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症状特征及传播途径等知识的讲解,使同学们掌握该流感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首先对比导入,回顾非典的惨痛经历,预防非典的成功经验;其次列举甲型H1N1流感症状特征及传播途径,引导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预防;然后提问我国在这场防流感大战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最后从公民责任的角度上讨论,我们该如何配合政府和国家打赢这场战争。
教学过程:
1. 非典回顾:
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
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
预防措施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
思考: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和当年的非典有何异同之处?战胜非典的成功经验有那些值得借鉴?
我们能做什么:自己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隐瞒,不讳疾忌医;抵制吃野生动物。
2.甲型H1N1流感症状特征及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症状类似,如高热、咳嗽、乏力、厌食等。此次美国发现病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墨西哥发现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涕等症状。
本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的潜伏期长达7天,死亡率高达6.77%,比一般流感要高。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
讨论:根据甲型H1N1流感症状特征及传播途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防御措施?
我们能做什么: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3.我国在这场防流感大战中采取的措施:
四川出现国内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让我国防控甲型流感的态势,由全面预防阶段转入了“阵地”作战阶段。从发现第一例甲型流感患者,到开始全国大范围寻找其密切接触者,各地动用了媒体、网络、短信等众多宣传力量,也动用了大量的卫生防疫力量,进行密集宣传。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保护了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分析:非典初期和后期的防治策略与人民生命安全的联系。
结论:前期的隐瞒导致疫情失控,北京高官的下台;后期的透明和及时到位最终取得胜利。非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帮助。
4.公民责任不可缺失:
我国发现第一例甲型流感患者后,就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寻找其密切接触者。但是在相关省市寻找密切接触者仍颇费周折。比如,有报道称,一些人员入境后,所登记的地址及联络方式不真实,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有的人被找到后表示了不理解等。
讨论:假如你和某甲型流感患者有过接触,你是否愿意主动站出来接受医学观察和隔离?
我们能做什么:抗击甲型流感是当前全国的一件大事。作为每一个公民,都不能忘却自己“公民”的身份。一个“公”字打头,说明身在社会中,应当自觉履行公民责任,维护社会公益,而不能只顾自己,不管社会、不管他人。在全球应对甲型流感的大形势下,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有责任、有义务,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部署,主动接受检查、观察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人在与甲型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之后,明知自己有被感染的可能,却仍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或者提供不真实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是极不负责任的,作为与甲型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为了完成抗击甲型流感的重任,此时应当积极主动站出来,自觉接受医疗机构的“观察”,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课堂小结:
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并不可怕。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锻炼,就能有效防治疾病入侵。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积极配合政府和国家的工作,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作业布置:
通过网络搜索或到医疗机构咨询等方式,查找普通流感和禽流感的感染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然后跟同学们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