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煤矿井下漏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4月14日

摘要: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的机率远比一般地面工业高,本文集中分析井下造成漏电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达到有效防护井下漏电事故,确保人身安全。
        关键词:井下;供电系统;漏电;原因;预防
        一、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故障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
        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
        2、因施工不当引起漏电
        3、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
        4、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
        5、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
        6、电缆在井下被压、砸、穿刺;过分弯曲使电缆外皮出现裂隙;运行中电缆盘圆或盘“8”字,导致电缆发热,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
        7、用电设备、电缆闲置不用时,不能定期升井检修或干燥,导致设备、电缆受潮,绝缘降低;
        8、电气设备、电缆选择不合适,造成长期过载而发热,使其绝缘下降。
        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的原因分析
        1、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绝缘电阻下降,使正常运行时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偏低或发生漏电;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主要是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保护器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相对地放电而造成漏电。
        2、电缆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接线工艺要求,如不用电缆接线盒的连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坏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容易发生漏电;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密封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而漏电;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铁丝或铁制挂钩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松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
        3、由于井下现场管理不当,电缆被埋压、掉落浸泡于水沟中、巷道变形挤压使其热量不易散发,时间一久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电动机因长期被煤石堵塞风道,水冷电机水压不足或无水运行造成散热不良而发热,使绝缘老化受损而漏电。对已受潮或遭水淋、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阻值遥测,继续投入运行,极有可能发生漏电;电缆与开关或电动机的连接不牢固,胶圈压得不紧,将电缆碰掉造成漏电;在井下安装电缆接线盒,或电缆进行冷热补接头时,由于线芯连接不牢固或由于绝缘胶浇灌不均匀,在运行期间芯线接头发热,使油和绝缘胶往外渗漏,严重时产生漏电
        4、工人工作时劳动工具(锹、镐、钎等)易将电缆割伤或碰伤,造成漏电;此外对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不细致,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漏电。如: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使供电电缆受到拉、挤、压、等作用,也可能造成漏电;开关设备检修后,残留在开关内的线头等未能清理干净,或将小零件与电工工具等忘在开关内,如果这些东西碰到相线,送电后就会发生漏电;修理电气设备时,由于停送电操作失误、带电操作或接线不慎,可能造成人身接触及一相漏电;开关分、合闸时,由于灭弧机构有故障,造成电弧熄灭困难、电弧接触外壳而漏电;当发生漏电而切断总电源后,为找漏电支路而分别强行送电也是造成重复漏电的原因。
         三、预防漏电的措施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的几率很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类电气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对煤矿井下供电的具体了解和对漏电的认识,可采取以下措施。
        1、井下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路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路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动作的跳闸单相接地保护;
        2、井下采区变电所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路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为确保漏电保护装置的可靠使用,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不允许甩掉漏电保护装置。
        3、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更换。
         4、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都必须装在防爆壳体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端盖间设置可靠的机械闭锁或电气闭锁装置,以保证未合上外盖前不能接通电源,或者在接通后,便不能打开外盖。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因带电检修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5、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把手的绝缘。这类把手在正常时本来是不带电的,但当带电部分的绝缘损坏时,把手便有可能带电引起触电事故,所以必须在把手上再加一层绝缘套,已形成双重保护。
        6、 对人身接触机会较多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额定电压。例如手持式电钻、照明、通讯设备及信号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127V,而井下各种电气控制回路的额定电压则限制在36V以内。
        7、 井下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以减小漏电或触电电流。井下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则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此时,漏电接触点电流入地后就直接经过接地极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接地极的电阻很小,使得电源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漏电过渡电阻或人体电阻上,危险性极大。
        8、井下电缆应悬挂整齐,避免出现“挤、压、埋、淋、砸、崩、摩”现象。采煤工作面要避免乳化泵站高压管路工作状态下窜动时与电缆产生的摩擦,掘进头的电气设备要重点防护,电机负荷线要加装护套,防止机械损伤,严禁炮崩电气设备。
        9、严禁电气设备及电缆长期过负荷运行。
        10、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装置要完接线方式要正确。
        11、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检修结束要认真检查,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
        12、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
        综上所述,漏电是一种电网对地发生电能泄漏的电气故障,其特征是电网对大地的绝缘阻抗降低、泄漏入地的电流增大,它直接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漏电保护是煤矿井下供电“三大保护”之一,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可能引起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以及雷管提前引爆等重大事故,也会造成人体触电,以致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煤矿电气的不断改进和机电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以上漏电预防措施的一一落实和坚持不懈地使用“漏电保护装置”,井下供电线路的面貌和供电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线路的漏电故障会大幅度减少,从而有力地促进现代化矿井的安全生产。
        以上是自己对井下漏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经验总结,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评委与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于全海  李顺达主编,《现代煤矿电工常用技术手册》,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P2061
       
        [2] 贺丰年,维修电工(修订版全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通用教材)煤炭工业 ,
        2009-04-01 第1版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