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钻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对策

作者:梦回九天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8月31日

 通过对钻探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有效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是钻探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钻探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不断引导和渗透,逐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为钻探施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钻探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管控安全生产

0、引言

钻探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参与施工人员多且个体素质差异大,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较多,诱发事故的概率较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和环境因素。在这四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也可以使潜在的环境危害因素转化为实际的事故诱因,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根据2015-2019年钻探生产安全事故统计,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钻探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规律是控制钻探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

1、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成因

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后,必然有不安全的操作行为,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例如:2018年9月,某地勘单位钻机施工过程中发生埋钻,钻机机长没有制定孔内事故处理预案,全凭经验采取处理方法,处理过程中带领人员强拉硬拽,致使钻塔发生倒塌,在逃生过程中该机长又没有采用正确逃生路线,被钻塔砸中头部,当场死亡。这个案例,就作业过程来看出有多处违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的行为差错,因此只有有效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做好事前预防,钻探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事半功倍。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发生的钻探工伤事故,导致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1管理因素。一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落实安全生产制度过程中,说得多、做得少、罚的多、奖的少、检查多、整改少、表面多、实际少,甚至存在“安全行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二是缺乏引导和监督,作业人员在缺乏引导和监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会产生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三是违章指挥,个别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指挥,导致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1.2知识因素。个别钻探人员文化素质比较低,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不足,平时不学也不懂安全作业流程,干工作只是求快,图省力,不做风险辨识,没有防护措施,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1.3心理因素。一是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是过于繁琐或机械,即

使偶尔出现不安全行为,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侥幸心理。二是机台个别人员不安全行为没有发生事故,大家就会对这些不安全行为习以为常的从众心理。三是新员工将老员工不安全行为续传下来的盲从心理。                                                                                           

1.4生理因素。个别钻探作业人员身患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本人并不知晓,在没有做过体检情况下就上岗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碰到诱发因素,病情加重,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1.5环境因素。一是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作业人员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器具,人机界面设计不适应操作安全、高效、宜人等要求,容易引发员工产生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二是自然环境及作业条件影响。恶劣气候的影响和作业空间受限,导致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2、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的有效沟通是预防和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管理层通过与现场员工的沟通,能够清楚现场的安全信息,提高安全决策和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员工通过与管理层的沟通,也能明白自己的安全目标和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意识,促进自身安全行为的规范化。

2.2强化安全制度建设是预防和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础。预防管控作业人员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就制度建设而言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安全观察制度,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安全观察是纠正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安排有经验的员工担任安全观察员,促进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管理事务,增强管理层与生产一线员工的开放式沟通和互动,快速培养作业人员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二是要完善考评与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考评与奖励的正激励作用,让作业人员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和安全的,能得到奖励;什么行为是不正确和不安全的,将受到处罚。促使作业人员自觉纠正不安全行为。

2.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预防和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安全教育培训能够改变人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安全活动的态度,提高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认知能力。促使员工自觉按规律办事,通过组织教育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部位和问题,在提高作业人员危险源辨识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树立起“我要安全”的意识。

2.4建立和完善钻探机台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预防和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根本。钻探机台标准化作为钻探施工安全管理的准绳,贯穿于钻探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只有建立和完善钻探机台标准化管理体系,才能全面管控钻探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2.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和管控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核心。创建“安全是第一工作、第一责任、第一效益”的企业安全文化,牢固树立“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过程控制”的安全理念,倡导“五想五不干”的安全行为准则(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 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 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可以在钻探机台内部树立安全先进典型,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员工学习模仿。

3、培养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要注意的问题

    3.1钻探机台日常的安全管理,不应只是针对八小时以内的岗位工作,而且应该包括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各级领导和组织要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积极采取交流和谈心的方式化解各类矛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避免员工带情绪上岗而发生不安全行为。

3.2安全培训应当创新培训手段,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培训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可以考虑在公司内部选拔建立一只讲师队伍,形成相对固定的专业化培训团队负责钻探机台安全培训工作,开展常态化、系统化的安全培训。

3.3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把钻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纳入业务职责,有效开展不安全行为管理分析,分析高发不安全行为的类型、人群、时段等,制定针对型的管控措施,明确重点管控对象。同时,积极探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从“人、机、环、管”查找管理漏洞和缺陷,不断强化管控方案。

4、结束语

消除钻探作业人员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是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分析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成因时,应分清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原因,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如果是心理或主观的原因,就要从人的内因入手,通过教育、监督、检查、管理等手段来控制或调整;如果是生理或客观的原因,则除了需要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还要从物态和环境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人的生理客观需求,从而减少人的行为失误。只有正确分析钻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在钻探施工安全管理中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不断改进,以提升钻探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绍亮,王用杰,徐冠武.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管理路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7(6):177-179.

[2] 曲文杰,赵记林.钻探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陕西地质,2006,24(2):68-69.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