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产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隐患,这些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如何才能消除这些隐患呢?笔者认为,各企业应发动岗位职工查找自己身边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整改,从而消除这些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职工的身边明明存在着隐患,他们却不去整改,直到发生事故或别人检查出来以后,才迫不得已进行整改。有的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全,有的职工上班时间干私活,有的职工在作业中经常习惯性违章,有的职工甚至还没有完全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这些只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方面存在的隐患,还有生产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有些隐患甚至连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检查出来。所以,各企业要发动职工去查找身边存在的隐患,积极进行整改,以防止事故发生。
有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只注重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而忽视了一线职工的作用,他们片面地认为:管理人员掌握的安全知识更多,安全管理经验更丰富。其实,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隐患就是诱发事故的种子,只有及早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才能避免事故发生。这就要求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只依靠安全管理者等少数人,而要发挥全体职工的作用。企业要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奖惩制度等手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查找自己身边存在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发布时间:2003-09-28 00:00 盐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发动每个职工共织安全大“网”
--淮安工会首创“1+3”安全监控体系记事
《江苏工人报》(2010年12月06日 01版)
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淮安,近年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却在平稳下降:今年1-8月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55%和16.02%。经济发展与安全事故实现“一上一下”,这条鼓舞人心的辐射曲线,源于该市不断推广深化的“1+3”安全监控体系。
去年,“1+3”安全监控体系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两位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今年8月,张德江副总理在江苏视察安全生产工作,又专门听取了淮安市总工会的汇报。如今,“1+3”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1+3’是市总工会在党政关心和社会各界支持下,用20年功夫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走出的一条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新路子。” 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朱维宁说,“通过‘1+3’的实施推广,我们织起了一张安全生产防护的大网。最重要的是,每个职工都积极地成为这张‘网’上的一股‘线’、一个‘结’,他们是主要的执行者和最终的受益人。”
“人民战争”让隐患无所遁形
“推行‘1+3’不到一年,我们就尝到甜头了!”淮安瑞达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连喜告诉记者,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大都为易燃易爆物料。“‘1+3’抓住要害,打响一场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让事故隐患无所遁形!”
今年以来,建立了“1+3”体系的瑞达包装,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职工主动想安全、会安全,这是最大的变化。”严连喜说。
瑞达包装的收效是“1+3”最主要优势的具体体现。在这个体系中,“1”是指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3”是指建立3项机制作为工作保证,即:建立以排查隐患、跟踪落实,分级确认、分色预警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由静态监控点同步监控、移动监控点实时监控、事故监控预警组成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包括现场评价、单位评价、全市评价等层面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体系。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朱维宁指出, 以人为本是“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核心,本质在于群防群治,通过“全员参与、全员排查、全员监控、全员整改”,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隐患置于在控、可控状态,有效降低各类事故发生,切实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
“如何把企业职工全面发动起来,实行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所在。”分管此项工作的市总工会副主席刘海弘告诉记者, “1+3”能有效地把对安全隐患风险源的监控责任落实到班组、职工,由企业“一双眼”监控转变为职工“千百双眼”监控。
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实施“点、岗、线、面”四级联防,把事故隐患监控管理的触角渗透到每一位职工、每一个岗位。他们确定了136个监控点,其中A类51个,B类34个,C类51个。每个监控点都有责任人,跟班实时监控。在生产作业区域内的每个岗位,都对所属监控点进行互控。成立公司、分厂的“1+3”领导小组和工会劳动保护三级监督检查网络,对所有监控点进行定期督查。各分厂、处室内部所有班组全部建立监控责任区,由各班组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对所属区域进行监控。
“普通职工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淮钢工会副主席程淮林告诉记者,仅去年就有2160名职工对照岗位监控点提出改善建议2300条,企业通过筛选采纳275条,整改率100%,大量隐患被发现并得以消除。
“1+3”推行得好的,不仅仅是老国企。在韩资企业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职工发现隐患和动手消除隐患的积极性同样高涨。
今年3月,该公司2T2U工程班组仕上工程C班工人王习文,对仕上B/F粉尘进行改善,提高了火灾防范能力,被公司评为“1+3”安全监控工作先进个人,成为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今年以来,职工自主排查的隐患已有300余个。”工会主席刘建中说,“公司对优秀提案和隐患排查治理成绩突出的职工给予100到5000元的奖励,前9个月的奖励金额超过了12万元。”
在许多企业,“1+3”在推行中得到因企制宜式的丰富和深化。
2010年3月,铝管切割岗位员工林登卫加“接线安全规范”;2010年7月,电工岗位员工沈永德加“更换PPR模头里温控模块”和“更换料筒区温控模块”……这些内容来自江苏瑞洁塑料管材管件有限公司员工个人编写的岗位安全监管自查表。公司总经理冯维芹介绍说,企业把所有员工分为41类岗位,每个员工都要编写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安全监管自查表,而且每月都可以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修正方案,鼓励大家不断发现和消灭安全隐患。
目前,淮安全市共建立监控点1万多个,1万多名监控人员绝大多数是一线职工,每一个隐患危险点都处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工会创新凝聚工作合力
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最大的维权。为此,淮安市总工会一直在努力。
早在1989年,市总就把事故危险点的控制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构建群防群控安全监控体系,创立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在全市逐步推广。
进入新世纪,随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外资企业进入、私营民营企业大量涌现,企业安全生产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使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常抓常新、具有活力,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市总结合实际,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内涵、丰富形式,完善了三个机制,逐步发展成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刘海弘副主席介绍说,淮安市推进“1+3”体系的过程,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形成安全生产工作合力的过程。
“1+3”体系推行实施始终得到淮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工作会议,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市委书记刘永忠反复强调要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推广提升“1+3”安全监控体系,切实为人民群众管好“生命簿”和“财产簿”。淮安市专门成立了以市长高雪坤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朱维宁和副市长戚寿余为副组长,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成为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和工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成为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系会议研究的重要议题。全市自上而下建立了市、县(区)与部门、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四级推广实施工作组织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推广网络,构建了“党政重视、上下一体、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推行之初,市总工会就注重联手经贸委和劳动等部门,共同来开展工作。随着地方安监部门开始建立或独立设置后,从2002年起,有关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文件,都是由淮安市总工会和淮安市安监局联合发出。7年来,两部门共同对深化推进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工作提出要求,联合组织检查或统一进行表彰,并一起完善、推行“1+3”体系。近年来,淮安市卫生局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
很多企业把“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实施纳入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内容之中,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检查之中。在淮阴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宪强亲自担任“1+3”体系工作机构组长,副总经理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先后制定出台了“1+3”体系教育、奖惩等十多项制度,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目前,该市90%的规模以上企业推行“1+3”体系,正逐步由工矿企业向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人员密集场所全面推进,由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全面推进,明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安全之花”彰显强大生命力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快受到党政高度重视、企业主动实施、职工热情欢迎,在安全生产工作全局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淮安供电公司在“1+3”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危险点预控管理方法。几年来,累计整改事故隐患1246起,整改率达100%,有力地推进了公司安全和谐稳定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实现安全生产近2800天,电网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0多天,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自推行“1+3”体系以来,苏北航务处全处15个基层单位都分别连续实现了千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苏北运河全线通航保证率达98%以上,航标正常率达100%,机电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车船使用保证率达95%以上。淮阴发电有限公司连续安全生产达3000天,3号机组连续安全稳定单机运行最高记录达183天,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淮安船闸管理所,已经实现安全运转1400多天。
在韩泰轮胎,今年前9个月,仅发生轻伤事故3起,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事故同比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60%,炼胶噪音下降2dB,硫化环境温度下降4℃,现场作业条件及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改善。“‘1+3’真是职工生命的保护神!”职工俞涛开心地说。
对于淮安“1+3”体系的应用价值,去年国家安监总局和全国总工会的调研报告有着精确的描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主人翁作用得到发挥,群防群控、共建共享机制初步确立;搭建了部门联动的平台,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合力;“预防为主”方针得到落实,安全事故隐患及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1+3”体系的不断覆盖,淮安各级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广大职工作为安全生产行为主体,都在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正逐渐得到强化。
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是淮安市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危险源点多、安全风险大。在推行“1+3”体系中,企业开展了“六个一”工程,即绘制一张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分布图、张贴一张警示牌、开展一项安全活动、健全一个安全机构、完善一套管理制度、规范一套基础台帐,促进了企业的安全隐患整治,提升了企业的安全可靠度。他们还对一些习惯性违章等常见的、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归纳整理,收录编制了73条常见的隐患作为“隐患模型”,下发至每位员工,让每个员工对照检查。
安全生产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就在全国各地学习推广“1+3”体系的时候,勇于创新的淮安人已经在不断拓展思路,丰富其内涵。他们把推行“1+3”体系与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监控协作网络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安全标准化管理相结合,努力放大“1+3”体系的安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