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电力市场的逐渐饱和,而发展中国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许多电力基建单位纷纷走出国门,寻求市场参与国外电力工程的建设,而国外电力建设工程因所在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等习惯和业主方对安全的认知不同,同时,因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必须使用当地临时工,安全隐患随之增大,这样给国外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对这种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与建立必要的控制措施,迅速摆在了安全管理者面前。如何作好涉外电力安装工程当地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电力基建单位面临的问题,笔者在印度尼西亚INDORAMA电厂负责施工管理安全工作,现浅谈涉外电力安装工程当地临时工的安全管理。
由于国外电力安装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力基建单位有许多已转向管理型,施工现场大量的非关键性岗位已逐步转让给所在国人员施工,他们当中不乏技艺双全者;但平均素质低,出现盲动与劳动纪律松弛、流动性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一旦对他们安全管理不到位就后患无穷。发展中国家的人虽然有无知无畏的憨直,但对法的神圣感是绝对的。
所以,对他们实行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化,保证他们的劳动所得,并引导他们学法、知法、懂法,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必然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目标的认同与追求。但他们的行动也来自对政策、法令、规范、措施、细则的认识程度,如果认识程度不到,仅按规程、规范要求做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剩余未做的工作必然存在安全隐患。积极地引导和规范他们从事安全生产,是一个现实问题,决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所能回答,对他们“以包代管”反而害了他们,如果把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化,通过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有效地约束他们,从而促使他们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去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等于找到了抓好安全生产的源头,抓住了根本。
否则一味以国内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原则,未必能树立起安全生产的权威和安全施工的防患于未然。对当地临时工的安全管理要摆在突出地位,严把其进厂关,并加强跟踪管理,对当地临时工都要及时做好入厂教育和体格检查,不符合要求者坚决予以辞退。
特别要督促当地临时工负责人做好份内事,提高安全素质与技能,制止并严惩其脱岗、离岗,要求其真正把安全工作管起来,组织上要配备国内的技工、班长,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固定的安全网络、专职安全员,统一劳保待遇、统一执行的制度、传递信息和学习检查、考核,帮助他们树立新型的团队形象,这样就改变了他们由社会零散组织的自发无序状态。当地临时工的使用必须与每人签定符合所在地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劳务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厂前必须和正式职工一样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才能上岗,考试内容包括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实行“三工制”,即: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评的跟踪教育,积极开展安全活动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和管理制度,保证宿舍干净清爽、整齐有序,防止瘟疫的流行;监督、检查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保证其身体健康;强化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不擅自拆除、挪用、毁坏安全设施与装置。
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素质、安全教育与培训)理论所追求的整体优势,对他们同样适用。这有利于在不断磨合中加强当地临时工的向心力、促使他们在安全施工中步调一致,协调、处理好安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关系,能创造出一种群体规范,也能导致其个体的从众行为,也能使当地临时工在相互影响与约束下彼此能接近与趋同。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所形成的无形的压力,常比权威命令的效应大的多。交换目标(工资、奖金以及个人获得心理满足的各种因素)是电力施工企业与当地临时工之间的一种利益互动关系,(但当地临时工群体和个人因受传统与文化教育的不同,都有自己的交换目标及排列顺序)。企业的交换目标,表现为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实现安全效益的最大化,难免和当地临时工比较复杂的交换目标及排序不一致。所以,容易造成的对立和偏差,特别会导致当地临时工在安全生产中盲目的自我调节,以至导致习惯性违章和误操作、恶性事故的发生,影响安全目标的实现。
对此采取合同化与必要的刚性化管理,可以协调和规范当地临时工的行为,减少企业的损失和事故隐患的产生。严厉的奖惩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使当地临时工从安全价值体系中看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但也要充分考虑到国外环境的特殊性,才能产生相应的信任感,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涉外电力安装工程当地临时工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语言不同法律,在什么条件下采取明确具体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刚性管理? 在什么条件下,采取激励和感情交换柔性的人性化管理?都要在实践中不断的适应不同环境的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