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生产月”过后的思考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12日

 轰轰烈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随着各单位总结的陆续上交,可算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工作紧张、紧凑,场面热烈、热闹的6月,给基层安监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群众展现了安全文化的魅力、送去了规范实用的安全知识,着实让群众受益匪浅。做为一名曾经连续多次参与本地“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笔着,每年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安全生产月”这样好的活动,为什么只在6月一个月开展?能不能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尽快把好的活动扩展到全年。为此,笔者提三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是分解“安全生产月”活动内容。“安全生产月”活动已开展了八年,八年来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增加新的活动内容,一些地区仅在一个月内就开展三十到四十多项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弘扬安全文化、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向纵深开展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活动过于集中,给人员本身就不足的安监队伍带来很大负担,绝大多数地区的安监人员在6月里都要“连轴转”。加班加点、无私奉献似乎已成了安监人员的“家常便饭”,习惯成自然,道还吃得消。更重要的是,任务和活动过于集中,势必影响其质量,甚至有些工作因为赶任务、抢时间,不得不急急忙忙地走过场,效果大打折扣。分解“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内容到一年里的每个月,便于6月份集中精力把“安全咨询日”、应急演练周等几项重点活动做的更精细、更扎实。
  二是建立全年安全文化活动机制。从多年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效开展可得到启示,安全生产的文化教育活动仅在6月开展远远不够,能否自上而下,结合全年的的中心工作,每月或每季度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做到月月见行动,季季有新内容,并建立全年的安全文化活动考评机制,改变过去仅对“安全月”、“消防日”等文化活动的考核。
  三是加强安全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近年来,在安监队伍建设上,安全监察、安全执法、应急救援等岗位的设立,上级都有明确要求,而从事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的岗位只是软指标,造成从事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创新不足,效果不太明显。形成了一方面群众安全素质低,另一方面又没有太多的人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更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研究人才。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