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

作者:黄莉婵  来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课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9日
 
【授课时间】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晚修第一节
【授课班级】07国际商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防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3.使每个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4、结合512谈自身感受
【教学重难点】防震抗震的知识
【教学方法】提问、归纳、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言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遇难人数高达近69136人,
失踪人数17686人。据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的震感。这是继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的又一损伤惨重的大地震。    
    震级之高,死伤人数之多,受影响之广,让人不寒而栗。面临地震,部分市民都不知所措,慌乱逃往,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特别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家,对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的防震知识相对缺乏。一些农村居民更加表示,地震时手足无措,只懂得往外逃。
灾难再一次告诉我们,防震知识刻不容缓!
 
★在讲授防震减灾知识之前,先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师生互动:
1、师:感到地震,如果你在楼上,应当迅速跳楼么?
生:回答
2、师:当你在室内感到烟雾开始弥漫,你应当?
A、俯得越低越好   B、站得越高越好
 生:回答
3、师:地震很厉害,你应该藏身于桌子的?
    A、旁边           B、下面
   生:回答
4、师:当你走在路上,突然发生地震,你应该?
    A、躲在柱子旁     B、躲在玻璃柜旁   C、远离建筑物
   生:回答
5、师:地震突然发生,桌上有收音机和手表,你应当至少带走?
    A、手表           B、收音机
  生:回答
6、师:身上着火,哪种灭火方式最有效?
    A、拍打衣服       B、就地打滚
  生:回答
7、师:火灾时,打开门之前,为防止被烫伤,应当?
    A、用脚踢开门     B、用湿布裹在门栓上,将门打开
  生:回答
8、师:当你被困厨房,烟雾窜进房间,你应当?
    A、用湿布捂住鼻子,趴在地上
    B、坐在墙角
   生:回答
9、师:身体的哪一部分最需要加强保护?
    A、头部           B、胸部
   生:回答
10、师:地震来临,你应选择哪种下楼方式?
    A、乘电梯         B、走楼梯
   生:回答
 [小结]通过上面的问答,发现不少同学对防震减灾知识还是不怎么了解,那地震来临时,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
 
二、讲授
<一> 地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2、震级(地震级别)与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3、如何判定远、近震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如果发生地震,关键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先分析是远震还是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地震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4、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波和泥石流、水灾;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灭”灾害等。
 
<二> 防震抗震知识 
    1、户内防震避险
     (1)在楼上的房间(教室)时,最好在室内避震,待震后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尽快躲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也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4)注意远离窗户,或侧卧,或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闭上眼和嘴,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鼻子呼吸,应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
     (5)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
     (6)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物保护头部;
     (7)睡眠姿势保持侧卧。地震来时,若来不及逃离,应迅速裹上棉被,滚到床底下避险。
    2、户外防震避险
    对于户外开阔,住底楼的人员,在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戴安全帽快速逃出户外,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在户外避险时,要注意以下几条:
     (1)不要用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2)要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双手保护头部,不要返回室内。
     (3)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以及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等。
     (4)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5)是避难时要徒步,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3、被掩埋时的自救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三>地震谚语
    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若想往外跑,只有十几秒。炕沿边、墙角旁,找好地方把身藏。缩起身,快蹲下,重心尽量要靠下。住楼房,别着急,厨房厕所是宝地。不跳楼,别乱跑,电梯此时用不了。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泥砌土坯墙,抗震最不强。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接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霭来就是暴。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见到了,要报告。为什么?闹预报。
 
【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做个抗震减灾的宣传员,多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
 2、512大地震过去整整一个月了,每天都有地震的新闻报道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大难面前体现的民族凝聚和团结的力量,看到了中国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曾经在历史上饱经仓桑的中国人民,有信心和勇气战胜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同时,在地震灾难面前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人的生命虽然顽强,但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生命却又显得如此脆弱,所有的幸福、快乐、痛恨、斤斤计较等转瞬即逝。人活着就应该更好的活,勇敢的活下去,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努力、奋斗、拼搏,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活得精彩而有意义
【课后思考】512给你的启示?谈谈你自身的感受。
下一篇: 食品安全
上一篇: 雷雨天气,安全第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