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六必居“六个必须”看安全生产精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4月22日

讲到六必居酱园的名称来历有不少说法,一种说法是六必居原是一家酒馆,为了保证质量,老板规定了“六个必须”:“黍稻必齐”(粮食原料必须配齐)、“曲蘖必实”(必须按配方如实投料)、“湛之必洁”(浸泡酒曲必须洁净)、“陶瓷必良”(酒器必须优质)、“火候必得”(操作必须掌握适度)、“水泉必香”(必须用上好泉水)。笔者由此想到安全生产。如果我们日常抓安全生产亦能象六必居“六个必须”抓质量那样,务求精细,那么,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就能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

   “六个必须”是六必居的治企良方,也是其成功秘诀。细究“六个必须”,实质上这是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维持企业老字号信誉品牌的DNA。任何企业、任何人想模仿、复制,恐怕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人家的质量元素、精品意识和卓越文化已经融入到企业和员工的血液,成为一种永恒。相比较而言,我们在抓安全生产时能做到以上要求吗?回答是否定的。安全生产需要的也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和精工制作的精细生产方式,而我们欠缺的恰恰正是这一点。管理粗放、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囫囵吞枣、简化作业、偷工减料、应付对付的思想却很有市场,必然导致安全隐患问题大量滋生。错传漏传调度命令,执乘中打盹睡觉,运行中少看一眼,拧螺丝时少拧紧一扣,作业中少提醒一句等等由于这些细微环节酿成的大祸还少吗?我们反复强调精细化要求正是基于此。扪心自问:我们周围干部职工有多少能打高分?不言而喻。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精细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改变传统的不良生产作业习惯,精细意识正在入脑入心。需要指出的是,精细意识有了,不是说就万事大吉,平安无事了,什么都具备了,而仅仅只是有了干好工作的前提。精细习惯、精细作风、精细品质的形成不是在一夜之间能够得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在大量的、长期的、艰苦的、务实的工作实践中得来,来不得丝毫缥缈、虚假动作,必须用对安全生产的“三如”态度去应对。有时候,虽然只是多一些责任心,多一些基本功,多一份责任感,多一点责任制,但往往就是这些日常看似不经意、不起眼、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不屑一顾的精细的习惯和品质,积累多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就能成就安全,安全事业正是在循序渐进的精细作业习惯中造就出来的。“毛泽东号机车组”凭的就是“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的内核,成为全路机务系统安全生产的一面旗帜。

    精细化生产是铁路安全事业的保证。铁路安全事业需要和呼唤精细化生产。“六个必须”给我们的启示时刻提醒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在对待安全生产时务必精细精细再精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