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应知而根本不知。行为人不懂规章制度,不知道自己所做所为是不安全行为,不自觉地造成了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二是应知而不完全知。行为人对规章制度略知一二,但不求甚解,在实际操作中,明知是不安全条件(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却不以为然,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冒险作业,造成事故。
三是理论与实际脱节。行为人在理论上虽然懂得,规程也能倒背如流,但缺乏实际经验,在操作中出现问题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甚至操作失误。
四是感情冲动。行为人想实现某种目的,但受某种干扰,一时实现不了,就产生烦恼、焦急情绪,而在操作中不耐烦,图省力,为尽快达到预想的目的而抢时间,急速度,有章不循,违章操作。
五是过于自负。行为人盲目自信,认为这种工作长期以来都这么做的,习以为常,思想麻痹,满不在乎,存在侥幸心理。
六是不明白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行为人凭借所谓经验,一次违章没有出现事故,就认为违章操作不会出事故,把一次违章没有出事故的偶然性与长期违章操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混同起来。
七是纪律松驰。行为人思想涣散,行为无拘,在工作时间内脱岗、打闹、干私活、或擅自进入危险区域等。
八是思想情绪不好。情绪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干扰性影响,情绪好坏,精神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最能分散人的精力,使人心意乱而造成操作上的失误。
九是生理条件欠佳。行为人能力、体力、视力等不适应某项工作的需要,或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身体欠佳,在操作时力不从心,失去配合,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
十是管理与技术措施不当。管理工作的缺陷,技术措施不当,操作者按照错误的规定或错误的指令去操作,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由上可以看出,要有效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不仅需要安全管理部门加大自身管理力度,诸如强化行为人安技教育训练、严反“三违”、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技术规程、正确引导等,同时也需要行为人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自觉遵章守纪,克制不良习性,二者合力,定保平安无事故。
由上可以看出,要有效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不仅需要安全管理部门加大自身管理力度,诸如强化行为人安技教育训练、严反“三违”、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技术规程、正确引导等,同时也需要行为人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自觉遵章守纪,克制不良习性,二者合力,定保平安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