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干吸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2月01日

 
8、尾吸塔的操作程序
8.1首次开车
8.1.1检查溶解槽各阀门启闭状态情况后, 先将全容积为11M3的溶解槽(直径¢=2500mm 、高H=2200mm)放入10 M3的清水,然后先启动搅拌装置,再往溶解槽内投加98.8%的NaCO3. 根据所放入的10 M3清水,按溶质:溶液等于浓度的定理。将碱液配制到20%的浓度作为吸收所用母液。(经计算:10 M3的清水需投加2.5吨98.8%的NaCO3才能配制成20%浓度的母液。)
8.1.2检查好尾吸塔各阀门启闭状态情况,将配制好并完全溶解的20%浓度的碱液(母液),启动液下泵将碱液打至尾吸塔,打完一槽,观察槽底剩余液位,经计算再配制第二槽碱液打至尾吸塔,观察尾吸塔玻璃管液位计液位,当液位达到2.3米左右,停止液下泵碱液输送。
8.1.3按正常的离心泵启动顺序启动循环泵,调节循环泵出口阀门,观察循环泵电机电流(一般在50-60A),从而调节循环泵的循环量。
8.2正常开车
8.2.1按正常的离心泵启动顺序启动循环泵,调节循环泵出口阀门,观察循环泵电机电流(一般在50-70A),根据化验室所分析的脱硫效果,调节循环泵的循环淋洒量。
8.2.2在尾吸装置运行过程中,经常观察尾吸塔上的玻璃管液位计液位及PH值在线检测仪,根据现场显示的PH测量值变化情况,及时补充配制好的20%浓度的碱液,从而将循环液的PH值控制在13以上。循环液位保持在合适位置(2米左右)
8.3停车
系统停车时,按正常的离心泵停车顺序停止循环泵。
9、干吸工段操作注意事项
9.1开车前应对本岗位所属设备及安全防护罩等进行认真检查,做好开车准备工作。
9.2地下成品酸槽不能存酸过多,以防突然停电或酸泵故障而导致漫酸事故发生;
9.3酸泵禁止空转,运转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液位;
9.4设备检修或酸管检修时须先放完积酸,切断电源并挂警告牌后方可检修;
9.5启动酸泵前必须确认检修完毕且人员离开现场后方可启动;
9.6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时不宜生产98%酸,应降低成品酸浓到96%左右;
9.7开冷却塔风扇时必须确认无人检修时方可启动。
9.8生产过程中,加强巡回检查,严禁盲目操作;对酸泵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必须熟悉各个阀门的作用和开关方向。
9.9巡回检查应戴安全帽及防护眼镜,在循环酸槽、槽子上检查和观察液位,应注意站位及风向,尽可能不要站在槽顶筒体上,应站在槽顶的主架梁和专门的跳板上。
9.10禁止对带压的酸管、酸泵设备进行修理或检修。
9.11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各槽液位,防止满槽漫液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增加污水处理负荷;同时,防止液位太低或抽空。
9.12在系统和本岗位突然断电;循环冷却水和生产用水长时间断水;SO2风机突然停车等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并向值班长和有关领导报告。
9.13排放酸、酸泥、碱液槽污泥时,应站在上风向,注意现场周围情况,防止酸、碱液飞溅到身上;若发生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及时通知值班长、调度室等有关部门和领导。
9.14设备和酸管发生漏酸,应迅速将漏酸现场危及的其它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根据现场情况,关闭相关的阀门,断绝酸的来源或抽尽漏酸设备内的存酸;
9.15用绳子或其它物品将漏酸现场拦起来并设立“硫酸危险”标志;
9.16处理漏酸的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好防酸衣裤、防护眼镜、安全帽、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品;
9.17对漏酸现场地面要用大量水冲洗,并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若大量泄漏,必须围堤,用磷矿粉或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10、干吸工段硫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及预防处理措施
10.1硫酸
标识
英文名:sulfuricacid
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08
危规号:81007
UN编号:1830
CAS号:7664-93-9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熔点:10.5℃
相对密度(水=1):1.83
相对密度(空气=1):3.4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沸点:330.0℃
溶解性:与水混溶
临界温度: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
毒性及健康危害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2
美国TLV-TWA(mg/m3):0.02
前苏联MAC(mg/m3):0.03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急性毒性:LD502140mg/kg
(大鼠口径)LC50510mg/m3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膜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有: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
闪点:无意义
爆炸极限: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无意义
聚合危险:不聚合
禁忌物
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濑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唤器。
其它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物。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置。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废弃处理
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