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井基本情况
煤矿位于东山背斜西翼,隶属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管辖,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主管。于一九九八年转制为私营企业,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矿井已延深至-85m水平。矿区面积2.14Km2,现有地质储量320万吨。矿井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主采K8、K10、K13煤层,配采K2、K7、K 9、K12煤层。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设三个采区,现布置四个掘进碛头,其中两个开拓石巷掘进,两个半煤巷掘进,三个长壁式工作面。布置在+25m阶段,开采K10、K13煤层,属急斜倾及薄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矿井。现有从业人员630人,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5名,特种专业人员96名。
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矿井进入深部采掘作业,矿井受瓦斯、地压、煤尘等“五大灾害”的威胁,加上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技术含量不高,安全管理有缺陷。因此,我们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治理方法,推进科技进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强化“双基”工作,突出壁式开采,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字钢支护,锚网喷将支护,掘进机械化作业,重点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提高机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三推”工作,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保障水平,主要做法有:
〈一〉推广应用单体液压金属支柱,淘汰磨擦和木支柱
业主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推广应用单体液压支柱是开展顶板专项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进采煤方法和支护方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控制顶板事故的重要保障,企业投资1520万元购进0.5m-1.8m不等的各种单体液压金属支柱5200根,在+360m下盘K13、+25mK13、+25mK10煤层工作面同时推广应用。在推进中我们先后多次考察论证,实践证明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安全发展。
〈二〉推广应用新技术,调整开采布局,优化工作面
一是将原来的区段采煤调整为阶段边界长壁式回采,边界回采减少了专用回风巷的维护,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是将急倾斜(58?)煤层壁式工作面调整为35?伪倾斜壁式回采工作面,达到煤能自溜,从而解决了人员坠落和煤块(矸)打击伤害事故。
三是将原来的工作面电煤钻打眼作业,调整压风网络,采用风动钻打眼作业,加快作业循环,解决了煤钻作业故障多,工效低,煤钻产生火花问题。
四是将原来的长壁式一次爆破作业,调整为分段壁式爆破作业,缓解煤的装运,解决了一次爆破煤炭拥堵问题,杜绝了煤炭拥堵危及通风,造成工作面上段瓦斯超限问题,长壁式回采是消灭瓦斯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推广应用新工艺,淘汰落后的采煤工艺和设备
依靠科技进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采煤工艺创新。一是优化劳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原来的两采两准调整为三班采准作业,实现了一个工作面三班采煤。
二是调整人员编制,将原来的每班20人调整为15人一班,其中,打炮作业3人,支柱4人,回柱4人,风镐清煤1人,工作面维护2人,装煤1人。不同工作分段交叉作业,提高生产率2倍。
三是将原来的回柱见“六回二”调整为见“四回一”,从而缩小了控顶距,调整纵向横向密集支护,及时切顶,卸压防推,推动了顶板专项治理工作,有效的防止底推和冒顶事故。
三、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机械化使用率,促进顶板专项治理工作。
〈一〉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企业积极投入320余万元,购进了轮式翻斗装岩机4台,轨轮式(ZWR-80/30G)挖掘装载机3台,履带式(ZWR-120/55L)挖掘装岩机1台,淘汰了绳式耙渣机,不断的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推动了掘进生产工艺创新。
〈二〉调整掘进布局,优化劳动组合
一是将原来的九个掘进工作面调整为四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两个全岩巷掘进,两个半煤巷掘进,采区与掘进分离,实现了采区无掘进,全面实现了分区通风的目标!
二是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劳动工效,将原来的半煤巷掘进班9人调整为4人,钻爆作业,机械化装矸,架工字钢,辅轨等工作在8小时内完成各项工作,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是调整作业循环时间和班次,将原来二班作业调为“三八”制机械化作业,实现月进度单头掘进完成180m-200m/月,开拓掘进完成120m-150m/月,与人工出矸相比提高劳动工效2.5倍。
四是调整支护方式,将原来的运输巷石料支护,全部调整为矿用工字钢U型支护,将原来的岩巷,锚杆支护调整为锚网喷浆支护,实践证明改革支护方式是预防顶板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建立推广应用先进产品设备的保障系统
一是设置机构,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法。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科学发展。
二是建立标准规范的设备维修车间,单体液压支柱的维护车间和FDS-40Mpa试压站,确保设备,单体液压支柱的正常使用。
三是购置了工字钢U型液压拉弯造型机,建立矿用工字钢造型加工车间,确保工字钢加工质量。
四是安全应急保障系统、通讯联络、压风自救、安全监控、矿井供水(防尘)施救、人员定位系统网络化,抽水、液压泵站自动化。
四、总之,大力推广应用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提高科技含量是提高安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