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对医疗垃圾规范化分类和处理的探讨

作者:杨宇辰  来源:《健康世界》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15日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各类垃圾的危害。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给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对医疗垃圾予以科学合理的分类与集中处理,不仅是控制疾病传染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国家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医疗垃圾的管理力度。

人们经常把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品称之为垃圾。垃圾不仅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对垃圾予以科学合理的分类,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也是城市生态素养与文明程度的体现。

一、医疗垃圾的构成及危害分析

医疗垃圾不仅包括医疗机构在进行科研、保健、预防疾病以及救治病患等过程中产生的带有寄生虫卵、病毒以及细菌等医疗废弃物,也包括患者的排泄物等。医疗垃圾成分复杂,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与毒性,污染性远远大于普通生活垃圾,因此,如果医疗垃圾不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分类与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一)医疗垃圾的构成分类

首先,易感染性垃圾。这类垃圾包括传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的废物、排泄物以及呕吐物等;传染病患者用过的毛巾级被单等床上物品等。其次,医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组织、器官以及动物尸体等病理性垃圾。第三,注射针头及设备、解剖刀等锐器性垃圾。第四,已经失效或受到污染的药品、疫苗以及血清等药物性垃圾。第五,医务人员在抑制肿瘤等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基因毒性垃圾。第六,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诊断以及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带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性垃圾。第七,放射性医疗垃圾。该类垃圾包括医疗机构用于放射治疗以及实验研究后的废弃液体、被污染后的器皿、患者生活中的垃圾及排泄物、含有高重金属的检验、科研废弃物等。

(二)医疗垃圾的危害分析

随着国内各类医疗机构的不断新建与扩建,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以及医用检查手套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大量使用,医疗垃圾的产量也将会快速增长。医疗垃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不仅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以及放射性等各类有害物质,其中的针头、刀片等带有传染病毒的锐器,操作不当时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而使其受到感染。而非锐器性医疗垃圾,不仅会对医务人员造成威胁,还会给非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医院如果不能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予以科学分类,不仅对垃圾运送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直接感染和伤害,而且容易导致污染物被进一步扩散,进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相关资料显示,拉美国家曾发生的霍乱,就是因霍乱患者的废弃物没有经过有效处理而引起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也曾发生过废物处理工作人员、儿童等被垃圾中病毒感染的事件。同时,垃圾容易滋生蚊蝇,进而导致疾病传播;垃圾中有机物质腐败分解,对空气形成污染,在医院内抵抗力、免疫力较弱的病患人群中尤其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的连锁反应。依据相关医疗器具使用规定应被毁形避免重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若不受到经监管的集中处理,将有被个别不法之徒重新加工包装,转售至监管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违规再次使用的风险。由此可见,医疗垃圾若处理不当,不仅对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有着严重的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与集中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疗垃圾只有经过科学分类与严格集中处理,所含的各类有毒有害物质才不会进一步扩散,也才不会对他人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然而,个别医疗机构在实施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致相关规范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垃圾处理效果。

(一)对医疗垃圾缺乏科学认识

很多人对医疗垃圾的危害缺乏科学的认识。首先,缺乏科学宣传。各类医疗机构在对医疗垃圾的危害认识、医疗垃圾危害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不到位,容易导致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其次,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个别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内容不熟悉,或者《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没有把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空针袋以及输液袋等相关医疗废物规定为医疗垃圾,以致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结束后,就会把这些医疗废物作为生活垃圾而丢弃。第三,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环保知识了解较少。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肌肉注射、化验室人员采血等过程中,常会让患者或家属将棉签按住防止针眼出血,而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垃圾的类别和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将棉签或者胶布等扔到生活垃圾之中;也有部分患者及家属把一次性尿垫、臀垫、中单等医疗废物作为生活垃圾丢弃。

(二)缺乏合理的监管与制度约束

个别医疗机构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组织系统,管理投入力度较小,不能对相关医疗垃圾予以科学合理的处理,甚至直接丢弃;医院随着自身规模的增大,除普及了高科技诊疗仪器外,各类一次性医用耗材也大量投入使用,而自身管理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以致医疗废弃物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垃圾处理企业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应有的消毒知识,也没有受到有效监督,都会导致医疗垃圾处理不尽人意。某些人受利益驱使,对医疗废弃物只是予以简单消毒甚至未经消毒后向个别医疗机构出售,甚至将废弃塑料医疗垃圾重新制作成塑料菜篮、儿童玩具等出售,扩大了医疗垃圾污染的传播范围和危害性。

(三)医疗垃圾分类不合理、消毒不规范

个别医疗机构不能够遵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对医疗垃圾及时按规范处理,而是借助临时工等形式,对医疗垃圾简单分类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缺乏科学的各类医疗器械消毒剂使用流程规范,消毒人员未接受正规培训,导致部分医疗垃圾不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从而客观上增大了医疗垃圾的污染性。

三、医疗垃圾分类与集中处理对策分析

医疗机构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医疗垃圾的危害正确认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医疗垃圾予以合理分类与集中处理,医疗垃圾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医疗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才不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危害。

(一)明确医疗垃圾的界定,加强宣传与培训

首先,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成立医疗垃圾监管机构,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和流程予以完善,并落实到位。加强宣传与执行力度,成立相关的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领导小组,加大对医疗垃圾的构成与危害性宣传,不仅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认识,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疗垃圾的危害以及按照规范集中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加强内部管理,各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医疗垃圾管理内控制度,严厉禁止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杜绝医疗垃圾重新流入社会的风险。其次,加大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医疗机构对医疗垃圾的处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对与医疗垃圾处理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流程、方法的培训,在入职培训中加入相关内容。只有使他们清楚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方法与要求并形成按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的习惯,病区日常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分类与处理。医疗机构也应当为医疗垃圾收运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对其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免疫接种。第三,加强医疗垃圾分类的监督工作。医疗机构要对医疗垃圾分类实施专人专管制度,在各科室设置垃圾分类负责人、指导员,对医疗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并纳入绩效管理。

(二)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

患者及家属作为同样接触医用耗材并产生医疗垃圾的人群,也应接受如何分类并按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的宣传教育。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入院教育。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疗垃圾的危害,也应告知医疗废物储存的地点、容器、标识、处理方法等。其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环保意识。应当在病患接触到医用制品和可能产生医疗垃圾的各个节点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医疗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明确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并在病区提供良好的垃圾分类处理条件及设施。只有这样,医疗机构对医疗垃圾的规范化处理才能够不留死角。

(三)加大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的投入,落实垃圾处理工作

有关部门应加大医疗垃圾处理相关设施的投入,进而提高医疗垃圾处理效果。应有专项支付经费用于医疗垃圾的处理;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垃圾处理技术,支持医疗垃圾处理企业规范化发展;要充分回收利用医疗垃圾处理产生的各类产品,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进而达到医疗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效果。

四、结语

对医疗垃圾科学合理的分类与集中处理,不仅是控制疾病传染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医疗垃圾处理的意识和认识,对医疗垃圾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类处理,全方位提高医疗垃圾的处理效果。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应加大对医疗垃圾的监管力度,对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监督,采取将医疗垃圾处理作为卫生城市考核的内容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范医疗垃圾的处理,降低对社会和环境产生危害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冯子倩.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J].现代交际,2019(03):256+255.

[2]杨波.上海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及经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9):62-66.

[3]苑绍鹏,李奇君,王卉春.医疗垃圾的处理技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5):45-46.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