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使企业始终保证有一套完整的依据性强和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程制度。
规程制度一经批准颁布,就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效应,在规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特殊的职工。电力系统的一些规程制度是多少人长期实践的结晶,其中有一些是用生命与鲜血代价换来的,没有任何漠然视之,领导干部也不能例外。领导干部如果不认真带头执行规程制度,其结果只能淡化与泯灭广大职工群众对规程制度的权威意识,失去其导向作用。所以,执行规程制度,必须从领导做起,从上到下在规程制度执行上必须严肃、认真、准确、及时,做到执行标准化、规范化。
在电力生产中由于不认真执行规程制度造成人身、设备事故的事例是很多的。例如:有一供电局配电站在10kV变台清扫变压器时,某作业人员在只拉开低压开关未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及未验电、挂地线的情况下,登变台作业造成感电,由变电跌落地面,头部跌伤、两手被电弧烧伤。这是一起典型的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停电、验电、挂地线”的规定所造成的人身事故。由于认真执行规程制度,避免事故的,也是不乏其例。如:有一66kV变电站运行的66kV全塑穿墙套管发生了爆炸事故,另外一个变电站有同样的套管设备,为吸取教训,该变电站对设备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了该套管发黑,有放电痕迹,便立即报告调度,将该站负荷倒出后,对该套管及时停电处理,避免了一次66kV穿墙套管爆炸导致全站停电的事故。
所以,健全规章制度,实施法制管理,关键在“健全”和“执行”上。
2.反习惯性违章,实现“三不伤害”
狠反习惯性违章是实现“三不伤害”的重要保证,是杜绝事故的重要途径。
习惯性违章,顾名思义就是因循守旧,不良的传统做法与工作习惯,表现为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等,这些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由师传徒,由甲传乙,侥幸变“经验”,习惯成自然,以其顽固和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使违章者自觉学自觉地掉进死亡的深渊,酿成悲剧,既害了企业,又害了自己和家庭,影响社会的稳定,血的教训一再表明: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基建施工的大敌,必须认真对待,坚决克服。所以,要全面贯彻落实部发“反习惯性违章工作要点”,认真学习、强化培训,加强监督,重点检查,严明奖罚。
一是充分利用本企业和其他企业血和泪的教训,通过事故案例、违章者的现身说法,进行“回顾”、“反思”,建立安全展室,使职工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是加强正面的常规安全思想教育,如有的企业开展的“安全日”教育;班前班后会教育;举办安全讲座、安全演讲、安全智力竞赛活动;在生产班组开展“两先”、“两查”活动;教育一线工人真正做到“三个三”,使职工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是发动群众学习规程,列出习惯性违章的事例进行剖析。制订防范措施,如从触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车辆伤害事故、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事故几个方面——列出习惯性违章的种种表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四是不断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执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必要的补充规定和反事故补充措施,使职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有的企业制订了“两票实施细则”、“配合安全工作管理规定”等。
五是对习惯性违章,做到真抓严办。对屡教不改者,不能迁就,必须严肃处理,或停止工作反省,或下岗待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解除劳动合同,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如某电厂发生一起带地线合刀闸恶性误操作事故。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是监护人与操作人安全思想不牢、走错位置,到现场后又不执行操作“四对照”规定,盲目操作。擅自改变检修作业安全措施,违章取下“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在打不开防误锁的情况下,未停止操作,也未向任何上级汇报,而采取强行解锁。这是一起典型违章操作的事例。对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操作人和监护人均给予开除厂籍、留厂察看一年的处分,给有关领导相应的行政处分。
六是开展标准化作业,抵制习惯性违章。组织人力制订各项作业和操作的规范和标准来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正确操作、严守标准、坚持经常、养成习惯,逐渐克服和纠正那些不良的习惯作法。有些企业开展“百票无差错”、“千项操作无差错”竞赛、“安全英模”竞赛,“汽机状元”、“锅炉状元”竞赛,对“两票”不合格的,对习惯性违章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竞赛评选资格。还有的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促使企业的全体职工克服影响安全生产的“马虎、凑合、不在乎”的“三乎”思想,彻底消灭习惯性违章行为。
七是党政工青齐抓共管,横扫习惯性违章,对习惯性违章形成一个上下左右共诛之,干部群众共讨之的局面。如有些企业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共青团建立了“青年安全监督岗”深入现场查处习惯性违章。
八是建立习惯性违章及未遂事故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如有些企业每月坚持出一期“安全简讯”,及时将习惯性违章的行为进行通报,对违章者曝光,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因习惯性违章引起的未遂事故,小题大作,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九是各级领导必须从严要求,坚持不懈地认真纠正每一次违章,是防止偶发性违章发展成习惯性违章的关键,也是治理习惯性违章的关键。各级领导及专业管理人员首先自己要认真学习、熟悉、掌握、精通有关规程制度。深入作业现场时一要本身严守规程制度,绝不违章指挥,做遵章守纪的模范;二是在现场中关于发现违纪行为,哪怕是轻微的违章也要坚决给予纠正,讲清利害关系,反之,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或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违章现象,必将助长违章恶习,使习惯性违章越演越烈。
通过更加深入地严惩习惯性违章,逐步消除产生和和蔓延习惯性违章的土壤和条件,才能实现“三不伤害”,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事业的发展。
3.坚持“三不放过”,杜绝事故重演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明确规定“调查事故分析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简称“三不放过”。调查分析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是杜绝事故重演的有力保证,在实践中应严格贯彻执行。
按事故调查规程规定,对各类不同事故(包括一类障碍)及时组成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首先要分析事故发生和扩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安全防护装置缺少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故障隐患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误操作、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视监护不当或未认真执行两票,违犯劳动纪律;物体存放不当;设备检修维护不当;使用不安全设备、工器具;其他原因。间接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有关规程没有建立或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设计、制造、施工安装上有缺陷或有隐患;设备材料采购不当,采购合同不符合要求;临时用工中合同签订不当;思想政治工作没跟上;教育培训不够;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不力;其他原因。根据上述几个方面分析可以明确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做到第一是清楚,其次是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可以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和扩大责任者,并确定各级领导对事故应负的责任。各责任者明确他们在事故中应负的责任,就可使他们受到教育,通过分析责任者在事故中应负的责任可以使其他人受到教育,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最后通过事故发生和扩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责任者所应负责任的分析,举一反三地从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几个环节中制定出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必须落实执行的单位、人员和完成时间。通过防范措施的落实可以消除事故隐患,达到杜绝类似事故重演的目的。下面是两个对事故采取不同态度的事例。
例一:某66kV变电站的66kV阀型避雷器在一次大风天气中有一相从根部折断,造成66kV系统接地的事故。有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此交事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处理。分析结果:折断的原因是该避雷器老旧(运行超过20年),避雷器根部环型瓷件内环处有裂纹、有刮大风时受力折断。由于裂纹处隐蔽,正常巡视时很难发现。为吸取教训,立即在全局其他66kV变电站中对66kV阀型避雷器进行一次大检查,结果在另两个变电站中发现了两只存在同样缺陷的避雷器,其中一只非常严重,当即决定停电更换,当停电后刚打开避雷器的引流时该避雷器折断。在当年列计划将运行超过20年的老旧阀型避雷器全部进行了更换,避免了类似事故的重演。
例二:在市郊的开阔地段有一10kV线路遭雷击,使两相瓷瓶破碎造成该线路两相短路接地跳闸,被迫停止供电。由于这对一事故没能引起重视,认为这只是一起偶发现象,没采取任何措施。事隔不足一年还是这条线路遭雷击,致使两相短路跳闸,造成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从上述两个事例可以看出:搞“三不放过”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就可避免类似事故重演;反之,不搞“三不放过、听之任之,马马虎虎就必然导致类似事故的重演。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故、障碍、甚至是不安全现象,都应该坚持“三不放过”,小题大作,防患于未然。用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用自己的教训教育别人的人是愚蠢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做聪明人,对系统内的各种事故通报、事故简报、事故快报引起高度重视,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重演。
四、安全技术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转
1.加强技术监督与技术管理,建立巩固的安全管理基础
技术监督是发现设备潜在缺陷的有效手段,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技术保证。技术管理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大电网、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为适应生产和建设的发展,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技术监督与技术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技术监督,确保设备健康运行。要按要求严格执行技术监督的有关规程制度。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三级技术监督网,即省局、电业局或电厂、班组监督网,设专业技术监督负责人,各技术监督负责人对本专业技术监督负全责。要从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试生产到日常运行、停用、检修及技术改造全过程地进行技术监督;对锅炉灭火、器管爆漏、机头漏油、主机、主炉、主变、电缆防火灾等加强监督;对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配电变压器、主上开关等要密切监督,每年利用春秋两检对运行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跟踪监督,对严重超标的设备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或技术攻关的方法及时加以解决,确保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实践证明坚持这样做了就可避免事故,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发生事故。在某220kV变电站对运行的220kV电流互感器进行每年一次的油化验,结果发现油中乙炔和总烃含量异常,便进行跟踪油务监督,经过三个月的跟踪发现油中的乙炔和总烃含量越来越高,便采取措施将这台220kV电流互感器退出运行,经返厂解剖发现电流互感顺内部有严重的放电痕迹。由于发现及时,果断停运,避免了一次电流互感器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强调,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一参数”,切实管好用好主要发供电设备,必须杜绝为避免停机硬撑硬挺、带病运行、损坏设备,任何时候都要突出主机、主炉、主变、主网的大安全观念,严格控制最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二是加强技术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要以总工程师为首,以生技部门为主体的技术管理体系对全局(厂)的技术管理实行归口管理。生技部门备有发供电设备、计量、继电、化学、绝缘、调度、通讯、远动等专业的发展规划、调试报告、运行分析、运行简报、异常处理等资料。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和信息工作,使技术管理工作逐步达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
生技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组织编制、修订、审核和贯彻执行各种运行、检修、试验、事故处理规程及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杜绝无章可循的现象;发电企业每天坚持早会碰头制度,协调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供电部门每周一组织一次生产调度会,综合分析全局一周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解决生产上的问题,布置下的工作,通过会议纪要的形式上报省局、下发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运行分析会,分析全局(厂)安全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重大缺陷和薄弱环节;对上级部局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通报、指令,结合本局(厂)的实际情况,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生产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各专业查找危险源和危险点,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确保三级安全目标的实现。对大修、更改、基建工程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参与设计审核、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启动运行的管理,把好安全质量关,为安全经济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调试、检修等部门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和实行“三级验收制度”(检修工作组验收、运行人员验收、二级生产单位或局(厂)生技部门验收),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不投产,图纸、资料记录等不齐全不验收、不投产。
生产班组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准军事化管理。运行管理、检修作业以及记录图表、规程制度、技术档案、备品备件、物品摆放、环境整洁等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级领导和专业领导人员要定期检查,检查后要有评价,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使得技术管理日趋完善。
技术管理实现微机管理。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班组、车间、局(厂)三级的专业微机化管理网络,将各专业的微机联网,便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技术管理计算网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加大科技进步力度,努力实现安全技术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各专业领域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中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广泛采用先进安全技术和先进装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加速切除故障点,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当前,在网、省调度以及地、县调度中心已经相继建立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省调度具备的安全监控、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在线控制等功能的“五机”系统,有力的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一部分地调、县调的自动化系统已经达到了实用化标准,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有力地保证了所辖电网安全调度;大型机组和超高压枢纽变电站,已相继装有安全自控装置、微机快速切速故障保护、巡回检测自动记录装置和各种主要运行参数的自动记录存储装置以及事故追忆故障录波器等装置,已经开始安装、运用远红外技术对设备进行自动跟踪监测装置和监测电容式设备漏泄电流、监测汽轮机寿命以及监测绝缘油状态等一批在线监测装置;在高压配电装置上,已逐步具有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拉、误合断路器,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误入带电间的“五防”功能的微机防误闭锁装置。许多地区的线路检修已经采用无线通讯手段。有的地区已经安装了“雷电预测系统”,可以方便的观测雷电的分布状态和雷击线路杆塔的准确位置。结合技术监督,运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为实现在运行中诊断设备故障,预防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