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打“补丁”,才能确保运转正常。安全生产中,由于设备更新、工艺变更、人员变化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安全工作也要经常打“补丁”。
由于事故本身具有潜伏性和随机性,安全工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可以说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和每一道工序,发生丝毫差错,就像墨菲定律所说,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树立“补位”意识。除了写进各种责任书的责任义务外,那些一时无法用文字概括的“其他事项”往往就是潜在的威胁,更是各级管理者和职工应该主动去发现、排除的隐患。只有各自的“补位”意识加强了,有了责任落实的交叉、重叠,才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及时“补充”制度。随着大量的新工艺、新设备、新制度的投入运用,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及时补充相关管理制度。把这些“补丁”都补到关键之处,补到所需之处。如此,安全才会有信息宽度、措施密度的双重保证。
完善大脑“补给”。作为企业员工不仅要加强学习,精通本职业务,还应对相关岗位的技能知识有所了解,成为岗位上的“多面手”。为此,管理者要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学习制度,深挖员工潜力、激发动力、形成合力,全力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