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安全
——直击学生自杀事件
【授课时间】2008年4月2日第七周星期三下午第三节
【授课班级】高一级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自杀事件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2、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讲解,归纳
【时间安排】
45分钟
【教学过程】
引 课
近年来,国内外中学生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家长眼里的乖孩子会突然离家出走,因为受不了父母的唠叨;连年被评为优干的学生却杀了人,只为同学的一句气话;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自杀了,因为一次测验下降了两分,没有保住第一名的桂冠……人们不禁要问:孩子们究竟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脆弱、玩世不恭、甚至厌世轻生?
案例一
南方都市报3月27日讯 “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奇迹!”说这句话的是福永兴围小学五年级学生魏中正,23日晚上,他从住地所在楼的七楼跳下身亡。跳楼前,他因眼镜摔坏被父母吼了几句。
案例二
大年初一,海口市一名年仅15岁的中学生陈某因为无节制地打游戏,遭到家人批评。不料当天夜里,陈某在卫生间中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在水管上,自缢身亡。
案例三
仅因为自己一直担任的班长职务被撤换,而同学们又在一旁议论,海口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蔡同学就在家喝下了农药。
案例四
一个被称为“神童”的女中学生因为“一直受着巨大压力,不看课外书籍不可能”而 自杀。自杀的女中学生覃瑶是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人,两岁上学,12岁被保送进重点高中,在当地被誉为“神童”。3月6日,她在校内池塘自杀。自杀的原因 是她感到不看课外书不可能,而她在上英语课时看《格林》杂志受到老师批评,为此感到了难以承受的压力。
【问题】(学生讨论、先后发言)
1、 看到以上的几个案例,心理有什么感触? 大家是如何看待以上事件的?
2、 平时有没有受到批评时,心里感觉很有压力和郁闷?
3、 你觉得自己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吗?
4、 你和同学们相处得融洽吗?
【点评】
通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比较容易失足的关键年龄 段,严重的失足将毁掉一生,上述的事例就是惨痛的教训。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青少年中频频出现这种问题,祖国的未来将会怎么样?
生 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挫折是难免的,而保持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关键。所以,生活中校园中的学生们,如何有一个愉悦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有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着生活,享受着生活,这样的学生心理才是安全的、健康的。
心理健康的学生,其情绪是乐观、稳定的,心胸开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烦恼能及时解 脱。他们不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且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做正确的决策,有自尊心、自制力。反之,则有异常的人格。
要想心理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都应有符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过低,就会缺乏信心,学习缺乏勇气和胆量,情绪消极低沉,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评价过高则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失败在所难免,几经挫折会陷于痛苦之中;骄傲自满,目中无 人,使自己远离集体,处于孤独无援的处境,会加重心理负担。
2、正确对待别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工作需要别人支持,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失望需要别人理解,喜悦心情也要有人共同分享,忧愁和苦闷也需在朋友间进行倾诉才感到舒畅,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必须善交朋友。
3、正确对待环境。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者为心理健康者。来到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些变化要从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适应。
4、正确对待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才能品尝到乐趣,学习中受到表扬,在荣誉面前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应把荣誉当作动力。
5、正确对待挫折。只要工作就会有挫折,遇到挫折要及时分析原因,不要被挫折击倒,要学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总结】要多加交流沟通,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遇到问题多向身边的好友倾诉,或向老师谈谈。遇到挫折时要正确认识困难,冷静分析原因,把挫折当作动力。还要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普希金的名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要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来到。”
【作业】写一份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