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超前支护及采高情况全技术措施

  
37
评论:0 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2日

31401工作面现已开始回采,工作面及两顺槽压力大,为保证工作面正常生产及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

1.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在保证不割底的情况下留有足够的顶煤且保证采高(地质构造除外)。

2. 加强液压支架检修,保证液压系统无窜漏液现象,支架动作灵活。

3. 检查所有支架立柱、平衡千斤顶安全阀,保证所有支架安全阀达到额定开启压力。

4. 支架工升架必须达到初撑力,及时跟机拉架;

5. 采煤机司机应割平顶板,保证支架接顶良好,大小支架对接出顶底板过渡平缓,避免留有台阶造成支架咬架。

6. 来压时要组织快速推进,加快推进速度。

7. 在顶板比较破碎的情况下,超前拉架,稍降支架快速拉前,顶到煤壁上,采煤机割煤时沿底走,下一刀返回时将顶煤割掉。

8. 工作面片帮严重段,空顶距离够一个步距的,支架超前拉出。

9. 工作面停机时,应重新升架使其接顶严密并将护帮板全部打出,必要时超前拉架。

10. 工作面停机时,将工作面溜子上的煤全部拉空,根据需要煤机可返一空刀彻底清理片帮煤并打出所有护帮板,必要时应拉出超前支护。

11. 每班要有专人对两出口的片帮煤进行处理。

二.超前支护:

1. 运顺超前40米范围内打一排戴帽点柱,间距为1.3米,距离副帮0.5米(由于巷道不直部分距离有误差),遇到联巷口时补打4棵点柱,共打36棵。

2. 回顺超前50米范围内支护,支护单体支柱3排,间距为1.3米,排距为1.3米,距离正副帮为1.4-1.6米(由于巷道不直部分距离有误差),遇到联巷口时补打4棵点柱,共打124棵。

3. 联巷口单体间距均匀布置。

4. 当安全出口宽度大于1.0m,在出口处加一排单体,长度不小于从端头支架大脚前小于1.0m处到电机铲煤板的距离;当安全出口宽度小于1.0m时,最后一棵单体到机头、机尾电机铲煤板的距离不大于1.0m;机头机尾端头支架接顶严密、达到初撑力,安全出口顶板必要时挂网。

5. 选用3.8m单体支柱,柱径为110m的,初撑力不得小于250KN;选用3.5m单体支柱,柱径为110m的,初撑力不得小于300KN。单体支柱行程不小于0.4 m。

6. 支柱必须打牢打正,上好柱帽,系好保险绳。

7. 回撤单体时,必须将上、下出口、人员工作范围内片帮及顶板零皮处理掉,并及时将端头支架超前拉出、升紧。

8. 打柱和回柱时必须两人作业,一人监护安全,安全使用爬梯放稳柱帽方可操作。

9. 过往行人必须在有支护的顶板下行走,通过破碎段时应观察好顶板情况,无问题时迅速通过;如果有危险时应及时向跟班队长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0. 如果巷道超高或过低不能打单体时,及时补打锚索,必要时挂网、打木点柱支护。

11. 跟班队长和班长在班中应随时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措施。

本措施未提及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其他安全技术见《31401工作面作业规程》。

三.工作面采高情况

从31401综采面开始回采到92联巷,根据回采情况发现,煤层较薄(地测提供数据,煤厚4.1-5.0m),在距底板3.6-4.0m处有一到两层薄夹矸,分布不均匀,且在煤层中上部存在一层0.3米的高灰煤,煤层顶板岩层结构差,较为破碎。工作面压力显著,片帮严重,顶板管理困难,容易漏矸,特别在高灰煤割破后顶板更难管理。我队曾经几次试图提采高,结果都因割破高灰煤,顶板破碎冒落造成漏矸,超前维护效果不佳,被迫重新降低采高。

为有效控制顶板,保证正常生产,我队针对煤层薄、压力大等特点,制定了相应措施。首先不割高灰煤,只要高灰煤不割就可以更好的保证顶板完整不破碎。第二,工作面压力大片帮严重及时拉超前,煤机割过后,煤壁严重片帮直至高灰煤处,导致梁端距加大,为有效控制顶板,只要够一个步距就拉超前,顶板不好时不管够不够一个步距都拉超前,使顶板得到有效支护,阻止漏矸现象的发生。第三,及时打出护帮板阻止片帮,增强支架的支护效果。

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工作面沿底割煤,采高保持在3.6-4.0m之间,顶板易于管理,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漏矸,对煤质及设备运行都有好处,更能保证正常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  2008-2025   安全管理网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018-65501059799216   E-mail:safehoo@163.com
京ICP备11001792号-3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