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强度
(L/min×㎡)
正方形布置的边长(m)
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布置的长边边长(m)
一只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
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m)
4
4.4
4.5
20.0
2.2
6
3.6
4.0
12.5
1.8
8
3.4
3.6
11.5
1.7
≥12
3.0
3.6
9.0
1.5
同一场所内的喷头应布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并应贴近顶板安装,使闭式喷头处于有利于接触火灾烟气的位置。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的下方布置喷头时,喷头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梁和障碍物及密肋梁板下布置的喷头,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及密肋梁板底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5mm不得大于100mm。
在梁间布置的喷头,在符合喷头与梁等障碍物之间距离规定的前提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以避免洒水遭受阻挡。仍不能达到上述要求时应在梁底面下方增设喷头。
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间距不超过4×4(m)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其保护范围内的喷水强度应采取提高喷头工作压力或采用大流量喷头的方法予以保证。
边墙型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和间距应符合表3-3-13的规定。
表3-3-13 边墙型标准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和间距(m)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
轻危险级
中危险级Ⅰ级
配水支管上喷头的最大间距
3.6
3.0
单排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
3.6
3.0
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
7.2
6.0
注:1.两排相对喷头应交错布置;
2.室内跨度大于两排相对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时,应在两排相对喷头中间增设一排喷头。
边墙型喷头的两侧1m和前方2m范围内,以及顶板或吊顶下不得有阻挡喷水的障碍物。边墙型标准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表3-3-14 边墙型标准喷头布置要求(mm)
边墙型喷头型式
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
溅水盘与背墙的距离
直立式
100~150
50~100
水平式
150~300
可小于100
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的布置应符合表3-3-15的要求。
表3-3-15 ESFR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mm)
喷头安装方式
直立型
下垂型
不应小于
不应大于
不应小于
不应大于
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
100
150
150
360
二、报警阀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不同的系统,选用不同的报警阀组。
报警阀组分类及其组成
报警阀组分为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和预作用报警装置。
湿式报警阀组
(1)报警阀组的组成。湿式报警阀是湿式系统的专用阀门,只允许水流入系统并在规定压力、流量下驱动配套部件报警的一种单向阀。湿式报警阀组结构为止回阀,开启条件与入口压力及出口流量有关,与延迟器、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控制阀等组成报警阀组,如图3-3-15所示。
<!--[if !vml]--><!--[endif]-->
图3-3-15湿式报警阀组
1-水力警铃 2-延迟器 3-过滤器 4-试验球阀 5-水源控制阀6-进水侧压力表
7-出水侧压力表 8-排水球阀 9-报警阀 10-压力开关
(2)报警阀工作原理。湿式报警阀组中报警阀的结构有两种,即隔板座圈型和导阀型。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的结构见图3-3-16。
<!--[if !vml]--><!--[endif]-->
图3-3-16 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
1-阀体 2-报警口 3-阀瓣 4-补水单向阀 5-测试口
6-检修口 7-阀盖 8-座圈 9-支架
隔板座圈型湿式报警阀上设有进水口、报警口、测试口、检修口和出水口,阀内部设有阀瓣、阀座等组件,是控制水流方向的主要可动密封件。在准工作状态,阀瓣上下充满水,水压强近似相等。由于阀瓣上面与水接触的面积大于下面的水接触面积,阀瓣受到的水压合力向下。在水压力及自重的作用下,阀瓣坐落在阀座上,处于关闭状态。当水源压力出现波动或冲击时,通过补偿器(或补水单向阀)使上下腔压力保持一致,水力警铃不发生报警,压力开关不接通,阀瓣仍处于准工作状态。补偿器具有防止误报或误动作功能。闭式喷头喷水灭火时,补偿器来不及补水,阀瓣上面的水压下降,当下降到使下腔的水压足以开启阀瓣时,下腔的水便向洒水管网及动作喷头供水,同时水沿着报警阀的环形槽进入报警口,流向延迟器、水力警铃,警铃发出声响报警,压力开关开启,给出电接点信号报警并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泵。
(3)延迟器工作原理。延迟器是一个罐式容器,见图3-3-17,入口与报警阀的报警水流通道连接,出口与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连接,延迟器入口前安装过滤器。在准工作状态下可防止因压力波动而误报警。当配水管道发生渗漏时,有可能引起湿式报警阀阀瓣的微小开启,使水进入延迟器。但是,由于流量小,进入延迟器的水量会从延迟器底部的节流孔排出,使延迟器无法充满水,更不能从出口流向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只有当湿式报警阀开启,经报警通道进入延迟器水流将延迟器注满并由出口溢出,才能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