 ) 的处理 方法与技术要求。

3) 现场清理和洗消。对污染区域作业人员、服装、器材装备、车辆、建筑 和地面等多种染毒对象等进行清洗、消毒 , 消除污染物对人体和器材装备的侵 害。根据不同污染物性质选择确定洗消方法和洗消残液处理方法。

(2) 各类处置方法所需要的装备、材料、人员防护等技术安全要求。包括回 收、处置需要的装备、材料及安全、防护、急救、灭火等措施 , 储存、包装、转运运输安全与技术要求。

2. 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制定及实施

(1) 待处置污染物的定性检测

1)已知或可推断污染物 ( 包括混合型污染物 ) 的检测方法。

2) 未知污染物 ( 包括混合型污染物 ) 的定性检测。

(2) 事故现场与影响区域环境状况监测。根据事故环境危害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长期环境影响 , 确定环境监测方案。

1) 监测的指标 , 环境标准 , 监测方法。

2) 监测方案——监测点布置、频次、取样方法。

3) 监测所需器材设备。

3. 环境与生态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

(1) 各类污染物的环境标准。

(2) 必要的环境治理与生态破坏修复措施。

(3) 其他环境污染隐患消除措施。

(4) 处置后环境质量恢复情况。

1.5.2 污染处置技术要点

1. 技术依据

以国家及各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技术为依据 ,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突变性强 , 危害巨大 , 处置极具专业性 , 且多由易燃、易爆、毒害品等引 发 , 国家及公安、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已相继制定过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 规、管理规章和技术规定。事故处置应以此为依据 , 不应与其相冲突。主要包括 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包含内容有 : 环境保护 ; 污染物、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 污染防治 ; 危险化学品管理 ;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储存、运输包装管理与技术要求 ; 火灾、爆炸消防安全技术规程 ; 国外相关管理与技术资料等。

2. 各种危险源处置要点

首先考虑根据事故的危险性特点 , 采取最有效措施对最危险因素实行抑制 ,先行处置危害危险较大的污染物质和受害对象。

(1) 固定源处置要点。固定源发生事故后有利于处置的情况是 , 固定源的相关信息一般为地方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备案 , 企业也有发生事故的基本应急 方法 , 因此 , 事故发生后污染源情况较明确 , 应急方案可较迅速地制定 , 各项处置措施设备也可较迅速组织到位 , 迅速遏制危害扩大。但不利之处在于 , 由于多为生产、使用、储存、加工、废物处置场所 , 现场原料、中间体、产品、废物等危险有害物质种类可能较多 , 且发生事故的固定源周边可能还存在其他危险源 , 事故发生后可能波及其他危险源或引起其他有害物质连锁反应 , 致使事故处置更为复杂、危险性更高 , 事故造成的污染破坏性也更大。为此 , 固定源事故处置中 要点是 , 必须充分预计事故尤其是燃烧爆炸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性 , 用最快的速度遏制危险源 ( 制止泄漏 ), 采取最有力的措施防止危险的进一步扩大。 优先处置现场污染危险有害最大的污染物 , 危险装置、容器均需安全处置 , 注重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和洗消。处置中充分做好各项防护和安全措施 , 防止二次危险有害的发生。

(2) 移动源处置要点。移动源一般情况下有害物质成分较单一 , 但其发生可能随时随地 , 周围地理环境、气象、环境敏感目标情况不明 , 应急处置方案不仅 要根据危险物质性质还需要根据事故发生时及发生地的实际情况临时决定 , 其关 键是准确探明判定事故发生后受污染和影响的环境介质、受害环境生物等受害对象。移动源事故较大的危险是对水体和空气造成突发性污染 , 以及对周围人群、 动植物及其他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的污染与危害。因此 , 这类事故处置主要的危害 是有毒有害物质对事故地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 处置的要点首先是需要探明周围 受害最重和最可能受害的环境敏感目标是什么 , 先设法有效阻隔污染物 , 控制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 对重点目标采取保护措施, 再对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物 质进行解毒与清除 , 辅以必要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处置中对环境监测技术也有 较高的要求。

(3) 燃爆性事故处置要点。燃爆性事故最大的危险是燃烧引起爆炸 , 最根本 的污染源是事故中泄漏的物质及燃烧生成物。当泄漏物质发生火灾时 , 中毒危险与火灾和爆炸危险相比就处于次要地位。为此对于易燃易爆类事故污染减少的关 键是控制泄漏源和灭火排爆。至于事故散落至环境中的污染物 , 对人体危害最直 接的应是气态污染物 , 包括毒气、窒息性气体 , 扩散迅速 , 危害面广 , 应重点控 制。污染消解重点是污染源下风向区域内的污染物。同时 , 应注意气态污染物处置过程中污染水的收集处理 , 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4) 剧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要点。液态、固体剧毒物质泄漏事故的主要危害是对周围环境尤其是水体的严重污染 , 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严重危害人、畜及水生 生物安全。处置的关键在于有效对已受污染的水体有效截流 , 防止污染扩大蔓

延 , 并及时对水体污染进行解毒除污处置。处置的对象不仅考虑污染物直接泄漏的水体 , 还应考虑其下游及周边可能影响的地表水水域 , 以及可能的地下水污染 , 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

3. 处置过程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1) 针对不同危害物质的危害方式、特点、规律及其危害对象进行处置。危险物质的形态、性质不同 , 其危害特性也不同 , 除毒害性质 , 在环境中的反应性 ( 有些物质遇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会发生强烈的爆炸或燃烧 ) 、与环境介质的相容 性、扩散流动性等直接影响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同时 , 事故现场周围的气象、地理环境条件也对污染物的危害特性产生影响。不同特性的污染物需要不同的处置方法。而同样的污染物 , 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处置方法也不同。此外 , 大多数危险物质同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性质 , 在处置工作中必须综合考 虑。为此 ,不论是固定源还是移动源 , 事故处置一定要针对不同危害物质的危害 方式、特点、规律及其危害对象进行。根据危险性物质的形态、储存条件、包装 形式、所处场合、遇水反应后果、火灾和泄漏规模 , 坚持安全、有效、灵活的基 本处置原则 , 根据不同对象实施污染消减、收集、盛装、运输、安全防护、火灾扑救等处置措施。提高处置效率 , 减少伤害 , 降低处置成本 , 减少灾害损失。

(2) 规范进行处置操作 , 避免处置不当引起二次污染或危险发生。火灾、爆炸现场清理必须先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 , 并经培训的 专业人员进行 , 以免处置不当造成新的危害或更大损失。

合理使用洗消剂 , 防止过量残留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处置过程应采取污染防 治措施 , 防止污染扩散 , 并对处置产生的废水及其他污染物合理处置 , 避免二次污染。

(3) 根据危险有害特点做好处置中的安全与防护工作 , 避免再次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应对事故造成的各种危险危害分析充分 , 根据 危险物质的危害特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防护。处置方法、处置设备、人员防和

必须满足安全要求 , 灭火、急救措施等可即时到位。    :

(4) 处置过程中即时进行环境质量跟踪监测 , 直至环境质量得到恢复。处置 ; 措施的实施使污染物逐步消解 , 通过环境监测验证处置后受害区环境中污染物带度降至事故前水平 , 环境质量得到恢复。

1.5.3 洗消与净化

洗消与净化包括人员的洗消和现场环境的净化。环境污染事故中可能涉及的危险物质泄漏使现场人员受到污染和伤害 , 洗消与净化是应急行动的一个环节 , 而不是紧急情况结束后的恢复和善后。

1. 洗消

(1) 洗消的对象。在危险区 ( 污染区边界处 ) 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通常每个出口处设一个 ) 。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 , 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 , 以防造成二次污染。洗消的对象包括 : 轻度中毒的人员 ; 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 ; 现场医务人员 ; 环境监察、监测人员 , 消防和其他抢险  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 ; 抢救及染毒器具。

(2) 洗消方法

1) 人员洗消。用清水、肥皂水或其他洗消剂进行清洗或用毛巾擦拭等方法清除身体上的污染物 ; 用水洗、拍打、抖拂等方法清除服装上的污染物。洗消时 产生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 , 防止污染扩散。

2) 动物洗消。有重要保留价值的珍稀动物采取与人员一样的洗消方法 , 其 他牲畜一般应进行宰杀、深埋或焚烧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中 , 由于化学品污染、燃烧和其他的原因引起的伤害 , 受伤人员可能会出现危急情况 , 紧急医疗救护必须在快速、有效且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在医疗前救护的洗消时 , 应该选择和辨识净化区域和分类区域的位置 , 考虑到不 同的风向条件 , 所选择的位置应该在上风向以避免暴露于污染物扩散区域 ; 选择 上坡以避免来自于消防和化学品的喷溅 ; 选择车辆易于到达的地方。

在进一步的治疗和转移之前 , 必要的最小程度上的粗净化是对伤员的衣服和 其他明显的污染的净化。伤员的彻底 “净化”应该在伤员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

在现场的应急医疗服务人员将负责这些操作。

2. 环境的清洁净化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过程中 , 污染物可能扩散到其他区域的环境中。污染的程度和水平取决于污染的类型和形式、接触的时间和其他因素 ( 浓度、温度和污染物与接触物质的反应 ) 。当泄漏物扩散时 , 密度小的或中等的漂浮气体或蒸气云可能很快地扩散到其他的地方而且不会沉淀大量的污染物。然而 , 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或空气悬浮物颗粒很可能与地面接触并且消散也比较慢。救援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知识 , 能够确定在不同的泄漏条件下污染的程度 , 对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区域进行准确的估计。

(l) 液体方式泄漏的污染物可能产生下列方式污染 :

l) 进入水泥地面的裂缝。

2) 溅到设备或其他的表面。

3) 渗进到土壤、多孔的材料、涂料的表面。

4) 进入地表水中、进入到排水沟或下水道中。

以液态或雾状的方式的泄漏通常引起比 以气态或蒸气方式泄漏更大的污染。更多地以液体方式的泄漏可能最终进入到地 表水中 , 并引起更大的污染消除问题。

由于较高的浓度和较长的接触时间,以液态或雾状的方式的泄漏通常引起比以气态或蒸气方式泄漏更大的污染。更多发以液体方式的泄漏可能最终进入到地表水中,并引起更大的污染消除问题。

(2) 污染物质也可能以固态或微粒的方式泄漏。固态污染的程度通常明显小于其他形式的污染。严重的污染出现在离泄漏源比较近的地方。

(3) 清洁净化的准备主要包括 : 废水的处理和需要的净化设备 ( 如软管、水枪、喷雾器、淋浴器 ) 等。

(4) 环境净化的主要方法包括 :

1) 稀释。用水、清洁剂、清洗溶液清洗和稀释污染物。洗涤溶液可能包括 :

清洁剂、肥皂或其他的液体香皂。清洗液可能包括 : 稀释的磷酸盐、小苏打。

2) 处理。在事故区域中使用的衣服、工具、设备应该考虑处理。当应急人员从受污染区域撤出时 , 他们的衣服或其他的物品应储藏在合适的容器中并作为危险的废物来进一步处理。虽然多层防护服有较高的防护水平 , 然而由于处理费用并不昂贵也应该考虑对它处理。

3) 物理法去除。使用刷子可以除去一些物质 , 吸尘器也可以吸收掉活性物质 , 较大的部分应该用大量的水和清洁剂清理。

4) 中和。中和通常不直接应用于人的身上 , 它的使用通常仅限于衣服和设备 , 如处理酸性污染物用碱性药剂。苏打粉、碳酸氢钠、碎的石灰石、醋、柠檬 酸、家用漂白剂、次氯酸钙盐、矿物油都是一些获得广泛使用的中和材料。一个特别的中和剂——葡萄糖酸钙应用于皮肤与氟化氢接触的情况下。

5) 水解。如处理卤代烷、酯类等毒害物。

6 〉氧化。如利用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消毒。

7) 吸附。利用吸附性能较强的物质 ( 如活性白土、活性炭、蛭石等 ) 吸附泄漏物品或过滤空气、水中的污染物 , 亦可用棉花、纱布等吸去人体皮肤上的污染物液滴。吸附剂使用后要被处理。

8) 隔离。隔离需要全部隔离或把现场或设备全部围起来以免污染 , 污染的物质可能被处理或被永久的去除掉。

9) 转移。通过铲除、切断或覆盖等手段将污染物移走或覆盖掉 , 减轻时除污染物的危害。

3. 设备净化

在发生污染物质已经泄漏到装置或环境中的事故后 , 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在应急行动中受到污染的应急设备的清除上。指导恢复和清除的重要因素是时间 ,如果过多拖延时间 , 最后清除的花费将会更高。

小范围的设备清除 与净化的基本方法一样,通常用清洗的方法来完成。

大范围设备的清除与净化一般是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将去除或降低在大范围面积上污染。第二个过程准备收集废液并处理污染物质。大范围的清除方法的注意事项:

(1) 水洗。水洗操作后的水必须收集并且处理。周围的电力设备或机械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地面和墙面不能使用多孔材料以防渗透到表面。

(2) 中和。酸、碱性的物质需要中和 , 如有放热反应 , 应严格控制中和反应速度。

(3) 吸收、吸附。较大的处理范围。如果物质是不相容的 , 可能有潜在的反应。

(4) 刮除。当污染物质是淤泥状时 , 可采用刮除的方式。

(5) 蒸气与高压清洗。对于非多孔渗透的表面和污染物是非常有效的。废液必须收集起来并处理。

在许多情况下 , 对大范围扩散污染事故是需要专业部门的帮助来进行清除净化的。

1.5.4 常见污染物处置方法

1. 氧化物环境污染处置技术

(1) 燃爆防范及消防措施。处置前应去除或移离现场所有可燃、易燃物质 ,阻断火源、火种 , 远离热源、高温 , 避免阳光直射 ; 同时清除氯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禁忌物品 , 以排除发生燃烧爆炸的条件。如现场或周围发生火灾 :

l) 若无危险 , 将储有氧化物的容器移离火场。

2) 可用水、黄沙、干粉来扑灭邻近非氧化物区火灾 , 扑救其他物品。

3) 氰化物区火灾应用干粉、砂土灭火 , 禁用酸碱性或四氯化碳灭火器。切忌将水冲入氰化钠火灾现场中 , 以防止毒水流淌 , 造成污染。

4) 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 , 必须穿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及全身防护服 , 灭火时站在上风侧。

(2) 处置装备和材料

l) 污染消解材料。次氯酸钠、漂白粉、生石灰等。

2) 污染物覆盖、收集、盛装、输转设备。覆盖、吸附材料 : 泥土、干沙、惰性物质等 ; 收集 : 刷子、扫帚、地拖、水桶、铲、锨镐、毒液抽吸泵等工具 ; 盛装 : 氰化物毒品的塑料胶袋、废物密封桶、罐等 ; 输转设备 : 专用车辆。

3) 洗消设备材料。防化洗消车 , 小型洗消器 , 排水泵 , 排污、烘干、消毒 设备 , 洗消剂等。

(3) 泄漏物收集与污染消减技术。个人防护、污染处置装备材料到位后即实施污染处置。

1) 泄漏至地面的氰化物污染处置

①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 避免扬尘。

②洒水降低空气中氰化物粉尘浓度量。

③如已有氰化氢酸雾存在 , 以 5% 苏打等碱性溶液或硫酸铁的苏打溶液喷雾中和并减少蒸发。

④固体氰化物。少量泄漏时小心扫起。倒至大量水中 , 加入过量次氨酸钠 ( 超出需要量的 25%~100%, 即每千克氰化物约需加入 4.5 千克次氯酸钠 ), 放 置 24h, 确认氰化物全部分解 ,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 , 应用泥土、干沙或惰性物质来覆盖 , 减少飞散 , 以干净的圆锹、铲子收集入干净且干燥密封桶中 , 盖上盖子但不要太紧再移离 , 待无害化处理。

⑤液体氰化物。少量泄漏 , 用泥土、干沙、惰性物质等吸附剂加以覆盖及混合 , 以干净的圆锹、铲子将泄漏物铲入干净且干燥胶袋中 , 注意避免粉尘分散于空气中 , 封好袋口移离 , 待无害化处理。大量泄漏 , 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挖坑蓄积 , 用隔膜泵将泄漏液体抽入容器或储槽内 , 或向坑内投入次氯酸钠等消毒剂 , 使氰化物转化成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将被污染的地表土壤铲下运送到安全地带加入次氯酸钠处理。

⑥上述氰化物如大量泄漏散落在地形复杂的山地 , 收集消解难度较大时 , 应尽快寻找散落的氰化物及其装置 , 能收集的尽量按前述方法收集 , 对难以清理的 残余物 , 用次氯酸纳喷洒清洗。同时对可能遭受污染的山下河流及其下游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 如水体受到污染 , 应即刻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且应在事故发生后的较长时间里进行监测 , 尤其在雨后 , 需增加对水体的监测监控。

2) 泄漏至水体中的氰化物污染消解。如装有氰化物的包装物落入水中 ,应立即组织打捞 , 以免包装进一步破损致使氰化物大量泄漏扩散。对已泄漏扩散至水体中的氰化物实施以下污染控制与消解措施 :;

①采取有效措施 , 降低污染物浓度和影响程度。立即关闭上下游闸坝 围堤筑坝将受害范围水域封闭以堵截污染物 , 防止污染扩散。若污染严重应新开河 道 , 让上游来的清洁水改走新河道 , 避开事故污染地带。必要时开关相关的闸

口 , 将受污染水体疏导排放至安全区域 , 从上游紧急调用水源 , 稀释污染。

②根据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监测的结果 , 在污染水域范围内沿河流分段采用碱性氯化法对水体污染进行消解 , 即加碱使水处于碱性条件 (pH 值 8.5~11) 再加过量次氯酸钠、漂白粉处理 ( 投加量应超出需要量的(25%~100%即每千克氰化物约需加入 4.5kg 次氯酸纳 ), 直至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氰化物浓度降至相 关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或该水域水质本地水平。

③对沿河沟渠湾塘的水质进行监测 , 根据结果对其中超标水体投加次氯酸纳 或漂白粉消毒处理 , 并适时监测 , 直至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氰化物浓度降至相 关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水平。

④对河道两岸内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 , 根据结果在超标井中投放漂白粉消毒 , 消毒期间加盖封存 , 禁止饮用 , 适时监测 , 直至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氰化 物浓度降至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水平。

⑤对受污染河道土壤进行检测 , 在污染土壤中加入次氯酸纳进行污染消解处 理 , 或将污染土壤挖出后加入次氯酸纳搅拌 , 再运往废弃氧化物集中处置单位进 行深化处理。

⑥水中如有鱼类中毒 , 应将中毒鱼体打捞 , 用 10% 漂白粉澄清液按 200mL/m2 用量喷雾 , 作用 12h 后 , 装入塑料袋 , 深埋 1.5~2.m 土壤以下 , 再 用漂白粉干粉按 20~40 g/m2 的量洒盖于鱼体上 , 然后覆土掩埋。注意掩埋地点须选较高的地方 , 且远离水源。

3) 现场清理及洗消

①对现场泄漏装置、容器中残余物质进行安全处置。少量残液 , 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 , 收集后待处理 ; 或直接用加入消毒剂的水大量稀释 , 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 大量残液、用泵抽吸至适当容器收集 , 集中处理。

对损坏的装置应用消毒剂彻底清洗、置换 , 并使用仪器检测 , 达到安全标准后 , 方可按程序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检修或废弃。

对现场破损、散落的氰化物包装物应全面收集 , 待无害化处理。

②现场洗消。现场泄漏污染物处置后 , 对在污染区工作的人员和车辆、装备、器材以及受污染的地面、建筑物等进行彻底的洗消 , 以消除污染物对人体及设备器材的污染及危害。

在污染地面上洒上漂白粉浸洗 , 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 , 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 , 确保不留残物 , 废水排入废水系统。

对处置操作人员受污染的个人防护装备及专用工具、车辆用 5% 硫代硫酸纳溶液集中洗消 , 确保安全 , 废水排入废水系统。

(4) 废弃物处置。清理处置过程产生的一切废物 , 包括收集的待回收或废弃 的氰化物 , 被吸附剂吸收的氰化物 , 废弃的氰化物包装物及其他含氰污染物 , 被氰化物污染的土壤等 , 应作为危险废物运至经认定的废弃氰化物专业处置单位进 行最终处理及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应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规定执行。

2. 氯气、液氯环境污染处置技术

处置前应对现场环境状况进行监测 , 准备好处置用装备、材料 , 做好人员防护、消防、中毒急救等各项准备 , 在此基础上实施污染处置。液氯储槽一旦发生泄漏后能及时采取厂房封闭、隔离措施。开启吸风设施 , 将事故泄漏的氯气送往事故吸收塔处理。控制氯气扩散 , 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1) 处置装备和材料

1) 氯吸收剂。消石灰、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氨水、酸式硫酸纳或酸式碳酸钠等。

2) 污染物消解、输转设备。压力洒水、喷雾器、排风机、通风设备 , 氯气回收、疏导装置/设备 ; 沙袋、铲、锹镐、筑堤、挖坑堵截工具 ; 必要的堵漏工具 , 备用的储存容器 ; 现场清理用具 : 刷子、扫帚、地拖及水桶 , 废物盛装器具 ; 洗消用具与设备 : 防化洗消车 , 小型洗消器 , 排水泵 , 烘干、消毒设备 , 洗涤剂等。

3) 材料安全性要求。所有的处置材料设备应耐腐蚀 , 无燃爆性。

(2) 固定源泄漏控制。固定源泄漏一般指的是氯气生产装置及储存在生产、仓库等固定场所的储罐、钢瓶等容器因各种原因发生的泄漏。

1) 氯气生产装置泄漏控制

①隔离泄漏单元 , 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抽排 ( 室内 ) 和强力通风 ( 室外 ),应用事故氯处理装置等 , 降低氯气污染程度 , 必要时用喷雾水枪对泄漏点周围进行稀释驱散氯气 , 以减少处置人员操作中的危险性。

②采取工艺措施切断气源或堵漏关阀断源。

a.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 , 断绝物料供应 , 切断事故源。若阀门损坏可在断源后换阀或直接更换阀门。

b. 堵塞漏洞。管道壁发生泄漏 , 且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前或阀门损坏不能关阀止漏时 , 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模、堵漏袋等器具实施封堵。

c. 管道引流。用铜管将泄漏管道中的氯气引入碱液池 , 使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无毒的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2) 储罐、钢瓶泄漏控制

①关阀。发现漏气应立即关闭漏气阀门。

②堵漏。采用专业氯气应急堵漏处理工具 , 如 LXZ-1 型氯瓶针阀泄漏应急压罩 ,LZ 型氯瓶易熔塞泄漏堵器 ,LJ-1 型氯瓶瓶身泄漏应急压夹和 LT-lAE氯瓶针阀堵塞带压通针等堵漏。

③无上述应急工具时

a. 瓶阀泄漏。迅速拧紧阀体上的六角螺母。

b. 瓶体焊缝泄漏。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

c. 易熔塞泄漏或瓶体因腐蚀小洞泄漏。用竹签、木塞或铅块敲入作堵漏处理。

④堵漏无效时处置

a. 储罐、容器壁破裂发生小量泄漏时 , 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 , 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生石灰、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 , 也可将泄漏的液氯导入碳酸纳溶液中 , 使其中和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

b. 在关阀、堵漏无效的情况下 , 应将漏气钢瓶搬出仓库 , 在空旷地方浸入石灰乳中以防止中毒事故。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 以免因水存在加速液氯气化使泄漏加剧 , 且因盐酸和次氯酸的生成 , 加快对钢瓶的腐蚀使泄漏点扩大。

c. 储罐、容器壁破裂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 , 可采用疏导方法将液氯转移到其他容器或储罐。也可将泄漏的储罐浸入过量的石灰乳水池中进行中和反应 , 并对罐体及时配重 , 使泄漏点始终淹没在碱液之下。

(3) 移动源泄漏控制

1) 堵漏。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阀门损坏发生泄漏时 , 首先采用前述堵漏工具制止外泄。

2) 消除污染源。无法堵漏制止外泄时 , 为将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 应尽快将载有氯瓶的车开到无人僻静处 ; 或将钢瓶浸入碱液池 ( 一般是过量的石灰乳或烧碱溶液 , 碱液池应足够大 , 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 1.5 倍 ) 中进行中和 , 无碱液池时可迅速组织人将氯瓶就近推入消氯水池、游泳池、污水池 , 同时在池中加入石灰或烧碱中和 , 以消除污染源。小量泄漏且有条件时也可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溶液中。

3) 有效防扩散。移动源大量泄漏时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泄漏物扩散 , 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如果危险源位于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人员稠密区或居民住宅区附近 , 应立即采取喷射水墙等来设置屏障 , 以防火灾、爆炸和毒气扩散。

4) 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4) 发生爆炸时控制泄漏注意事项。爆炸的结果是导致氯气大量的泄漏 , 尤其在生产场所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 , 导致更广泛的泄漏。控制泄漏时除必需的断源、堵漏、排险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处置时严禁盲目喷水 , 以免形成次氯酸或盐酸腐蚀性物质 , 应及时用 15%~20% 的氢氧化钙水溶液或 5%~15% 的石灰水对泄漏点周围进行喷雾稀释、驱散氯气 ; 对已接近泄漏完的装置、储罐区要用数支喷雾水枪进行往复式喷雾稀释、驱散氯气 , 排除危害 , 尽力为排险人员创造有利条件。

2) 现场发生燃烧时应喷水冷却容器。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3) 断源、堵漏按前述泄漏控制处置方法进行 ; 泄漏并扩散到空气中的氯气 ,按氯气泄漏消解处置进行。

(5) 泄漏至环境中的污染物污染控制与消解

1) 防止泄漏物扩散 , 有效控制污染。氯气大量泄漏时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泄漏物扩散。如果危险源位于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人员稠密区或居民住宅区附近 , 应立即采取喷射水墙等来设置屏障 , 以防火灾、爆炸和毒气扩散。

2) 空气中氯气污染控制与消解。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 , 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 , 确定处置地点和范围。

到达现场后 , 消防车应停在上风或侧向偏上风 , 以泄漏源为中心 , 利用雾状水流或开花水流进行稀释和吸收 , 或喷雾状碱液 (7%~15%) 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 , 防止其大面积扩散 ( 注意消解时必须做到两点 , 一是在现场要设置多道水幕 , 并用水枪压制 , 阻止氯气云团外扩 ; 二是洗消剂应有所选择 , 越在内圈 , 碱性应越强 , 外围用水即可。 ) 同时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和事故氯气处理装置等 , 采取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降低现场氯气浓度。通过实施上述解毒措施直至空气中氯气浓度控制在 1.Omg/m3 以内。

如泄漏发生在室内 , 应对车间或库房内残余废气用排风机排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6) 现场清理与洗消

1) 清理泄漏装置容器 , 处置残余氯气。损坏、漏气的液氯储器应予报废 ,将其送有资质的单位或返回生产厂进行技术处理。严禁将其改作他用或直接进入废品收购站。

2) 现场洗消。对现场所有受过污染的车辆、建筑物、器材装备、物品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处理 , 对废弃物进行清理、无害化处置。

用氢氧化纳 ( 钙 ) 、氨水、碳酸氢销等碱性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的地面 (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 ) 、暴露的设备、厂房等建筑物、现场其他物品器具表面 ,使氯气与其发生化学反应 , 成为无毒物质或低毒物质 , 再以清洁剂和水彻底清洗 , 确保不留残物 , 产生废水通入废水系统。

清理收集废弃物 , 置于防渗塑料袋或废弃除污容器中 , 作为工业固体废物处理。

做好车辆、装备器材及工具的除污工作 , 以大量水冲洗 , 冲洗水后废水通入废水系统。

对处置人员实施洗消 , 以大量水冲洗防护装备 , 完成后在指定区域将防护装置脱除 , 处置人员沐浴更衣。脱除的防护装置宜置于防渗塑料袋或废弃除污容器中待进一步处理。

对处置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 发现中毒者立即给予彻底治疗。

(7) 处置中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1) 禁止将氯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人口稠密区附近。

2) 液氯泄漏后及处置过程中应防止控制泄漏物及处置废物对水环境的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截断酸性废液外流造成污染 , 并对处置过程产生的废水实施安全处置 , 防止其任意流淌至水体及下水道中造成水体污染。

①用针对性的材料封闭下水道、水井 , 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 , 防止酸液污染地下水。

②泄漏发生后尽早组织人员用沙袋或水泥袋筑堤堵截或导流 , 或在适当地点挖坑收容泄漏、中和反应或洗消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水 , 再根据检测结果集中洗消 ( 以酸或碱中和 ) 。空气污染处置过程中稀释、中和产生的污水 , 现场洗消污水等 , 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 , 将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③地面小面积水洼地、沟渠等根据水质测定结果可采取喷洒或投加碱性物质的洗消措施。

3) 收集、储存、运输污染物必须采取防流失、防渗漏或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废弃液氯容器或遗撒污染物。

4)对于因事故破坏造成的生态破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有效实施 , 采取恢复植被及其他措施 , 重建良性自然生态系统。

3. 重要病原微生物类污染物环境污染处置技术

(1) 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处置的基本程序。含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水或其他废物大量泄漏、溢出、散落时 , 其污染处置的基本程序为 :

1) 立即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 , 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穿过 , 避免污染物扩散和对行人造成伤害。

2) 针对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性状和传播特点 , 选用、备好合适的消毒剂等污染处置装备材料 , 做好人员防护准备。

3) 对溢出、散落的污水、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4) 对被污染的现场地面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

5) 清理工作结束后 , 对所有处置用具和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处理。

6) 事故处理完毕后 , 撰写事故及处置技术报告。内容包括 :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②泄漏、散落病原微生物污染物的类型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废物产生单位名称。

③病原微生物污染物泄漏、散落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④己采取的污染处置措施和处理结果。

(2) 消毒药剂的种类及其选择

1) 化学消毒药剂按其杀菌强弱可分为灭菌剂、消毒剂、抑菌剂。灭菌剂指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一般病原菌。消毒剂指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一般消毒剂。抑菌剂指不能杀灭病原细菌 , 但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消毒剂。

2) 按消毒剂的化学性质可分为氧化性消毒剂、非氧化性消毒剂。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有较强氧化性的消毒剂 , 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 非氧化性消毒剂主要指季铵盐类消毒剂。针对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性状和传播特点 , 建议优先选用的消毒剂次序 , 如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优先选用的消毒剂次序宜为 :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纳、漂白粉或漂白精、臭氧等。

(3) 药剂使用防护技术

1) 配制和使用消毒药物时 , 需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戴橡胶手套 , 工作过程中禁止饮食、吸烟 , 避免食入、吸入 , 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单独清洗消毒所用衣物以防止消毒剂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2) 科学、安全使用消毒剂 , 防止消毒剂使用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3) 所有化学药剂的配制均要求用塑料容器和塑料工具。

(4) 重要病原微生物水体污染的处理技术

1) 投药技术。投放液氯用加氯机 ; 二氧化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 ; 次氯酸钠用发生器或液体药剂 ; 臭氧用臭氧发生器。

2) 消毒剂及投加量

①氯化消毒。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 , 参考有效氯加量为 50mg/L, 接触时间大于 1.5h, 余氯量大于 3.5mg/L, 粪大肠菌群数小于 500 个 /L; 接触时间为 1h, 余氯大于 10 mg/L, 参考有效氯投加量为80 mg/L, 粪大肠菌群数小于 500 个 /L 。若接触时间不足 1h 的 , 投氯量与余氯还需适当加大。

②臭氧消毒。接触时间大于 0.5h, 投加量大于 50 mg/L, 粪大肠菌群数小于 500 个 /L 。

(5) 散落至地面的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污染处置方法

1) 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

①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的收集应采用专用包装。包装应采用具有防渗、防利器扎损功能的密闭容器。

②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的收集、运输应采用专用密闭车辆。车辆应每日消毒、清洗。清洗废水应作为病原微生物污染废水进行收集处理。

③收集的废物的储存不得超过 24h, 应该在产生的当日进行处理。

④废物必须在独立的封闭储存空间内储存 , 不应露天存放 ; 应定期对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储存空间进行消毒、清洗。清洗废水应作为病原微生物污染废水进 行收集处理。

⑤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包装容器、运输车辆和储存区域应该有明显的标志。

2) 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物的污染处置

①重大、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必须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后续处理。

消毒方法 :

a. 次氯酸锅、漂白粉、三合二、漂粉精。有效氯 0.1%~0.2% 溶液 , 浸泡24h 以上。

b. 氯酸纳溶液。有效氯 0.1%~0.2% 溶液 , 浸泡 24h 以上。

c. 二氯异氰尿酸。有效氯 0.1%~0.2% 溶液 , 浸泡 24h 以上。

d. 二氧化氯。有效氯 0.1%~0.2% 溶液 , 浸泡 24h 以上。

②消毒后的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应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得采用分类回收的方式处理 , 甚至采用其中的材料。

③处理重大、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的焚烧炉设施应满足下列条件 :

炉内焚烧温度不小于 850 ℃ ; 烟气停留时间不得小于 1s, 集中处理装置应不小于 2s; 设有烟气二次燃烧装置 ; 设有烟气净化装置 , 保证排放烟气能达标 ;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不得大于 5% 。

④如果当地没有上述专用焚烧设备 , 建议按照顺序采用下列设备暂行替代处理重大、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 :

简易医疗废物焚烧炉;危险废物焚烧炉 ; 垃圾焚烧炉或工业废物焚烧炉 ; 水泥窑 ; 火化场焚尸炉 ; 供暖供热用燃煤锅炉。采用这些设备处理重大、重要病原 微生物污染废物 , 应该最低满足条件有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不得大于 5%; 烟气排放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

⑤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处理过程中不应将废物包装容器破碎 , 应带包装处理。

⑥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参照 SARS 病毒污染废水进行收集处理。

⑦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废物焚烧后产生的飞灰、残渣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处置。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