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青少年应警惕网络迷信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9月04日
 
青少年应警惕网络迷信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下午第一、二节
授课班级:08会计1班
一、教学目的:通过各种网络迷信案例,教育学生注重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指导学生提高认识,积极预防网络伤害、警惕网络迷信。
二、重点:教育学生注重网络安全意识,警惕网络迷信,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三、难点:如何正确判断形形色色网络迷信。
四、教学方法:案例启示、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一)、案例启示,引入主题
    [案例一]
   一份关于初高中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的封建迷信对中学生的影响和危害,已经被“高科技”迷信所取代。而形形色色的“高科技迷信”,正在互联网上大肆泛滥。一位中学生说,每到母亲节,聊天室里或者QQ好友就会传来一种消息,要求把一段文字转发给10个以上的亲朋好友,并预言如果不转发,自己的母亲将出意外。一般孩子在收到这种信息后都会转发,不转发心里会不安。
   [案例二]
重庆一名初三学生秦某,中考前在网上给自己做了一个测试。“考试运”预测结果说,即使努力了成绩也不会好。于是秦某决定放弃努力,结果中考成绩一落千丈。 “有烦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你是很抗拒学习的,怎么能安心读书呢?”等等,这类预测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吸引那些缺乏分辨能力并有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中国互联网中心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上亿的网民中,24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2.9%。这说明,青少年是网络迷信的最大受众,也是最大受害者。
 [教师观点]
    1、一些青少年迷信网络算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阶段,对于网上算命充满好奇心;二是青少年有着强烈的从众心理,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准确判断能力,容易随波逐流;三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关注学习、事业、爱情等,而网络迷信的很多内容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某些困惑;四是网络算命简单易行、内容形式多样、娱乐性强,而且它披着“高科技”外衣,对青少年极具迷惑性。目前,校园网虽已设置防火墙,过滤、屏蔽色情网站,但屏蔽迷信网页的却很少。
  
   2、学生稚嫩心灵 ,难以抵挡各种诱惑。网络迷信的走俏,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与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无助、恐惧、抑郁、焦虑等都是迷信滋生的诱因。加上科普教育的缺位,一些网站便乘机传播迷信,赚取钱财。
   (二)分组讨论
怎样才能扫除网络迷信,让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翱翔,陶冶性情,掌握知识,健康成长呢?
[教师小结]
首先,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色情等信息。网络迷信是封建迷信的翻版。因此,应该依法打击网络迷信的制作、传播、宣扬等违法行为。
    其次,技术屏蔽网络迷信内容。目前,国家正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色情、暴力之类的信息均已得到有效屏蔽。但是,网络迷信的泛滥和危害,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门户网站要起表率作用。在某些著名的门户网站上,有关占卜、算命的内容很多。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网站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门户网站,点击率高,传播范围广,具有重大影响,社会责任重大,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应该起到表率作用,不上载、不传播网络迷信。
    第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取美好的将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子虚乌有的“星座”和“运势”上。
      为了配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扫除迷信、色情等网络垃圾,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最近推出主题为“链接网络美德,屏蔽网络丑行,刷新网络风景”的“美德网上行”活动,旨在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引导青少年分清网络美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师呼吁]
扫除迷信,营造一片洁净天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