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
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作用
安全机构指的是单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为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单位有关负责人落实根据有关安全生产制定的法律法规;负责 单位经常性的安全检査,并组织单位内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査活动,组织或者督促有关部 门及时排除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此外,还担负单位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 工作。安全机构是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障,各个单位都应当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进行设置。
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生产单位安全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是根据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危险性 及单位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的。《安全生产法》对设置单位安全机构的主要规定为:
(1)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品单位)以及从业 人员超过300人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及危险品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 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及危险品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可以委托 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由于这些单位规模较 小,这样做既能节省人力及成本,又能提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要特别强调的是:“生产 单位委托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二、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质及其培训、考核及认证的要求
1•安全资质要求
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后方可任职。
2. 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认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出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文件《关于生 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123号文件”)中明确说明:对上述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 施的原则,并对三类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培训时间分别做出具体规定。
(1) 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培训要求。
1) 基本要求。
a. 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 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 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2) 培训的主要内容。
a.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 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d.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e.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 对培训时间的要求。
a. 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 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b. 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 学时。
(2) 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
1) 基本要求。
a. 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 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 所有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2) 培训的主要内容。
a.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专业知识;
c. 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d. 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e. 事故现场勘察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f. 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g. 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h.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 对培训时间的要求。
a. 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 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b. 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 少于8学时。
4)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
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包括:
a.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b. 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
c. 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d. 典型事故案例。
(3)对生产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
单位从业人员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承担者。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宜接影响到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 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 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为此,按照“・123号文件”对 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也做了明确规定。
生产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外,该单位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 用的人员。
1) 单位对新从业人员,应进行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厂(矿)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 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 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 (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 间不得少于48学时。
2)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 全生产教育培训。
3) 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
4) 单位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其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 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1.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考核的畫要性
特种作业是指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 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所从 事的岗位,一般危险性都较大,较易发生伤亡事故,而且往往是恶性事故。从这个角度说来,特种作 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因此《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 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方 可上岗作业。”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出安监管人字[2002]124 号文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24号文件”),对特种作业 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
2.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
(1) 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 井下电钳工。
(2)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4)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 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5) 登高架设作业 含2 m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6) 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7) 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8) 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9) 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 矿山通风作业含主扇风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
(11) 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尾矿坝作业工。
(12) 矿山安全检査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电气设备防爆检査工。
(13) 矿山提升运输作业含主提升机操作工、(上、下山)绞车操作工、固定胶带输送机操作 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
(14) 采掘(剥离)作业含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耙岩机司机、凿岩机司机。
(15) 矿山救护作业。
(16) 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 管员。
(17) 经国家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3. 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 年龄满18周岁。
(2)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 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 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4)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 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 岗作业。
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1. 安全生产条件
“生产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 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实际上是《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生产单位的市场准入条 件,是单位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保障。
2. 安全生产投入
生产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和更新安全设施设备、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等必需 的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单位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资金投入具体由谁来保证? 一般来说,股份制单位、合资单位等,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 国有单位,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经营单位由投资人予以保证。而且,对因安全资金投入 不足导致事故等后果,上述保证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3. 生产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
(1) “三同时”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简称“三同时”)。”在 其他一些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是单位安全生产一种“事前”保障,对于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与职 业危害、职业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实施“三同时”的基本要求。
1) 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时,应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安全 设施的设计文件;
2) 生产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 同时编制;
3) 对于按照有关规定项目设计需要报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在报批时,应同时报送安 全设施设计文件;
4) 生产单位应当要求具体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的单位按照有关安全设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 求进行施工;
5) 在生产设备、系统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调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6) 建设项目验收时,应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7) 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及使用。
(3) “三同时”论证、预评价、审査及验收。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依次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f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f试生产*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