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火时间
1、旧的高层建筑起火的次数多,新建的起火次数少。这是因为时间越长,设备越陈旧老化。而相反,新建房屋的设备质量,要求都比较完善,所以新建房屋的火灾次数相对较少。
2、夜间火灾次数多。这是因为晚间人们返回客房,白天劳累,晚上酒后吸烟,容易睡着,烟头烧着卧具,缓慢阴燃,所以夜间起火的可能性大。
二、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特点
(一)室内外形成热对流
热对流是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
冷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密度之间出现差异。热空气变轻,形成浮力上升,冷空气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下降,冷空气开始受热,上升,放热变冷后又下降,如此往复形成对流。
在现代高层建筑物(即不开窗通风的封闭式建筑物)内,由下向上,如同一座高大的烟囱,高层建筑底层的进厅为进风口,顶层的开口为排气孔。一般情况下室外温度低,室内起火热气向上流动。但是,如果室外温度高(如夏季室内放冷气),室内除起火部位以外,因建筑物内各层的温度都比室外低,热气也会向下流动。这时,如果室外空气的温度较高,则流到室外的烟气还会把建筑物团团围住,久久不能散去。
(二)热在建筑物内的流动
高层建筑下部进风,上部排气,在二者之间必然有一个既不进风,又不排气的面,即中性面。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通常把起火层的楼板当作中性层的位置来考虑。
根据中性层的定义,冷空气只能从中性层的下面进入建筑物,热空气只能由中性层的上边流到室外去。因而可以推断,热烟只出现在中性层以上,不在中性层以下,火是向上蔓延的。所以,中性层以上的人要受到热的威胁,必须疏散。而中性层以下的人员则可安然无恙。
(三)热对流的几种形式
1、自上而下多层倒宝塔形的发展
烟首先沿着竖向孔道呈柱状上升,到达屋顶后,开始在吊顶下面沿水平方向扩散。由于烟的数量很大,不能都挤在竖井上面,所以,当最上层由竖向孔道水平方向蔓延的同时,顶层以下各层也相继由竖向运动变为水平方向的蔓延。从整体看,热烟在整个高层建筑物中,在纵深方向的发展,形同倒立的多层宝塔。
2、在中间地带出现烟的层化现象
当建筑物较高,火灾温度较低,或在流动中途遇冷,部分烟气的密度加大,不再沿着竖向孔道继续上升,不再按照上述的倒宝塔的形式发展,而是中途改变方向,进入停留的那一楼层的走道内,成为水平方向的流动。这种现象叫作层化现象。
3、由外墙窗口向外蔓延
高层建筑起火后,火焰有可能穿出窗口,沿着外墙表面进入上层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这种情况的出现,取决于两个条件:
(1)中性层的位置。
(2)起火层内的火风压与室外风压的对比。
当起火层在中性层以上时,因中性层以上窗口都属排气口,所以,这时火灾有可能通过外墙窗口向上蔓延。
起火层离地面很近,在中性层以下,火焰是否能窜出外墙窗口,取决于该层的火风压。如果火风压大于室外的风压,则火焰要窜出窗口,反之则不一定能窜出窗口。
(四)蔓延起火
1、对流换热的危险距离
在走道和楼梯间内没有任何可燃物的情况下,燃烧仍可以从一个房间经过走道传到另一房间,或经楼梯间传到另一层的一些房间。其原因主要是热交换的结果,也就是说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因为它们的自燃点都在50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