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上课时间:2008年6月23日第一节
上课班级:07级11班 会计专业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内容让学生认识地震带来的危害性
2、通过本课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地震急救的求生方法
3、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应急的求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及应变能力
教学重难点:地震发生时应急的求生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老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段新闻报告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全国十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人员伤亡惨重。这场罕见的灾害,是对中华民族的又一次磨砺。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1日12时,在地震中,遇难人数高达近69181人遇难,374010人受伤,失踪17397人,4624万人受灾。据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的震感。这是继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的又一损伤惨重的大地震。
结论: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都不希望地震的来临,但我们也不可避免这中自然灾害!假如地震发生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
导出本课主题: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二、讲授新课
(一)自由结组讨论大地震造成的危害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二)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1.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三)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急的求生方法有哪些?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青少年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青少年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青少年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三、思考与讨论:
如果你在地震中被埋压了,你该怎么办?
1 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
2 每组派一两位同学把你们的讨论的结论说出来
3 小结: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四、总结
同学们,自然的灾害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地震发生时应急的求生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以后,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怎么的绝境,都要拿出勇气去战胜它。
五、课后练习
我们作一位宣传员,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多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防震及求生方法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