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工友们:
大家好!
我叫***,是扎尼河露天矿一名普通的职工。作为一个煤矿人,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个现实:我国每年开采百万吨煤炭,平均死亡人数约为10人,相同产量,俄罗斯约0.66人,美国约0.038人。可见,我国煤炭生产的安全形势是多么严峻。扎尼河露天矿自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实现了较长的安全生产周期,但安全隐患和危险源一定存在,这些隐患时时威胁着安全生产。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析和总结两起露天煤矿发生的生产事故,希望以此带给我们启发和警示。
案例一 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3·30”运输卡车追尾事故
2013年3月30日凌晨5:40分,准能集团黑贷沟露天煤矿,运煤班吕某,驾驶卡车,从3#破碎站返回,途径运煤坡道下坡段时,未能及时躲避周某停放在前方的故障卡车,造成卡车追尾事故。驾驶室及吕某坠落地面,约凌晨6:25分,伤者吕某被送至中心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通过事故经过,我们可以知道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卡车司机吕某驾驶中注意力不集中。违反了《露天煤矿安全作业操作技术规程》第四章第一节第四条“操作人员班前必须充分休息,工作时间不得打盹睡觉”的规定。
经过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卡车司机吕某驾车行驶中对道路状况没有认真瞭望确认。违反了《露天煤矿安全作业操作技术规程》第七章第一节第三十八条“卡车行驶时,要注意道路上的障碍物”和第六十二条“要时刻注意其他设备的动态”的规定。
2、卡车司机吕某应急处置不当,在未正确判断是否满足安全超车距离的情况下,采取刹车制动、向右转向超车,致使驾驶室乱碰至周某驾驶的卡车厢斗右后角。
3、周某对电制动故障辨识不够清晰,对岗位危险源辨识不到位、不仔细。在点检时未发现电制动故障。
4、管理上,安全教育培训有死角,个别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差,出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操作现象。
那么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故呢?
我们应当严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操作人员班前必须充分休息,工作时间不得打盹睡觉
二、驾车行驶时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时刻注意道路情况,设备动态。
三、同向行驶时,正常情况下卡车之间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30米。
四、认真做好日常点检维护保养工作,对日常发生的设备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五、进一步强化本安体系“落地”工作,开展全面的危险源再辨识,重点查找过去辨识的盲区和疏漏。
通过这起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告诉我们,班组加强岗位人员针对性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区队需进一步加强日常培训、演练工作,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确保职工学有所用。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惕性,以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责任、敬畏规章之心对待安全生产工作。
案例二 神华宝日希勒调试性能车辆运行相撞事故
2010年6月2日21时,厂家临时雇用人员展召勤、黄保生对2205号空载磨合车两侧下半轮螺丝紧固后,需紧该车上半轮螺丝,示意朱瑞强配合,朱瑞强便将2212号车开到2205号车正前方约20米左右停下,下车来到2205号车上,将车向前移动3米左右,以便紧固上半轮螺丝。展召勤、黄保生刚要紧固螺丝,却发现已经停止运行的2205号车突然往前运行,马上喊话:还没有干活呢,怎么就走了?但车还是没有停下,继续往前走,直接撞到了停在前面的2212号车尾右后侧,将司机朱瑞强击伤致死。
经过调查这是一起生产责任事故。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一、停车地点和位置不正确,2205号与2212号两辆车间距约16米,且停在3 -5度的斜坡上;
二、 车辆调式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三、 设备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发生在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3·30”运输卡车追尾事故和神华宝日希勒调试性能车辆运行相撞事故告戒我们露天煤矿在安全上并非高枕无忧,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每一起伤亡事故的背后都伴随着数十次、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违章操作行为。因此,严格执行各工种、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安全质量标准,规范好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针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安监机构和群监网员、青年监督岗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纵横交织的群众安全网络,消灭安全死角。
我想在安全问题上,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群众,都应该负有相同的责任,共同承担应有的义务。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努力实践科学化的安全之路,以坚如磐石的力量托举起大雁公司更加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