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机构及职责
第三章 工作程序
(一)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运用;
(二)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三)生产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四)方针、目标发生重大调整;
(五)与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有关的其他情况发生变化。
第四章 危险源的辨识内容方法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按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
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人员,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评价方法后采用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风险评价。
序号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备注 |
1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
2 |
6 |
相当可能 |
|
3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
4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
5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
6 |
0.2 |
极不可能 |
|
7 |
0.1 |
实际不可能 |
|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序号 |
分数值 |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
备注 |
1 |
10 |
连续暴露 |
|
2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
3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
4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
5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
6 |
0.5 |
非常罕见的暴露 |
|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序号 |
分数值 |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备注 |
1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
2 |
40 |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
|
3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
|
4 |
7 |
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 |
|
5 |
3 |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
|
6 |
1 |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
|
2.由评价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
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12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评价表》内。
根据风险值D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序号 |
分值 |
级别 |
危险程度 |
1 |
大于320 |
一级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
2 |
120-320 |
二级 |
高度危险,要立即停工整改(制定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
3 |
70-120 |
三级 |
显著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编制专项方案) |
4 |
20-70 |
四级 |
一般危险,需要加强过程控制 |
5 |
小于20 |
五级 |
稍有危险,通过管理可以消除 |
第五章 监控管理
第六章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