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木桶效应谈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6月13日

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也不是取决于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木板。要提高木桶容量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前面的叹息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说明我们只注意了重点工程、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忽视了细小环节安全管理,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小的安全隐患;“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则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存在薄若环节或者是隐患,已经有了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同一个地方又摔倒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安全管理者的素质有关,与安全生产环境有关,与运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时间段较长,需要生产操作者与安全管理者的密切配合,长期的努力。由于这个长时间段的存在,安全管理易出现“疲劳”,从而影响安全效果。
科学表明:人在生理上存在着疲劳极限,主要表现为“累”。例如一个长跑运动员能比别人跑的快,是因为运动员比常人身体素质好,疲劳极限出现的较迟,这是运动员长期锻炼的结果。安全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从理论上讲,一个工程上安全工作长期抓得严、细、实,员工安全生产的综合素质较高,那么这个工程的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出现的就迟,安全生产周期也就较长;反之则这个工程的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就会较早出现,安全生产周期也就相应较短,造成事故多发,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预防和推迟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出现,最终消除“疲劳”。这就要求基层安全管理者要主动、积极地搞好安全管理,变“事后追查”为“事前预防”,使广大基层员工树立起“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本质转变。要达到这“三个转变”,各级安全管理者要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与深入实际到位、检查考核与奖惩到位。特别是目前正处在新老制度交替,新旧机制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企业,能否确保安全生产,还要我们的安全工作要保证与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改制同步,努力确保安全工作适应企业改制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要有长远的安全管理意识
  要知道,矿山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作为安全管理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克服潜意识中的惰性和厌战情绪。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始终保持执行安全法规不脱节、不变形、不打折扣,要有“不松懈”的安全管理思想,树立起长久抓安全的意识,彻底改变“安全形势好时松口气,安全形势差时憋股劲”的被动管理模式。
二要有阶段性的安全管理目标
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安全工作还必须要有创新,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通过新颖、有效的形式,分阶段来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总结前一段安全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而且有利于消除安全管理长期紧张状态带来的心理上的疲劳。
  三要力求创新安全思想教育
  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上,要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实行分层次教育,各有侧重。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群体,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这一群体人员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增强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作风建设,教育的目的是使这部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他们所起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育的方式是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存在丝毫的犹豫和姑息。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指挥。把普通员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群体,突出自我保安与互助保安教育。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操作和蛮干。
  四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稍有失误就有可能顾此失彼。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重庆石壕煤矿以党、政、工、团、技、家“六位一体”抓安全为横向主线,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上一级对下一级负责为纵向主线的网络化安全管理体系,相互补位、分头把关,形成行政抓措施、党组织抓监督、职能部门抓考核、工团负责抓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通过切实抓好干部盯班、安全思想教育、日常安全工作、技术安全源头作用等,明确职责,利益共享,真正形成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在整体工作上要做到狠、快、深、活。狠,即在制度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上突出一个“狠”字,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和检查出的“三违”现象和“三违”人员,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在经济上给予相应数额的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快,即对整改措施落实得快,能抢一秒,不等一分。做到一般问题不过班,重大问题不过天,特殊情况有专人抓落实;问题不解决,责任人不许离开现场。深,即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分析透彻,宁可小题大做,决不因小失大。针对问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查找根源上,从思想认识到制度措施的落实过程,层层分析,一追到底。活,即抓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方法要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只重视效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动态安全检查,把安全事故苗头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五要抓好安全薄弱环节的管理
  如果把安全工作比作一根连环,那么,这根连环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环。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必须牢牢把握住最弱的一环不出问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比如在交接班、周末及节庆期间,特别是在目前企业深化改制的新形势下,原来安全管理的模式可能会改变,再加上新员工的普遍增多,员工操作经验以及安全防护能力还不强,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大。这就要求员工不断适应新的要求,提高安全防护能力。试想,如果此时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员工在困难的生产条件下,很容易产生碰运气的想法,能凑合就凑合,造成安全管理疲劳极限提前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出现的必然结果。走出了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安全工作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安全管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员工综合素质的制约,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坚持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好安全法规,树立起“科技兴安”的新观念,在安全管理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各级安全管理者再细心一点、再深入一点、再严厉一点,再多奉献一点,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安全生产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也就一定能够创下新的更长的安全周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