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系统安全和人的可靠性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23日

1  系统安全

    所谓系统安全就是工作系统的安全,是指工作系统的这样一种状态:在规定的条件下,整个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值被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由此可见,系统的安全程度是以该系统事故风险值来衡量的,而风险值大小则取决于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个因素,因此不能只把是否出事故作为衡量该系统安全程度的标准,不能因为某个时期系统没有出事故就以为该系统的安全程度很高。把一时不出事故与整个系统的安全等同起来,这是不全面的,事故的发生有随机性,只要发生事故的隐患存在,也就是存在不安全因素,就很可能在这段时间之后不久会出事故,也就是说存在着一定的事故风险值。即使事故发生的频率很小,而一旦发生其后果很严重的话,系统的风险值仍然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性,不光是看它过去事故发生的次数和后果,这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更要对它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预测可能的风险值。这就不光要评价系统中机(设备、工具等硬件)的不安全因素,如先天的缺陷、老化、磨损等以及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火情,有毒物质等;还要评价组织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如规章制度的缺陷、操作规程缺陷等;特别是要评价存在于操作人员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可能的失误、违章行为、人事变更等,人员的不安全因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评价而且常常被忽略的。系统的安全或系统的风险还取决于系统中人-机-环境的整体协调,例如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高、学历高,从事知识性的工作时不容易失误,但从事技能性的工作时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而不利于安全,所以还必须评价这三者的相互协调性。

    对操作人员的安全评价主要有下列内容:

    (1) 个人的基本生理、心理状况及工作能力与作业相适应的情况;

    (2) 工作态度:是否有兴趣、是否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或技能、工作中的责任心以及出勤等情况;

    (3)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违章行为以及如何处理安全与速度、安全与质量的关系等情况;

    (4) 承受的工作压力;

    (5) 所处工作环境(物理的、化学的、人事的);

    (6) 安全防护条件(安全帽、安全带、安防设施的质量等)。

    对组织管理方面的安全评价主要有下列内容:

    (1)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合适性;

    (2) 连续值班的轮班情况;

    (3) 人员培训的有效性;

    (4) 安全文化(安全政策、违章管理情况)。

    对人-机-环境整体协调性的安全评价主要是人员配备的合适性,控制器、显示器的人因工程缺陷以及操作者对这些缺陷的了解程度。

2  人的可靠性

    人和机器相比较,虽然机器也有失灵、故障等不可靠的地方,但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机器按照设定的条件工作,一般讲是比较可靠的,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也比较容易预测;而人则不然,虽然工作条件、环境条件没有变化,但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有时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由此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操作失误、违章等,这是人的不可靠性的一面,是人特有的秉性。

    人固然有不可靠性的一面,但是与机器不同的是人有思维,有判断能力,有学习能力,人有无限的潜能。通过培训,可使潜能不断释放,不但工作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而且能够自己发现失误,及时纠正失误,还能发挥创造性,改善和提高整个运行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人特有的秉性。

    为了提高工作系统的安全,除了提高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外,重要的是要同时认识到人的可靠性的一面和不可靠性的一面,然后采取措施来提高人的可靠性,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例如必须按岗位需要聘用合适的人才,这是前提,并且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来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人员培训特别是岗位培训来不断提高其可靠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