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应注意的问题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6月14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呈立体扩展,高层大厦林立,地下空间广泛开发利用,地下商场、地下仓库、地下车库、地铁和地下娱乐场所等地下建筑也越来越多。地下建筑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由于地下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密闭,加上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烟火极易蔓延扩大,疏散和逃生都极为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高效地扑灭地下建筑火灾,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
          1、温度高、压力大,火灾蔓延变化大。由于地下建筑空间封闭,对外开口少,发生火灾后,高温烟气难以排出,易造成热量集聚,空间的温度提高很快,很容易进入全面燃烧阶段。发生火灾后,地下建筑室内温度会很快会上升至800~900℃,烟气的温度可达600~700℃,火源处温度可达1000℃以上。另一方面,发生火灾后,产生的火风压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反过来火风压又会推动烟气流动,造成火灾危害区域的扩大,导致火势加剧。火风压的出现还会使地下建筑原有的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使风量增加或减少,甚至使通风网络中的某些风流突然反向,使那些远离火场的区域也异常突起出现烟气,遭受火灾的危害。
          2、烟雾浓,毒性大,对人体危害性大。由于地下空间封闭的影响,发生火灾时物质燃烧生成的热量和烟气滞留在建筑内部,得不到有效排除。一是由于空间封闭,火灾时的新鲜空气得不到及时补充,形成不完全的燃烧,加大了烟气生成量。二是空间封闭体积相对较小,烟气很快可以充斥整个地下空间,大大加剧了烟气的危害。三是内装修用的高分子材料,在火灾时能产生大量毒气,以及可燃物在缺氧状态下产生的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都加大了烟气对人体的毒害性。
          3、能见度低,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由于地下建筑空间采光比地面建筑差得多,主要是人工照明,在火灾时往往容易断电,而高浓度的烟雾使应急疏散照明无法得到保障,还会造成疏散人员呼吸困难、心理紧张、视距下降,使逃离火灾的难度加大。另外,由于地下建筑出入口在火灾时也充当排烟口,人群的疏散方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一致,而烟气的扩散速度比人群的疏散速度快,致使疏散人员难以逃避高温浓烟的危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可能性极大。
          4、结构复杂,通讯联络不便,灭火救援行动难度大。地下建筑由于其结构复杂,通风条件差,各种承重柱、梁、墙数量多体积大,各种分割墙、竖井、管道林立;受地层吸波因素和土层、建筑结构的影响,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无线电可能失去作用,派不上用场;烟雾充满整个地下空间,能见度极低,扑救人员难以进行火情侦察和开展有效的现场指挥、灭火活动;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往往要动用大量的人员装备,而可调用的各类灭火装备受到很大限制,靠近不了火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高温毒烟,造成热、烟、毒危害,灭火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都受到很大威胁。
          二、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中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决定了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艰巨性。要想有效地扑灭地下建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和行动中要树立和体现“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基本理念。“救人第一”是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地下建筑火灾中更是如此。地下建筑火灾时的烟气危害比地面建筑更甚,加之地下建筑的结构特点,使得人员的疏散更加困难。因此,疏散和营救被困人员就成了地下火灾扑救的第一要务。一是搞好现场引导和稳定情绪工作,为有序疏散创造条件。二是组成若干战斗小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出口和通道将被困人员引导和疏散到安全地带。三是尽快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到容易误入的死角部位寻找、抢救被困人员。四是当烟雾和高温直接威胁到被困人员和救险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破拆或喷射雾状水流掩护等方法排除险情。五是在救人的同时,应布置一定的灭火力量,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坚持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必要时,可先灭火,再救人,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疏散和营救被困人员。
          2、人员选调和装备运用方面要调集足够的力量参与战斗。一是由于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内部的温度上升的非常快,并且短时间内又很难降低,对进入的人员必须采取降温或隔热措施,严防高温使参战人员意识紊乱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要挑选素质好、对地下建筑内部情况熟悉、有这方面行动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内攻人员参与战斗。二是要充分的估计了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艰难性,在客观上作好打大仗的物质准备。由于此类火灾具有燃烧隐蔽、烟雾浓烈、深入内部行动困难、处置时间长等不利因素,客观上需要调集较多人力物力参与扑救和处置,保证可以随时深入内部灭火战斗和随时实施增援;三是要准确的判断地下建筑火灾处置的复杂性,在处置力量的功能上更具有针对性。地下建筑火灾的处置,除常规装备外,更需要投入的是排烟、照明、抢险救援、特种防护、通信指挥类装备,只要装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灭火救援行动必将会顺利进行。
          3、火灾扑救和战术运用方面应采取符合实际的处置方法和战术措施。一是进攻路线的选择要选准出入风口。在没有启动地下建筑送排风系统时,多口地下建筑着火时会自然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现象,指挥员应当注意选择并充分利用。灭火战斗人员进攻路线应从入风的出入口进入地下建筑实施救人和接近火点灭火。二是在组织深入内部侦察的同时,要展开不间断的救人和引导疏散的行动,对于起火部位不明、未见明火的火灾,盲目射水无异于隔靴搔痒,应当积极寻找知情人员进行询问,通过他们的介绍,结合内部侦察,作出判断,找准火点,然后再实施灭火,这样既能够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投入到先期的救人疏散之中,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水渍损失。三是要把现场的排烟、照明摆在战斗部署的突出位置。合理采取送风、排烟的方法,提高排烟效率。尽快将移动灯具深入内部照明,保证救援和灭火行动的快速进展;
          4、通信联络和组织指挥方面要克服盲目性,严明火场纪律,加强安全管理。地下建筑火灾,不仅仅容易造成建筑内部人员的群死群伤,如果通信不畅,处置不力,程序混乱,缺乏组织,还会导致战斗失败,甚至会造成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因此,地下建筑火灾扑救通信联络和组织指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明确联络方式方法,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利于指挥员科学决策。在较深长的地下建筑内使用有无线设备作为联络工具,必须有可以使作战员不用复杂操作的受话装置。在较浅短的地下建筑内用手势或绳索做联系方式时,应采取专人保护和措施得力的接应办法,不能盲目和蛮干。对深入内部作战人员,进入前要认真检查个人防护器材是否工作正常、联络信号是否记清,做到进入时登记,出来时点名,防止战斗人员不必要的伤亡;在内部人员没有完全撤到地面的情况下,不能停止送风。采取堵口封闭灭火措施之前,必须认真检查进入内部的作战人员是否安全撤出,被救人员是否完全救上地面。
          总之,地下建筑火灾是现代火灾扑救的一个难点,在扑救过程中,必须针对环境特点和烟气流动的规律,科学采取施救对策和安全防护措施,灵活运用火灾扑救战术,才能快速实施救人与灭火。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