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东临××路,南临××。本工程地上××层,地下××层,全现浇剪力墙结构。自然地面标高为××,±0.000绝对高程为××,基础埋深为××。
因施工现场狭窄,为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须对基坑进行有效支护。
本场地工程地质性质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2.1设计依据
2.2北京市××勘察院提供的本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3体重度统一取为r=20KN/m3。
2.4设计与计算遵循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范,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2设计方案
根据我公司在北京地区施工经验,结合类似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安全和经济合理,采用锚喷土钉墙方案。东侧、南侧作斜坡,共4排土钉,从上至下长度依次为5米、6米、5米、4米,锚筋1Φ16,四排锚筋间距依次为1.4米、1.3米、1.3米、1.4米,水平间距1.4米;西侧、北侧、东南角按1:0.5放坡,共4排土钉,从上至下长度依次为5米、5米、5米、4米,锚筋1Φ16,间距依次为1.4米、3米、3米、1.4米,水平间距1.4米。
以上设计土钉倾角均为5-10度。横压筋2Φ14通长,竖压筋2Φ14L200,与横压筋在土钉墙端部井字架形焊接。土钉成孔直径100㎜钢筋网片Φ6@200×200,现场绑扎或焊接而成;面层喷射C20混凝土,厚度60-80㎜。
本工程采取信息法施工,各段土钉的排数、长度、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做出调整。
A座西侧化粪池采用护坡桩,桩数14根,桩长12米,桩径600㎜,混凝土强度C20,桩间距1米,桩顶梁600㎜×400㎜,桩间挂钢板网喷混凝土。化粪池底做一排预应力锚杆,锚杆长8米,水平间距1米,外设槽钢,螺栓连接。护坡桩施工采用于成孔作业,施工前先降低地下水位,共布降水井4眼,井深17米,管井直径600㎜,滤管直径400㎜,滤料5-10㎜。
2.3施工准备
2.3.1施工组织结构
2.3.2劳动力计划
工种 | 电工 | 电焊工 | 钢筋工 | 机械工 | 力工 |
人数 |
2.3.3水电计划
用水 | 喷射机 | 电焊机 | 压浆泵 | 搅浆桶 | 照明 | 总用电 |
2.3.4机械计划
空压机 | 喷射机 | 电焊机 | 压浆泵 | 搅浆桶 | 切割机 | 拉直机 |
洛阳铲 | 手推车 | 铁锹 | 镐 | |||
2.4施工程序
现场三通一平→测放开挖上口线→土方按要求分步开挖→定孔位→土钉施工→修坡→铺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下步开挖护坡。
本工程土方与护坡相互配合是关键,土方按护坡挖土技术交底开挖并修坡,应保证坡面平整,达到设计的开挖位置。土方第一步开挖2米,以下一般分段1-1.5米一步,开挖时视土质情况由现场技术人员决定。机械挖土应正对坡面进行,凹凸角严格按总放线尺寸开挖,我方派专人指挥挖土,土方操作手要听从指挥。沿基坑边线向内10米范围为锚作业区,应严格按照交底分层开挖,杜绝超挖。
2.5质量控制
2.5.1成孔:
(1)孔位允许偏差±100㎜;
(2)孔深允许偏差±50㎜;
(3)孔径不允许负偏差;
(4)孔内渣土应清理干净;
(5)遇地下障碍打不到设计深度应及时上报,经技术人员会同总包、监理研究变更后再施工。
2.5.2注浆:
(1)采用二次注浆法;
(2)注浆采用全长压力灌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采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0.5,水泥P.O42.5。
2.5.3制锚
(1)锚杆要达到设计长度,孔口外露统一为80㎜;
(2)锚杆全长每2米加焊支架;
(3)锚杆外露段严禁悬挂重物。
2.5.4喷射混凝土
(1)面层喷射C20混凝土,厚不小于60㎜;
(2)钢筋网片Φ6@200×200,采用绑扎或焊接而成,铺设时焊边的搭接长度应小于200㎜。
(3)横竖压筋要双面满焊,不得有气孔、咬肉。
2.5.5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1)钢筋笼的制作:
1)钢筋送货时,必须随车附有质量报验单,并应进行二次材质检查;
2)钢筋笼制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进行;
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为
①主筋间距偏差≤±10㎜;
②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偏差≤±20㎜;
③钢筋笼直径偏差≤±10㎜;
④钢筋笼长度偏差≤±5㎜;
⑤成型后的钢筋笼应分段加焊混凝土保护垫块,即可保证钢筋笼下放孔内居中。未经检验合格的钢筋笼不得下入孔内。
(2)钢筋笼的吊放:
该工程钢筋笼长度为12.00米,在钢筋笼制作时加工成一节,钢筋笼起吊时应准确计算好起吊点,防止起吊的钢筋笼弯曲、变形。
2.5.6滞水处理:
(1)设置排水管;
(2)设排水沟,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2.5.7质量保证措施:
(1)孔位放线定位后,必须同质检人员、监理人员进行孔位复核;
(2)钻孔钻进过程中随时调整角度,以保证5-10度;
(3)采用适当直径的钻头,以保证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
(4)详细记录钻孔过程,精确控制孔深;
(5)钻孔过程中,遇滞水易塌孔孔段,采取干水泥护壁。若孔内滞水外流,则采用套管跟进护壁,成孔后立即放入钢筋,边注浆边拔管,并用止浆袋封堵孔口;
(6)严把钢筋进料关,保证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的钢筋,并做好原材料试验,锚筋制作成形后,必须会同有关质检人员及监理人员进行钢筋质量检查,锚筋放到位后,还应做钢筋隐检,并认真填写隐检记录;
(7)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配确定配合比,要有原材(水泥、砂、石、外加剂)试验报告,现场施工时每200m3留一组混凝土试块(100×100×100㎜),并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记录和试块的现场养护;
(8)锚杆注浆后,必须在较长时间(2h)内进行二次补浆,以确保注浆满实;
(9)冬季施工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当日未做完和已喷射混凝土的工作面,夜间应用塑料布和保温被履盖;
(10)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记录等原始资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2.5.8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由项目负责人领导控制、技术质量组全体人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以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中;
(2)在施工进行中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进行自检、互检,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及时纠正;
(3)各工序设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明确岗位,落实责任;
(4)严把材料进场关,搞好复查、抽检,确保材料质量;
(5)定期召开质量会议,严格质量管理。
2.6与总包配合
2.6.1现场三通一平。
2.6.2制锚场地固定,不得随意挪动。
2.6.3基坑测量放线。
2.6.4提供周围管线和地障资料。
2.6.5解决扰民和民扰问题。
2.6.6提供办公室1间,55人住宿临设。
2.6.7搭设基坑周边防护栏和采取足够的照明。
2.6.8每日保证提供150㎡工作面。
2.7安全管理
2.7.1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7.2制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如:基坑防护标准;各类洞口及临边地带的防护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标准;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标准;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管理标准等。
2.7.3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务必使安全工作落到广大群众基础上。
2.7.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2.7.5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2.7.6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2.8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8.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8.2运输散装材料时,车斗或车厢封闭,避免运输途中遗洒。
2.8.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减少噪音扰民。
2.8.4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2.8.5根据公司文明施工会议精神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
2.8.6喷射混凝土时,派专人负责挡尘布,随喷射工作面移动,将扬尘控制在最低范围。
2.9施工进度计划
项目 时间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降水井施工 | ||||||||||||||
护坡桩施工 | ||||||||||||||
第一步土钉施工 | ||||||||||||||
第二步土钉施工 | ||||||||||||||
第三步土钉施工 | ||||||||||||||
第四步土钉施工 | ||||||||||||||
收马道 |
基坑护坡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一、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2、施工方案的内容要求:应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构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并附有施工详图。
二、临边防护
1、当基坑深度达到2米时,应按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搭设临边防护设施。
2、基坑周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并设置上下安全通道。
三、坑壁支护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米时可采用一次性放坡。当深度达到4-5米时可采用分级放坡;当基坑深度超过5米时无论边坡土质情况,周边荷载情况如何都必须进行支护,并有详细的支护计算,对深基坑可采用打桩、上钉墙或地下连续墙等方法来确保边坡的稳定。还可采用:排桩、坑外拉锚与坑内支撑、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等方法。
四、排水措施
1、坑底应设排水沟或集水井。
2、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时,要有防止临边建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
五、坑边荷载
1、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小于1.2米,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米。
2、大中型机具距坑槽边距离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设计并确认。
六、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模板。
2、人员专用通道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可视条件采用梯子或专门搭设。
七、土方开挖
1、所有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并有记录方可使用。
2、挖土机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
3、多台机械作业,其间距应大于10米,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4、挖土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5、挖土机不能超标高挖土,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
八、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点布置、观测周期、工序管理、记录制度、信息反馈。
2、基坑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测基坑外的沉降隆起变形和临近建筑物的动态。
九、作业环境
1、基坑内作业人员必须有安全立足点。
2、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设隔离层,垂直运输作业及设备也必须按相应规范进行检查。
3、作业环境内光线不足时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
1.概述
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东临××路,南临××。本工程地上××层,地下××层,全现浇剪力墙结构。自然地面标高为××,±0.000绝对高程为××,基础埋深为××。
因施工现场狭窄,为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须对基坑进行有效支护。
本场地工程地质性质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2.1设计依据
2.2北京市××勘察院提供的本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3体重度统一取为r=20KN/m3。
2.4设计与计算遵循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范,主要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2设计方案
根据我公司在北京地区施工经验,结合类似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安全和经济合理,采用锚喷土钉墙方案。东侧、南侧作斜坡,共4排土钉,从上至下长度依次为5米、6米、5米、4米,锚筋1Φ16,四排锚筋间距依次为1.4米、1.3米、1.3米、1.4米,水平间距1.4米;西侧、北侧、东南角按1:0.5放坡,共4排土钉,从上至下长度依次为5米、5米、5米、4米,锚筋1Φ16,间距依次为1.4米、3米、3米、1.4米,水平间距1.4米。
以上设计土钉倾角均为5-10度。横压筋2Φ14通长,竖压筋2Φ14L200,与横压筋在土钉墙端部井字架形焊接。土钉成孔直径100㎜钢筋网片Φ6@200×200,现场绑扎或焊接而成;面层喷射C20混凝土,厚度60-80㎜。
本工程采取信息法施工,各段土钉的排数、长度、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做出调整。
A座西侧化粪池采用护坡桩,桩数14根,桩长12米,桩径600㎜,混凝土强度C20,桩间距1米,桩顶梁600㎜×400㎜,桩间挂钢板网喷混凝土。化粪池底做一排预应力锚杆,锚杆长8米,水平间距1米,外设槽钢,螺栓连接。护坡桩施工采用于成孔作业,施工前先降低地下水位,共布降水井4眼,井深17米,管井直径600㎜,滤管直径400㎜,滤料5-10㎜。
2.3施工准备
2.3.1施工组织结构
2.3.2劳动力计划
工种 | 电工 | 电焊工 | 钢筋工 | 机械工 | 力工 |
人数 |
2.3.3水电计划
用水 | 喷射机 | 电焊机 | 压浆泵 | 搅浆桶 | 照明 | 总用电 |
2.3.4机械计划
空压机 | 喷射机 | 电焊机 | 压浆泵 | 搅浆桶 | 切割机 | 拉直机 |
洛阳铲 | 手推车 | 铁锹 | 镐 | |||
2.4施工程序
现场三通一平→测放开挖上口线→土方按要求分步开挖→定孔位→土钉施工→修坡→铺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下步开挖护坡。
本工程土方与护坡相互配合是关键,土方按护坡挖土技术交底开挖并修坡,应保证坡面平整,达到设计的开挖位置。土方第一步开挖2米,以下一般分段1-1.5米一步,开挖时视土质情况由现场技术人员决定。机械挖土应正对坡面进行,凹凸角严格按总放线尺寸开挖,我方派专人指挥挖土,土方操作手要听从指挥。沿基坑边线向内10米范围为锚作业区,应严格按照交底分层开挖,杜绝超挖。
2.5质量控制
2.5.1成孔:
(1)孔位允许偏差±100㎜;
(2)孔深允许偏差±50㎜;
(3)孔径不允许负偏差;
(4)孔内渣土应清理干净;
(5)遇地下障碍打不到设计深度应及时上报,经技术人员会同总包、监理研究变更后再施工。
2.5.2注浆:
(1)采用二次注浆法;
(2)注浆采用全长压力灌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采用纯水泥浆,浆液水灰比0.5,水泥P.O42.5。
2.5.3制锚
(1)锚杆要达到设计长度,孔口外露统一为80㎜;
(2)锚杆全长每2米加焊支架;
(3)锚杆外露段严禁悬挂重物。
2.5.4喷射混凝土
(1)面层喷射C20混凝土,厚不小于60㎜;
(2)钢筋网片Φ6@200×200,采用绑扎或焊接而成,铺设时焊边的搭接长度应小于200㎜。
(3)横竖压筋要双面满焊,不得有气孔、咬肉。
2.5.5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1)钢筋笼的制作:
1)钢筋送货时,必须随车附有质量报验单,并应进行二次材质检查;
2)钢筋笼制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进行;
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为
①主筋间距偏差≤±10㎜;
②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偏差≤±20㎜;
③钢筋笼直径偏差≤±10㎜;
④钢筋笼长度偏差≤±5㎜;
⑤成型后的钢筋笼应分段加焊混凝土保护垫块,即可保证钢筋笼下放孔内居中。未经检验合格的钢筋笼不得下入孔内。
(2)钢筋笼的吊放:
该工程钢筋笼长度为12.00米,在钢筋笼制作时加工成一节,钢筋笼起吊时应准确计算好起吊点,防止起吊的钢筋笼弯曲、变形。
2.5.6滞水处理:
(1)设置排水管;
(2)设排水沟,挖集水坑,集水外排。
2.5.7质量保证措施:
(1)孔位放线定位后,必须同质检人员、监理人员进行孔位复核;
(2)钻孔钻进过程中随时调整角度,以保证5-10度;
(3)采用适当直径的钻头,以保证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
(4)详细记录钻孔过程,精确控制孔深;
(5)钻孔过程中,遇滞水易塌孔孔段,采取干水泥护壁。若孔内滞水外流,则采用套管跟进护壁,成孔后立即放入钢筋,边注浆边拔管,并用止浆袋封堵孔口;
(6)严把钢筋进料关,保证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的钢筋,并做好原材料试验,锚筋制作成形后,必须会同有关质检人员及监理人员进行钢筋质量检查,锚筋放到位后,还应做钢筋隐检,并认真填写隐检记录;
(7)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配确定配合比,要有原材(水泥、砂、石、外加剂)试验报告,现场施工时每200m3留一组混凝土试块(100×100×100㎜),并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记录和试块的现场养护;
(8)锚杆注浆后,必须在较长时间(2h)内进行二次补浆,以确保注浆满实;
(9)冬季施工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当日未做完和已喷射混凝土的工作面,夜间应用塑料布和保温被履盖;
(10)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记录等原始资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2.5.8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由项目负责人领导控制、技术质量组全体人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以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中;
(2)在施工进行中设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进行自检、互检,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及时纠正;
(3)各工序设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明确岗位,落实责任;
(4)严把材料进场关,搞好复查、抽检,确保材料质量;
(5)定期召开质量会议,严格质量管理。
2.6与总包配合
2.6.1现场三通一平。
2.6.2制锚场地固定,不得随意挪动。
2.6.3基坑测量放线。
2.6.4提供周围管线和地障资料。
2.6.5解决扰民和民扰问题。
2.6.6提供办公室1间,55人住宿临设。
2.6.7搭设基坑周边防护栏和采取足够的照明。
2.6.8每日保证提供150㎡工作面。
2.7安全管理
2.7.1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7.2制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如:基坑防护标准;各类洞口及临边地带的防护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标准;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标准;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管理标准等。
2.7.3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务必使安全工作落到广大群众基础上。
2.7.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2.7.5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2.7.6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2.8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8.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8.2运输散装材料时,车斗或车厢封闭,避免运输途中遗洒。
2.8.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减少噪音扰民。
2.8.4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2.8.5根据公司文明施工会议精神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
2.8.6喷射混凝土时,派专人负责挡尘布,随喷射工作面移动,将扬尘控制在最低范围。
2.9施工进度计划
项目 时间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降水井施工 | ||||||||||||||
护坡桩施工 | ||||||||||||||
第一步土钉施工 | ||||||||||||||
第二步土钉施工 | ||||||||||||||
第三步土钉施工 | ||||||||||||||
第四步土钉施工 | ||||||||||||||
收马道 |
基坑护坡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一、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2、施工方案的内容要求:应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构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并附有施工详图。
二、临边防护
1、当基坑深度达到2米时,应按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搭设临边防护设施。
2、基坑周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并设置上下安全通道。
三、坑壁支护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米时可采用一次性放坡。当深度达到4-5米时可采用分级放坡;当基坑深度超过5米时无论边坡土质情况,周边荷载情况如何都必须进行支护,并有详细的支护计算,对深基坑可采用打桩、上钉墙或地下连续墙等方法来确保边坡的稳定。还可采用:排桩、坑外拉锚与坑内支撑、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等方法。
四、排水措施
1、坑底应设排水沟或集水井。
2、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时,要有防止临边建筑物危险沉降的措施。
五、坑边荷载
1、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小于1.2米,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米。
2、大中型机具距坑槽边距离应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设计并确认。
六、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模板。
2、人员专用通道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可视条件采用梯子或专门搭设。
七、土方开挖
1、所有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并有记录方可使用。
2、挖土机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
3、多台机械作业,其间距应大于10米,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4、挖土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5、挖土机不能超标高挖土,坑底最后留一步土方由人工完成。
八、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点布置、观测周期、工序管理、记录制度、信息反馈。
2、基坑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测基坑外的沉降隆起变形和临近建筑物的动态。
九、作业环境
1、基坑内作业人员必须有安全立足点。
2、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设隔离层,垂直运输作业及设备也必须按相应规范进行检查。
3、作业环境内光线不足时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