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新闻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安全教育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管理体系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工 程 师
安全文艺
培训课件
管理资料
煤矿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安全管理网
>>
培训课件
>>
化工|危化品
>>正文
石油化工静电安全技术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1年09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6.73 MB 共241页
文档格式:
PPT
下载点数:
21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共241页]
本文件共241页,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6.73 MB 共241页 文件格式:PPT
下载点数:21 点(VIP会员免费)
下一篇:
输油操作工培训讲义
上一篇: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石油化工静电安全技术 孙可平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海事大学静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上海市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主任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十人编委会编委 石油化工静电安全技术 1.概述 2.静电起电机理 3.静电放电危害及案例 4.静电危害综合防治对策 5. GB 13348-2009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修改内容简述 1.概述 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的静电,是指静电荷或静电场。所谓静电荷,是指相对于观察者而言静止的电荷或带电体。无论是静电荷或带电体,都会在空间激发出静电场。静电场才是静电荷或带电体的物理本质。因为其对外表现是通过静电场来实现的。静电场是一种物质存在,有能量,有动量,对其中的其他带电体施加力的作用。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简写为ESD)则是另外不同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过程。因为伴随着静电放电,往往有电量的转移、电流的产生和电磁场辐射。 现代静电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静电应用技术 静电安全技术 静电测试技术 静电生物效应 静电基础理论 抗静电材料与制品 消静电设备 静电应用技术 静电除尘技术 静电喷涂技术 静电复印与电摄影技术 静电分选技术 驻极体 静电药物传送(electrostatic drug delivery) 静电推进(electrostatic propulsion) 静电起电机 静电安全技术 船舶静电安全技术 石油和石油化工静电安全技术 电子行业静电安全技术 雷电与防雷技术(大气静电学) 橡胶行业、塑料行业、制药、纺织、印刷、面粉、炸药、电火工品、航空航天等行业的ESD危害与防治 因此如何进行静电防护及控制是各行业非常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 。 2.静电起电机理 2.1 静电的产生 2.2 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 2.3 固体静电 2.4 粉体静电 2.5 液体静电 2.6 气体(蒸汽)静电 2.7 人体静电 2.1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两个物体当它们相互紧密接触时,在接触面产生电子转移,而分离时造成两物体各自正、负电荷过剩,由此形成了静电带电。 人类认识静电的历史历程 BC600年即公元前六百年Thales就记载了丝绸与琥珀的摩擦起电现象。我国关于静电现象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东汉王充“论衡”中有“顿牟辍芥”等摩擦起电的论述。西晋张华“博物志”有“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的记载,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经历已很接近。 人类认识静电的历史历程 大约几百年前,人们就发现了不同金属之间摩擦带电的序列不同,排出了早期的静电起电序列: (+)铝,锌,锡,镉,铅,锑,铋,汞,铁,铜,银,金,钯(-)。 1879年Hlmholtz发现了偶电层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静电起电序列。 人类认识静电的历史历程 早在1796年,伏打就发现,两种不同的金属A和B接触后,如果接触距离很小(达到或小于25×10-8cm),在接触面上就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一般在十分之几伏到几伏之间,并且存在着一个系列,即:(+)铝、锌、锡、镉、铅、锑、铋、黄铜、汞、铁、钢、铜、银、金、铂、钯、MnO2、 PbO2, 前后任意两种固体接触时,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 1879年亥姆霍兹(Helmholtz)指出,在固体接触面的两方,形成等量异号的电荷层,如图所示,称为偶电层。 A B + + + + + - - - - - 现代静电学阶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量子力学的建立,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对静电起电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偶电层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的完善。Harper1951年根据金属势能井理论,可以定量计算出两种不同金属接触时接触面上的面电荷密度(见下述)。 两种金属接触分离以后,分别带上了静电。这很快得到了实验证实。 1932年Kullrath将金属粉末从铜管内吹出去,粉末与铜管经历了接触分离过程,使这个对地绝缘的粉末发生器产生了26万伏的高电压。并观测到,吹铁粉或锑粉时,起电效果最显著。 两金属接触后再分离产生的静电起源于接触电势差,这一点是由HarPer1951年证实的。根据金属内电子的势能井,很容易计算出接触面上的面电荷密度: 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同样出现偶电层。但已不象两种金属那样对称,半导体表面电荷已有一部分深入到表面层内部。1971年Krupp根据金属——半导体接触面的势垒理论,计算了接触面上的表面电荷密度: 如果两种高分子材料相接触,则面电荷密度 2.2 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 2.2.1 物体的种类 2.2.2 物体电阻率 2.2.3 物质介电常数 2.2.4 杂质的影响 2.2.5 接触面积、接触压力 2.2.6 分离速度 2.2.7 环境的温度、湿度 2.2.1 物体的种类 接触分离的两物质的种类及组合不同,会影响静电产生的大小和极性。 通过大量实测试验,按照不同物质相互磨擦时带电极性的顺序,人们排出了静电带电序列表。下面列举三个典型的静电序列表,供参考。 不同的静电序列 ⑴ ⑵(+)石棉-玻璃-云母-羊毛-猫皮-铅-镉-锌-铝-铁-铜-镍-银-金-铂(-) ⑶市售常用衣料带电序列 (+)纯毛-绦纶绸-窗帘绸-人造棉-富春纺-麻衬-毛腈华达呢-毛绦凉爽呢-棉白布-真丝-美丽绸-平绒-纺毛花呢-凡立丁-的确良-涤卡-麻纱-涤丝绸-花瑶-富古罗-涤腈花呢-乔纱-猪尤皮-人造苯(-) 2.2.2 物体电阻率 物体上产生了静电,能否积聚起来主要取决于电阻率 体电阻率 表面电阻率 静电导体 ≦1×106Ω·m ≦ 1×107Ω 静电亚导体 1×106Ω·m ~1×1010Ω·m 1×107Ω ~1×1011Ω·m 静电非导体 ≧1×1010Ω·m ≧1×1011Ω·m 静电导体难以积聚静电,而静电非导体在其上能积聚足够的静电而引起各种静电现象,静电亚导体介于其中。 一般汽油、苯、乙醚等物质的电阻率在1010~1013Ω·m之间,它们容易积聚静电。 金属的电阻率很小,电子运动快,所以两种金属分离后,显不出静电。 水是静电良导体,但当少量的水混杂在绝缘的液体中,因水滴液品相对流动时要产生静电,反而使液品静电量增多。 金属是良导体,但当它被悬空后就和绝缘体一样,也会带上静电。 2.2.3 物质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亦称电容率,是决定电容的一个因素,物体的电容与电阻结合起来,决定了静电起电与静电消散规律。 2.2.4 杂质的影响 任何物体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杂质,有的杂质是自然存在的,有的是加工时加入的,也有的是在贮运过程中难免混入的。 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带电程度,还影响到带电极性。 2.2.5 接触面积、接触压力 接触面积关系到静电产生的范围,所以接触面积越大,静电产生就越大,接触压力越大,静电产生就越大。 2.2.6 分离速度 物体接触后分离的速度越快,产生的静电越大。 2.2.7 环境的温度、湿度 环境的温度、湿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物体的表面电阻率及电场的分布。 2.3 固体静电 上面列出的人类认识静电的历程主要是固体静电。不再赘述。 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可能产生静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磨擦,如橡胶或塑料碾制、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传送皮带与导轮磨擦等; 固体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而后分离,如塑料压制、上光等; 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等发生的磨擦,如塑料、橡胶的挤出等; 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和搅拌过程 2.4 液体静电 液体在输送、喷射、混合、搅拌、过滤、灌注、剧烈晃动过程中,会产生带电现象。 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物料反复的加温、加压、喷射、输送、灌注运输等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有时达到数千至数万伏,一旦放电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液体的带电与液体的电阻率(电导率)、液体所含杂质、管道材料和管道内壁情况、注液管、容器的几何形状、过滤器的规格与安装位置、流速和管径等有关。 重点讨论一下固体与液体接触时的偶电层理论。 亥姆霍兹(Helmholtz),Perrin,Gouy等人认为:液体与固体之间虽然也出现偶电层,但与两种金属固体接触时的偶电层并不相同。以水在玻璃管内流动为例,其偶电层示意图如图3-2所示。从图中可见,偶电层中两层电荷的分布是不相同的。固体表面上的电荷仍紧贴在固体表面,而液体表面的电荷却呈扩散分布,电荷已渗透到液体内部。而且,在液体中,既有正离子,又有负离子,正离子占优势,而整个偶电层体积内还是电中性。只是电荷分布不均匀罢了。 + + + + + _ _ + + + + + + +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为了下面讨论液体流动起电的需要,有必要讨论一下液体中的偶电层厚度。假定固体表面吸附的是负离子,液体中是正离子,如下图所示。很明显,离界面越近,液体中离子浓度愈大,随着与界面距离x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某点b才等于液体中离子的平均浓度n(∞),b点到界面的距离定义为偶电层的厚度,用δ表示。下面求解δ的表式,看它与哪些因素关。 设离界面距离为x的地方,单位体积中第i型离子的数目为ni(x),ni(x)与该点的电势 有关,用玻尔兹曼方程表示如下: ? 式中,ni(∞) ——远离界面处i型离子的平均浓度 在 x处的电势 同时满足 Poisson 方程: 由上面3式式可得: 为泊凇一玻尔兹曼方程,它是偶电层理论的基本方程。 用近似解法来求出它的解。将(3-8)式右端指数按幂级数展开并取其前两项得: 因为在远离界面处是电中性的,因此各种类型离子的电荷总和为0,即 亦即上式右端第一项为零,于是(3-9)式变为: 式中M2为 方程(3-10)的通解为 利用边界条件:x→∞时 =0 x→0时 = 定出积分常数c1=0,c2= ,于是得出泊凇一玻尔兹曼方程(3-8)式的近似解为: 式中 ——界面上的电势 上式表明,偶电层中的电势在界面处最高,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的快慢决定于M的值。同时还表明,l/M具有长度的因次,因此称l/M为偶电层的厚度,并用δ表示,即 如果液体中只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且设他们的离子价相等;在远离界面处,由于电中性,两种离子的平均浓度亦相等,则可写为: 由此可知,偶电层的厚度不仅与温度与介电常数有关,还与离子价和离子均匀分布状态下的平均浓度n有关。一定的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离子的浓度越大,偶电层的厚度愈薄,反之亦然。 必须指出,上述提到的偶电层整体是电中性,是指固体与液体相对静止而言的。但是,如果二者作相对运动,比如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时,电中性就会受到破坏,偶电层中两层电荷被分离,这时就会出现静电起电现象。 实验发现,当固体与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滑动不是直接发生在固体表面,而是在液体内部距固体表面有一距离d处的AB面上发生,如图3-4所示。AB面叫做滑动面。滑动面与界面的距离d长约为一个分子大小。滑动面的存在,表明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离子与滑动面内的那些液体中离子(指图中虚线左边的那些正离子)紧密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滑动面内的那些液中离子与紧贴在固体表面上的离子一样是不随液体流动而带走的。习惯上常把整个这一部分(即滑动面左边的全部)叫固定层或吸附层。另一部分(滑动面右边部分)叫活动层或扩散层。固定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就是所谓的电动电势(又叫ζ电势),而固液界面处的电势 为总电势。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电势。ζ电势取决于固定层内正负离子电荷的代数和(即固体表面上吸附的离子与滑动面内的液中离子之差),而总电势决定于固体表面上所吸附的离子量。 偶电层与电动电势 根据上式可求得偶电层两边的电势差(ζ电势)为: 由于d远小于毛细管的半径r,所以可以看成平行偶电平面,相当于一个平板电容器,可知偶电层间的电场为 当沿着毛细管轴向加一个外电场E。时,在扩散电荷层上(图中的正电荷层)每单位面积作用的静电力为 此力推动扩散层的离子移动,移动时带动液体。另外,液体运动时还受到粘滞阻力作用,根据牛顿公式,单位面积上所受的粘滞阻力 因为d很小,在一段很小的距离d内速度由零变到u,因此,可用速度随距离变化的平均变化率u/d来代替du/dr,于是 在稳定流动时,静电力与粘滞力平衡,即 消去δ便得到电渗速度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电渗速度与ζ电势有关,它指出了测量ζ电势的方法。已知液体和外电场时,ε0,εr,μ,E0均已知,只要测出电渗速度,便可从(3-18)求出ζ电势 通常工程技术上不是测u值,而是测量单位时间里从毛细管流出来的液体体积V。如果毛细管内半径为 r,截面积则为 πr2,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V=πr2u,将此代入,得: 测出了V,即可求出ζ。 若让液体流动时,使一边液面上升,另一边下降则两边形成压力差P,在P的作用下液体发生倒流。根据泊氏滞流公式 式中l为管长。当电渗流动与压差流动平衡时,压差P达到最大值。从(3-19)、(3-20)式可得到: 上式指出,测出稳定时两水面间水压力差P,亦可算出ζ。这里给出一个计算实例:当水通过r=3.7×10-4m的玻璃毛细管时,求得P/E0l为2.026×10-8 N/V·m2,水的相对介电常数εr=80,从而求得ζ=-0.049V。负号表示玻璃带负电。 冲流电流与冲流电压 路中的液体在其接触面处产生偶电层,当液体两端存在压强差P时,液体将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液体流动带走扩散层的电荷,在管路内形成冲流电流(Streaming current),记为Is,有时又称流动电流。由于Is的存在,使管路一端有较多的正电荷,另一端有较多的负电荷,于是在管路两端产生电势差,叫做冲流电压(又叫流动电压),记为U。如果管路两端的总电阻为R,在冲方向相反的欧姆电流 U/R。若管路是绝缘的,当冲流电流与欧姆电流相等时,达到平衡,这时冲流电压达到稳定。 下面推导一下冲流电流的表达式。在推导中,我们使用下述假设: (1)偶电层的厚度δ远小于管的内半径,即δ<>d,所以(r-d)2≈r2-2rd,故 该扩散层单位面积上的电量为δ,则在单位时间里液体从扩散层上冲刷下来的电量即冲流电流为 根据第1和第4点假设,偶电层相当于一个平板电容器,因此ζ电势与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关系为: 根据 Poiseuille定律,片流状态下cf与Re满足 则片流状态下的冲流电流为: 对于不太强的紊流情况(2×108>Re>106),将布拉修(Blassius)经验公式 代入(3-25),即得紊流不太强时的冲流电流为: 从而可知,在片流状态,冲流电流与平均流速成正比,与管路直径无关。在不太强的紊流状态下,冲流电流与平均流速的1.75次方成比例,与直径的0.75次方成比例。 若设液体的电导率为k,则长为l,截面积为πr2的液柱之电阻R为 故在平衡状态下,冲流电流等于欧姆电流,两端的冲流电压可表示为: 若将(3-26)、(3-27)代入上式,即可得到片流和紊流状态下的冲流电压。 这里要强调指出,当液体作片流流动时,以上结果才是正确的。若液体作紊流流动,只有满足偶电层的厚度比紊流边界层薄的假设条件才能应用上述结果。对于电导率很高的液体,如水溶液,由于离子浓度大,偶电层厚度总是很薄,能够满足该假设条件。然而,对于大多数碳氢化合物的烃类液体,由于是非导电性液体,离子浓度小,电导低,偶电层的厚度可能远大于紊流边界层的厚度,上面的公式当然不适用。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Rutgers, Moyer等人提出了新的假设。他们认为,偶电层的厚度远大于紊流边界层的厚度,说明电荷不再局限在紊流边界层内流动。他们假设,在紊流状态下,管内的液中电荷均匀分布于管截面上。在偶电层的固定层上若有一个确定的面电荷密度δ,与此对应的扩散层电荷在空间形成体电荷密度ρs,因为偶电层是电中性的,所以在长为dx的一段管路中,液中电量与固定层上的电量之间有以下关系(不计紊流边界层): 即: 其近似计算公式为 如果这些电荷从紊流边界层上冲刷下去后又均匀分布于管内,从(3-30)式可得冲流电流为: 如果引入雷诺数 式中dP=2r为管道内径,则: 可见,冲流电流与速度的1.875次方成正比。这与Sch?n指出的速度指数介于1.8~2之间相符合。 但是,必须指出,Rutgers的假设即液中电荷均匀分布于管截面上,实际上只有低电导率液体在强紊流情况下才是可能的。(3-32)式也只适用于这种液流。 管道长度对起电的影响 起电的同时, 一部分电荷通过管壁泄放, 形成泄漏电流. 开始时, 起电快, 泄漏慢. 随着起电量的增加, 泄漏加快. 当泄漏等于起电量时, 达到平衡, 管道内形成稳定的冲流电流. 设在单位时间内从偶电层单位面积上冲刷下来的电量为Js(即起电电流密度,在平均流速v一定条件下,Js为常量),在单位时间内向管壁的单位面积上泄放的电量为Ja(即泄漏电流密度),则在一小段管路dl中,液中的电流增量为: 式中r为管道内半径。设液体的电导率为K,则泄漏电流密度为 假定在dl范围内各点的Ew都相等;由于dl很短,在dl两端面上的轴向电场亦可视为相等;设dl这段液柱内的总电量为dQ,由高斯定理得: 亦即: 因此得到: 如果液中的电荷体密度为ρe,平均流速为v,则dl段内的电量dQ又可表示为: 液体内的电流 当ρe和v在整个管截面上为常数时(只有在强紊流情况下才正确),把二式相除并化简得: 将(3-39)代入(3-36)得: 再把此式代入(3-33)并分离变量得 这就是冲流电流在考虑管长时的微分方程。其通解为 设液体在送入管路时不带电,则l=0时I=0,据此可定出 此时冲流电流为 利用电流强度与电荷密度的关系I=ρsπr2v可求出液中电荷密度ρs与管长的关系为: 几点结论: (l)在起电过程中,冲流电流或电荷密度随长度l按指数规律增加。增加的速度取决于τv。τv小者,增加得慢,如图(3-8)所示。 (2)当l→∞时,冲流电流或电荷密度趋于一稳定值,称为饱和冲流电流或饱和电荷密度,亦即: 虽然从理论上讲需经无限长的管路才达饱和,但实际上,当液体流经的长度l=τv时,电流(或电荷)已达饱和值的63%;若l=3τv,已达饱和值的95%;若流经5τv的距离,则可达饱和值的99%。所以有的人认为,只要流经τv的距离电流或电荷密度就算达到了饱和,并把τv称为饱和距离。笔者与导师皆认为,应该把3τv~5τv称为饱和距离更合理些。 (3)在推导(3-42)式时,利用了l=0时,I=0这样的边界条件。实际上这不是最一般的情况。如果假定送入管路时液体就已带有电流I0,这时应该使用l=0,I=I0这一边界条件来确定积分常数c,这时 这就得到: 式中I0为进入管路时的初始电流。由上式可见,初始电流随管长按指数规律衰减。(3-46)式才是冲流电流的一般表式,即:管路内的冲流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管路内偶电层分离形成的电流,另一部分是从管外带进来的初始电流。前者随管长按指数规律上升,后者随管长按指数规律下降。当经无限长管路后,前者上升到饱和值Is,后者降为零。这就是说足够长的管路后,初始电流I0对管路电流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4)对于电解质的水溶液,因为电导率K大,所以τ很小,因此I达饱和所需的距离很短,对这类液体不必考虑管长的影响。对于非导电性溶液,由于电导率低,τ很大,I达饱和所需距离3~5τv 就较长。这时,如果流经管路亦很长,即l>>τv,则可认为I早已达饱和。如果流经管路很短,即l<<τv,则必须考虑l对I 的影响。从下面的推导可出,这时I与l成正比: 由于l<<τv,将(3-42)式中指数按幂级数展开并取前两项,则得: 同理 5)在上面的推导过程中,忽略了起端速度的变化,即认为在管路入口处的流速等于稳定时的平均流速,这是不合实际的,因为液体从一个容器流入管内,无论是片流还是紊流,都不可能在管入口处完成各自应有的速度分布,需流经一段距离之后才能达到稳定的速度分布,这一段距离就是流体力学上所说的“助跑距离”。Borssiness给出片流的“助跑距离”L0=0.13rRe;Nikukadse给出湍流即紊流的“助跑距离”L=(50~80)r。显然,“助跑距离”对I是有影响的,因此,上述结果只有在管路长度达到可以忽略“助跑距离”影响时才正确。另外,还要指出,上述结果是假设电荷密度和流速在整个管截面内为常数的条件下得出的,对很细的管和高导电液体这个假定不成立,因此,上述结果只对粗管和低电导率液体在强紊流状态下才成立。 输油管线静电起电的实验规律 冲流电流理论公式变量多, 影响因素多. 公式中又存在一些难于计算的量 通过实验, 总结出了静电起电的实验规律. 再与理论相结合, 总结出了一些半经验半理论的公式, 在工程上应用. Sch?n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冲流电流的饱和值提出了一个简单经验公式,来计算饱和电流的上限: 式中 d——管道直径,m; v——液体流速,m/s 公式为SI制,对计算无限长管道的紊流液体适用。 对于有限长的管道,他使用了一个修正系数。其公式为: 式中 l——管道长度 τ——液体弛豫时间或时间常数 Sch?n还以液体中电荷密度ρ来表示冲流电流。他预计电荷密度与流速成正比,即 国际著名的液体静电专家W.M.Bustin,与同伴一起用JP-4航空煤油在内径为 1/4英寸的光滑不锈钢管内作了四十多次冲流电流实验,得到如下半理论半经验公式,该公式与他们的实验结果很好的符合,误差小于土5%,这个公式是以英制单位给出的,为: 式中 v——液体流速,英尺/秒; I0——液体流进管道时的初始电流,单位为10-10A; l——管道长度,英尺; I——管路中的电流,单位为10-10A。 目前,对于无限长管道,在紊流状态下,冲流电流的饱和值Is,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承认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A由液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密度、粘度、电导率等因素决定,而且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计算A值很复杂。对于煤油、汽油等碳氢液体,在长直管道(l>>τv)内流动时,A取(15/4)×10-6 A·s2/m4。 式中α、β对不同的管道取不同的值,如表3-1所示。 研究者 α值 β值 主要条件 Koszman and Gavis 1.88 0.88 管道直径在0.1~0.5cm间 Sch?n 1.8~2.0 1.8~2.0 管道直径不同时α、β有不同值 Gibson and Tloyd 2.4 1.6 管道直径在1.62~10.9cm之间 喷雾起电与带电水雾 喷雾起电(Spray Electrification)(又称喷射起电) 溅泼起电(Splash Electrification) 液滴破碎起电 破碎起电 1890年Elster, Geitel发现阿尔卑斯山的急流溅起的水滴强烈带电. 1892年lenard发现上升气流从瀑布底部水面带起的小水滴带负电. 1909年Simpson发现强烈垂直射流中水滴破碎产生了可观电荷. 1921年Lenard实验证实了这些结果. Zeleny在1933年使用高度净化的水作实验。他发现在20m/s水平射流中的一个水滴破碎后会产生约7×10-6C/m3的电量。1952年查普曼(ChaPman)使直径4mm的许多蒸馏水水滴落到速度为17.3 m/s垂直射流中,则剧烈的破碎使每个水滴产生约1×10-10C的电量,约合3.33×10-3C/m3。然而,当使两个水滴碰撞后的不稳定水滴在8m/s的稳定上升气流中破碎成若干较大的碎滴时,产生的电量与Simpson和Zeleny发现的量级相同。由此看来,水滴破碎时产生的电量取决于它们破碎的剧烈程度。 后来人们又发现,电场的存在对水滴破碎起电量影响较大。Matthews和Mason1944年在1500V/m的电场中和静止空气中,对下落水滴的破碎和起电进行实验室研究。他们使一个直径约为12mm的水滴下落12m以后,在一对产生垂直电场的水平电极间破碎,使较大碎滴无溅射地通过法拉第筒以测出其电量,而破碎的体积可在收集称量后确定。测试结果表明,当没有外加电场时,破碎水滴产生的电量约为3.33×10-6 C/m3,这与Simpson和Zeleny的结果相吻合。当有外加电场时,每单位体积水的平均电量随场强增大而增大。当场强达到1500V/cm时,起电量可达到1.83×10-3 C/m3,提高了近550倍! 实验还发现,水面上的气泡膨胀破裂时,喷射出来的小水滴同样是带电的。Blanchar(1963)以及Iribarne和Mason(1967)的实验表明,气泡破裂时喷射出来的小液滴所带电荷与气泡半径、溶液浓度以及破裂前气泡的寿命有关。一个半径为R的气泡所喷射出来的许多水滴上的总电量为: 式中C是溶液浓度,单位为克分子/升。该式表明,电量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偶电层的厚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的结果。 下表给出了几艘轮船洗舱水喷雾起电所形成的空间电荷密度实测值。 ? 第贝坦轮1972年1月测试 霍夫罗娃1972年12月测试 捷德佛列斯特轮1973年3月测试 舱内情况 污水 污水 干净水 污水 干净水 水温 50~60℃ 27℃ — — — 洗舱机流量 m3/h 8×35 2×160 2×160 1×160 1×160 空间电荷密度 nC/ m3 15 -14 7 — 22 洗舱的电荷密度饱和值随时间的衰减以及静电尺寸效应 激涌起电 1967~1972年,若干艘大型OBO船在海上相继爆炸。这些事故与油轮洗舱没有关系。我国1986年10月爆炸的一艘2万多吨的油轮,既未洗舱,又未航行,而是停泊在码头进行排放压舱水作业。事后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证实,这些事故,均与压舱水(为了配载平衡和船舶稳度的需要人为装载的海水又称压载水)有关。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压舱水不可避免地因摇晃而引起激涌,冲刷舱壁及其构件,激涌的本身所激起的波浪也会产生带电的水雾。激涌的过程又伴随着溅泼,水柱的破碎等起电过程。因此,压舱水同样能在船舱空间产生带电水雾,产生很强的静电场。实测表明:混装船的压舱水激涌时所产生的静电位与油轮洗舱时的静电位非常相近。例如,含有油脚水的货舱中每边最大为4o的摇晃就足以形成很强的带电雾气。其电荷密度可与用水清洗含污水的相似货舱时所产生的电荷密度相比拟,甚至更高。其达到饱和值所需时间更短。观测到的最大空间电位为-50kV,最大电荷密度为50nC/m3。这恰好是洗舱时静电场的数量级。 项目 第贝坦轮 1972年1月测试 霍夫罗娃轮 1972年12月测试 捷德佛列斯特轮 1973年3月测试 污水舱液面占整个舱内空间的百分比 约65% 约55% 约60% 摇晃角度 约±5o 约±4o 约±4o 空间电荷密度 nC/m3 18 -50 -18 上表是几艘船舶航行过程中压舱水激涌时所产生的舱内静电场的实测值(测量的是空间电荷密度)。很容易发现,压舱水激涌时所产生的空间电荷密度与油轮洗舱时的空间电荷密度非常相似,甚至更高。 必须指出,无论是洗舱水还是压舱水,所形成的带电水雾均是由一个个带电悬浮粒子所组成。这些成悬浮状态的粒子与原来液体的连续相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首先,液相的电导率原来对起电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变成悬浮粒子后,这些不连续相的粒子就具有特殊的起电规律,电导率不再是重要因素。其次,由于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悬浮粒子的电荷不容易泄放(这里暂不考虑粒子碰撞所引起的电荷中和),因此,悬浮的液滴能保持多长时间,电荷就几乎能保持同样的时间。 沉降起电(第二部分再讲) W.M.Bustin测量了装油期间和装油之后大型油舱内电场强度、油品时间常数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有巨大差异.这是由沉降电势所引起. 沉降起电的本质仍是接触分离起电. 2.5 气体(蒸汽)静电 纯净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不会引起静电,但由于气体中往往含有悬浮液体微粒或灰尘等固体颗粒,当高压喷出时相互间磨擦、分离、能产生较强的静电,如二氧化碳气由钢瓶喷出时静电可达8KV。 气体静电与气体的性质、喷出速度,管径及材质,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性质及几何形态、压力、密度、温度等有关。 2.6 人体静电 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在数百欧姆至数千欧姆之间,可以说人体是一个静电导体。 但当人们穿着一般的鞋袜、衣服时,在干燥环境中人体就成了绝缘导体。 当人进行各种活动时,由于衣服之间、皮肤与衣服、鞋与地面、衣服与接触的各种介质间发生摩擦,可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例如:在相对湿度39%的情况下,人体从铺有PVC薄膜的软椅上突然起立时人体电位可达18KV。 人体在静电场中,也会感应起电,如果人体与地绝缘,就成为独立的带电体。如果空间存在带电颗粒,人们在此环境中可产生吸附带电。 人体静电的极性和数值受人们所处的环境的温湿度、所穿的内外衣的材质、鞋、袜、地面、运动速度、人体对地电容等因素影响。 接触分离和活动带电 感感应和触摸带电带电 人体感应静电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静电感应静电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感应感应静电测试结果静感应静电测试结果电测试结果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 感应静电测试结果 在干燥地面人体行走起电过程 不同地面和不同湿度时人体静电电压 不同活动形式的人体静电 人体静电测试仪 人体静电消除器 3.静电放电危害 及案例 3.1 静电放电的主要种类 3.2 静电危害 3.3 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 3.4 案例 3.1 静电放电的主要种类 静电放电是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其静电能量变为热量、声音、光、电磁波等而消耗,这种放电能量较大时,就会成为火灾、爆炸的点火源。 分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传播型刷形放电、粉堆放电、雷状放电、电场辐射放电7种。 3.1.1 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在不均匀电场强度很高的部分发生局部电离的放电。 电晕放电有时有声光,气体介质在物体尖端附近局部电离,并不形成放电通道。 带电体有针状突出部分,两电极相距较远时常常发生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发生在不均匀的电场中,空气被局部电离的一种放电形式。若要引发电晕放电,通常要求电极或带电体附近的电场较强。对于两极间的静电放电,只有当某一电极或两个电极本身的尺寸比起极间距离小得多时才会出现电晕放电。例如,在空气中两平行细线间的ESD,只有当细线的半径r与两线间距d之比d / r > 5.85时,才有可能产生电晕放电。否则,随着极间电压的升高,两极间直接产生火花放电而不会产生电晕放电。其它能产生电晕放电的典型的电极结构还有圆柱筒与其轴线上的细导线,细线与平板,尖端与平板等。另外,处在空气中的带电体及接地表面上有突起或楞角部分,当其带电体的电位足够高时也会产生电晕放电。这种放电有时又称尖端放电。 引发电晕放电的机制、阈值电压及放电产生的电晕形态都与放电尖端的极性密切相关。根据放电尖端的极性不同,电晕放电可分为正电晕和负电晕两种。当放电尖端为负极性时,产生的电晕称为负电晕放电。形成负电晕的机制即所谓汤逊(Townsend)机制,即产生二次电子雪崩的次级电子是由正离子碰撞阴极表面引起阴极的电子发射而产生的。而放电尖端为阳极时的电晕放电则称为正电晕。在这种情况下,流向阳极的正离子难以从场中获取足够的能量引起阴极的二次电子发射,此时在尖端处维持放电过程的二次电子主要是由其附近的中性分子和原子的光电离而提供的。从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晕的形状来看,负电晕是包围着放电尖端的均匀光晕圈,而正电晕则呈现出非均匀的丝状。一般来说,正电晕的起晕电压要比负电晕的高。 电晕放电是一种高电位、小电流、空气被局部电离的放电过程。它产生的电流很小,约在1μA到几百个μA之间。因此一般不具备引燃能力。一方面,电晕放电的许多特点正被人们广泛的利用,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分选以及静电消除器、盖革—米勒计数器中都用到了电晕放电技术;但另一方面,电晕放电又会给许多系统造成电磁干扰。在一定条件下,电晕放电产生的放电电流会呈现出周期性的脉冲形式。当放电电极为阴极时,电流脉冲重复频率可达104Hz;而防盗电极为阳极时,这一频率可达106Hz。这就是所谓特里切尔(Trichel)脉冲(由他于1938年首次发现)。由于这些脉冲正好位于射频段,因此会产生强烈的射频干扰。这一现象对于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中微电子系统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飞机、航天器、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机壳或弹体上会因磨擦而产生静电。当静电电位足够高时,可引发电晕放电,而电晕放电形成的电磁干扰会对飞机、航天器、导弹的制导系统产生干扰,造成制导失灵或通信中断,引发事故。另外,高压输电线上的电晕放电会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电晕放电部分图例 感应电晕单次脉冲放电能量小于20μJ,引燃能量甚小,因此人门常常根据电晕放电的原理制作消静电器。 3.1.2 刷形放电 这种放电往往发生在导体与带电绝缘体之间。带电绝缘体可以是固体、气体或低电导率液体。产生刷型放电时形成的放电通道在导体一端集中在某一点上,而在绝缘体一端有较多分叉,分布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根据其放电通道的形状,称为刷型放电。 当绝缘体相对于导体电位的极性不同时,其形成的刷型放电所释放的能量和在绝缘体上产生的放电区域及形状是不一样的。当绝缘体相对导体是正电位时,在绝缘体上产生的放电区域为均匀的圆状,放电面积较小,释放的能量也较少。而当绝缘体相对于导体是负电位时,在绝缘体上的放电区域是不规则的星状区域,面积比较大,释放的能量也较多。另外,刷型放电还与参与放电的导体的线度及绝缘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导体线度越大,绝缘体的带电面积越大,刷型放电释放的能量也越大。一般地说,刷型放电释放的能量可高达4mj。因此,它可引燃大多数的可燃气体,但它一般不会引燃粉体。可是,90年代欧洲的最新研究成果则推翻了这个结论。Glor, Maurer已用哈特曼管的刷形放电成功点燃硫磺粉和聚乙烯粉. 新实验中确定的聚乙烯粉和硫磺粉的最小点火能量分别为1—3和1mJ. 感应性刷形放电 3.1.3 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是由于分隔两电极的空气或其它电介质材料突然被击穿,使电流急剧上升,电压急剧下降,引起的放电。 放电时有声光,放电通道一般不形成分叉,电极上有明显放电集中点,释放能量比较集中,引燃能力很强,主要发生在相距较近外形较光滑的带电金属间。 火花放电是产生工业静电危害的主要放电形式之一。 当静电电位比较高的带电导体或人体,靠近其它导体、人体或接地导体时,便会引发静电火花放电。火花放电是一个瞬变的过程。放电时两导体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快如闪电”的火花通道。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劈啪的爆裂声。爆裂声是由火花通道内空气温度的急剧上升形成的冲击波造成的。在发生火花放电时,静电能量瞬时集中释放,其引燃、引爆能力较强。另外,火花放电产生的放电电流及电磁脉冲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它可对一些敏感的电子器件和设备造成危害。 还应当指出,带电导体产生的火花放电和人体产生的火花放电是不完全相同的。在多数情况下,导体的静电放电,形成一次火花通道便能放掉绝大部分静电电荷,即静电能量可以集中释放。而对于人体静电放电来说,由于人体阻抗是随人体静电电位变化而变化,在一次放电过程中可能包含了多次火花通道的形成、消失过程,即重复放电。在每次放电过程中仅仅放掉一部分电荷。即每次仅释放人体静电能量的一部分。 3.1.4 传播型刷形放电 在高速起电场所及静电非导体背面衬有接地导体的情况下,在静电非导体上所发生的放电能量集中的一种放电。 放电时有声光,非静电导体上一定范围内所带的大量电荷释放,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强。 和火花放电一样产生静电灾害与故障的概率高。 传播型刷型放电又称沿面放电,还称Lichtenberg放电。只有当绝缘体的表面电荷密度大于2.7×10-4C/m2时才可能发生。但在常温、常压下,如此高的电荷面密度较难出现。因为在空气中单极性绝缘体表面电荷密度的极限值约为2.7×10-5C/m2,超过此极限值时就会使空气电离。只有当绝缘体两侧带有不同极性的电荷且其厚度小于8mm时,才有可能出现这样高的表面电荷密度,此时绝缘体内部电场很强,而在空气中则较弱。当绝缘板一侧紧贴有接地金属板时,就可能出现这样高的表面电荷密度。另外,当电介质板被高度极化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若金属导体靠近带电绝缘体表面时,外部电场得到加强,也可引发刷性放电。刷型放电导致绝缘板上某一部分的电荷被中和,与此同时它周围部分高密度的表面电荷便在此处形成很强的径向电场,这一电场会导致进一步的击穿,这样放电沿着整个绝缘板的表面传播开来,直到所有的电荷全部被中和。传播型刷型放电释放的能量很大,有时可达数焦耳,因此其引燃引爆能力极强。实际上这种很高的表面电荷密度主要发生在气流输送粉料时,或者由绝缘材质构成的大型容器或由带绝缘衬层的金属材质构成的大型容器,在灌充粉状绝缘材料时。 3.1.5 粉堆放电(大型料仓内的粉堆放电) 这是近十几年才发现的新的放电形态。当把绝缘性很高的粉粒由气流输送经过管道和滑槽进入大型料仓时,在沉积的圆锥型粉堆表面可能发生强烈的放电.因此欧洲又将之成为锥体放电(cone discharge)。这种放电的能量可达10mJ。随着粉料的不断灌充,堆积状态的粉体电荷密度迅速增加,表面的场强也不断增强。当场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粉堆的顶部产生空气电离,形成从仓壁到粉堆顶部的等离子体通道,使粉堆与仓壁之间发生静电放电。一般地说,料仓体积越大,粉体进入料仓时流量越大,粉粒绝缘性越高,越容易形成放电。此种放电一般发生在直径3m以上或容积100m3以上的料仓。 3.1.6 雷状放电 雷电,一种大范围的空间放电形式。一般发生在雷雨时。人们在火山爆发的尘埃中也曾观察到这种放电。 雷状放电,是在料仓内发现了类似的放电。 3.1.7电场辐射放电 电场辐射放电依赖于高电场强度下气体的放电。当带电体附近的电场强度达到3MV/m时,这种放电就有可能发生。放电时,带电体表面可能发射电子。这类放电能量较小,引燃引爆能力弱。这种放电出现的概率也不大。 3.2 静电危害 静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危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静电场的存在造成的危害 另一方面是静电放电造成的危害 即静电场危害和静电放电危害。 3.2.1 静电场危害 静电场的存在对不同行业、不同物体、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状况影响不同。 3.2.2 静电放电的危害 静电放电有着高电压,有的放电瞬时大电流,并伴有电磁辐射等特点,静电放电可引起种种灾害。 ⑴造成干扰:静电放电能引起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电子设备的故障和误动作,造成安全事故。 ⑵绝缘击穿引起短路:静电电压高易引起空气或介质绝缘击穿, 如日本一台500KVA变压器,用泵打循环油冷却,油流活动与绕组线圈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击穿绕组绝缘引起短路发生爆炸。 ⑶引起人体电击和诱发二次事故。 人体对静电电击的敏感程度 人体电位(kV) 电击程度 备注 1.0 完全无感觉 2.0 手指外侧有感觉,但不疼 发出微弱放电声 2.5 有针触的感觉,有哆嗦感,但不疼 3.0 有被针刺的感觉,微疼 4.0 有被针深刺的感觉,手指微疼 见到放电的微光 5.0 从手掌到前腕感到疼 指尖延伸出微光 6.0 手指感到剧疼,后腕感到沉重 7.0 手指和手掌感到剧疼,稍有麻木感觉 人体电位(kV) 电击程度 备注 8.0 从手掌到前腕有麻木的感觉 9.0 手腕子感到剧疼,手感到麻木沉重 10.0 整个手感到疼,有电流过的感觉 11.0 手指剧麻,整个手感到被强烈电击 12.0 整个手感到被强烈打击 由于人体电击刺激带来的精神紧张,往往会造成手脚动作失常,被机器设备碰伤或从高处坠落,造成静电危害的二次事故。 ⑷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点火源 静电火花或刷形等放电,其放电能量可直接点燃最小点火能较低的气体、液体、粉体、固体,成为安全事故的点火源。 3.3 静电危害的安全界限 3.3.1 带电体为导体 3.3.2 带电体为静电非导体 3.3.1 带电体为导体 ⑴导体静电放电能量为W=0.5CV2当其数值大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时就有引燃危险。 ⑵在接地针尖等局部空间发生的感应电晕放电不会引燃最小点燃能量大于0.2mJ的可燃气。 ⑶当两导体电极间的电位低于1.5KV时,将不会因静电放电使最小点燃能量大于或等于0.25mJ的石油蒸气引燃。 3.3.2 带电体为静电非导体 当带电物体为静电非导体时,如发生放电,一般情况下带电体不能一次对静电能量全部放出,因此带电物体为静电非导体的放电界限,就不能用带电体所用方法求出 其它静电安全判例 电引爆装置很普遍. EMI感应耦合控制线路而引爆. 1949年美国杜邦公司石油勘探船上, 50W发射机的水平天线在5磅炸药的引爆电路上感应出0.42A的电流而意外爆炸. 有一枚正在运输途中的导弹, 行至距雷达设备约61米处, 突然意外点火发射. 飞机机翼副油箱在无线电辐射干扰下引起误投放. 军舰鱼雷在调频广播电台电磁波作用下意外发射屡见不鲜. 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 直接照射: 燃油蒸汽在2 ~ 13MHz电磁波的发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照射下, 若发射功率为100W, 天线与燃油为11.5 ~ 75米之间, 就会发生自燃而引起爆炸. 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 电火花点燃 在大功率发射天线周围给飞机加油时, 在特定条件下, 当油嘴从飞机油箱中抽出来的瞬间, 会引起爆炸. 原因: 油枪、接地电缆和飞机构架组成了一个射频接受回路, 形成约0.12A的电流, 油枪嘴离开油箱时引起电弧放电, 电火花使燃油燃爆. 实验指出: 引起电弧和电火花放电所需的极限是50VA. 一中型加油车为飞机加油时, 若飞机油箱附近存在电磁辐射, 频率在24 ~ 32MHz之间, 场强只需37V/M, 即可获得引起火花放电的电磁能量, 达到50VA的极限值. 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 静电放电: 燃油在油箱内晃动产生静电, 若发生ESD, 可能点燃. 电磁能量与人体 热效应: 电磁辐射通过对细胞加热增加血液的流动和发热, 并使外部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加热刺激作用产生病理、生理和神经反应, 称为热效应. 人体细胞在 1 ~ 3GHz范围内热效应最严重. 主要加热人体深处细胞. 在3GHz以上只加热表面皮肤. 体温超过正常值时, 每升高一度, 基础代谢大约增加5 ~ 14%, 组织中的氧气需增加50 ~ 100%. 因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部位不同, 伤害程度也不同. 皮肤受伤害程度最轻. 因它有丰富的微血管, 能带走较多能量, 散热效率高. 眼睛: 对1 ~ 3GHz的频率最敏感. 眼睛晶状体水分多, 血管极少, 不易带走热量. 在射频照射下易水肿. 照射强度增大, 会使晶体混浊, 形成白内障. 在极强照射下, 会失明. 电磁能量与人体 睾丸: 比眼睛还要脆弱. 危害阈值比眼睛小一个数量级. 在微波辐射作用下, 睾丸发热升温会引起暂时或永久性不育. 大脑: 颅骨传热性差. 在一定强度辐射下, 大脑的温升比其它部位更快地达到较高的最终温度, 使脑功能减退和病理反应. 神经系统: 高强度辐射, 会刺激末梢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和疼痛, 或者引起慌乱、摇晃及痉挛. 血液: 引起白细胞和红细胞数目减少. 长期微波照射还会损害骨骼的生成, 破坏骨髓等. 电磁能量与人体 非热效应 机理还不十分明了. 但确有危害. 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 人的血液特性有微小变化. 在辐射场作用下, 染色体结构出现变异. 在脉冲射频照射下, 蛋白质分子运动、定位和极化. 电磁干扰危害与频率 1GHz频率照射: 有50 ~ 60%能量穿透人体. 在1 ~ 3GHz内辐射能量全部被皮肤、脂肪和肌肉吸收, 使人体深处细胞加热, 造成内部器官损伤. 3GHz以上时, 一部分能量被皮肤表面吸收, 一部分被反射, 危害不大. 我国规定电磁辐射量不允许超过如下临界值: 对于连续照射: 平均功率密度为4mW/cm2. 对于脉冲波照射: 平均功率密度为2mW/cm2. 暴露时间为6分钟 美、英、德、加规定界限值为:10mW/cm2, 暴露时间为6分钟 原苏联界限值为:10μW/cm2, 暴露时间为8小时。 3.4 案例 (略) 4.静电危害综合防治对策 4.1 主要场所 4.2 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4.1 主要场所 静电的主要危险是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下列场所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⑴生产、使用、贮存、输送、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装置; ⑵产生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装置、干式集尘装置以及装卸料场所; ⑶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槽车和船的装卸场所; ⑷有静电电击危险的场所。 部分企业的防静电措施 4.2 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静电燃爆事故,需满足三个必要的条件——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空气中有充足的含氧量;存在静电点火源。只要采取技术措施,消除其中的任何一条,就能防止油轮静电事故的发生。这是静电事故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指导思想。 采用浮顶式油罐 浮顶式油罐,顾名思义,是在油面上设计安装了一只浮顶。它能随着液面的高低而自动升降,飘浮自如。靠这只浮顶将油品与大气隔离开来,使浮顶与油品之间基本上无蒸汽空间。既不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又使油品空间的含气量很低,从而达到防爆目的。 浮顶的上部有两根或多根紫铜导线,顺扶梯接到舱壁上。油品一般为高绝缘体,电导率很低,静电荷在油品中的泄漏很慢。当安装上金属浮顶之后,油品所带大量的静电荷就可以导至浮顶上,然后顺导线导走,避免了静电荷的大量积聚。 浮顶与罐壁之间的密封结构均用橡胶制品。为了使这项措施在防静电方面起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改用导静电橡胶制品,使浮顶的导静电通路不仅限于几根导线,而且可以通过环形密封橡胶将静电导走。 控制装油流速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平均6~10次大事故是在给装卸油时发生的。因此,许多研究机构对安全装油流速进行了研究。下面就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正如前几章章中所指出的,油品在管线内流动时静电起电量与流速的1.5~2次方成比例地增加。例如,汽油、航空煤油之类的油品,在直径为67.5mm的铁管内、流量为每秒10升时,单位时间内的起电量可达10-7A以上。若使它流入对地电容为1000pF的油舱,假设电荷不泄漏,舱内就会以每秒100V的速度升高电压。国内某单位对装柴油的油舱做过实验,开始流量较低时,静电起电并不明显。例如,流量为2~3t/h时,半小时后测得静电电位刚刚升到870V。若将流量提高到15t/h,约经6分钟静电电位从190V上升到7000V。可见,控制液体流速,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方法。 备注:165 备注: 不少国家的防静电规程对装油时的流速均作出了限制。但很不统一。有的是根据本国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制订的,有的是工业部门或行业协会制订的。下面给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三个控制流速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原西德化学工业协会,对于煤油、喷气飞机燃料、清洁用轻质汽油等,推荐采用如下经验公式来确定极限流速: 或者 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实用规程则提出如下流速公式: 对于汽车槽车: vd≤0.5 对于铁路槽车、油轮: vd≤0.8 壳牌石油公司也同意使用上式。 按美国公式计算,其流速要比原西德的流速为快。但是,也有更保守的安全流速公式,例如比较有影响的西欧某一研究机构提出如下公式: vd<0.38 控制注油方式 一定要底部注油. 注意注油管口形状. 使用防静电罩. 事故统计资料也表明,顶部装油的事故几率大大高于底部装油。从顶部注油造成事故的例子国内外都时见报道。例如,1977年12月,某工厂一个200吨的油仓装柴油时,使用顶部注入方式,柴油中还夹有水,每小时约以12~13吨的流量从内径为2.5英寸的管口喷入舱内,约十几分钟发生了爆炸,继而引起大火。事后的模拟实验表明:经5分钟测得油面电位达7000V。随后以相同速度从下部注入,5分钟后电位便从6000V降到300V。所以,坚持底部注入要安全得多。 底部注油之所以油面电位较低,是由于下面几项原因:在局部范围内可避免因油柱集中下落形成较高的油面电荷密度;减少了喷溅、泡沫,从而减少了新电荷的产生;减少了油品的雾化及蒸发,从而避免低于闪点温度时的点燃;油面上部没有突出接地体,从而避免了局部电场的增高。 使用抗静电剂 在油品中加入“痕量”级的抗静电添加剂,在不改变油品原有理化指标的基础上,能大大降低油品的静电起电量。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抗静电添加剂有很强的吸附性、离子性和表面活性,除了能防止静电的产生之外,还能起到加快电荷泄漏的作用,从而消除了静电积聚的危险。 加拿大于1963年开始在石油产品中使用抗静电添加剂(ASA-3)。1968年英国开始使用石油抗静电添加剂。1980年北大西洋组织就使用石油抗静电添加剂达成协议,并制定了使用管理标准(ASTM一AG3747)。美国于1979年5月正式批准使用石油抗静电添加剂。前苏联于1978年开始使用抗静电添加剂。我国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厂等单位已于1976年研制成功了T1501石油抗静电添加剂,并已于1979年陆续在全国开始推广使用。 目前的抗静电添加剂的类型,基本上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就其组成来说,抗静电添加剂都采用多组份金属盐化合物。这是因为两种金属盐配合使用能起到显著的增效和协和作用。其混合溶液的电导率要比两种单体盐电导率之和增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抗静电添加剂之所以能防止油品静电起电,其作用机理可从偶电层理论加以解释。 表5-2加Zn-Dips苯溶液偶电层厚度 浓度,mol/l 厚度,μm 10-5 23 10-4 15 10-3 11 ? 由偶电层原理可知,当液体在管中流动时,液体和管壁的界面形成偶电层。电导率高的液体如水的扩散层很薄。电导率低的液体如烃类则扩散层非常厚,扩散到液体内部的广大范围,引起电荷的分散。而当烃类中有离子性物质时,其偶电层被迫而变薄,使其电荷的分离、分布都受到限制,液体流动所携带的电荷量也就大大减少。这就是抗静电添加剂起作用的道理。 过滤材料 油品 抗静电剂含量 油面最高电位KV 油品电导率PS/m 纸-玻璃纤维 大庆2#航空煤油 0 19.6 15 纸-玻璃纤维 大庆2#航空煤油 0.1ppm T1501 4.6 50 纸-玻璃纤维 大庆2#航空煤油 0.2ppm T1501 1.2 120 纸-玻璃纤维 大庆2#航空煤油 0.4ppm T1501 0.5 240 纸-玻璃纤维 大庆2#航空煤油 1.0ppm T1501 0 400 国产抗静电剂效果表 规定静止时间 所谓静置时间,就是对油轮注油结束后,不要立即进行采样、检测等作业,而是要静置一段时间,使油品中的静电荷有一个消散、泄放的机会(称为电荷弛豫)。待油品的静电场达到安全界限以下时,再进行各种作业,就不会诱发危险。 给油舱注油结束后,油面电位并非逐渐下降,而是由于沉降起电等原因,使油面电位有一个上升过程,然后再下降。 由此可知,若刚停泵就进行采样、检尺等作业,正好在最高油面电位下工作,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应规定在一定的静置时间后方可进行作业。静置时间的长短与油品电导率和容积大小有关。电导率越小,容积越大,电荷消散所需时间越长,静置时间就相应地长一些。日本《静电安全指南》提出的静置时间参考标准见下表。 油品电导率 油舱容积 m3 油舱容积 m3 油舱容积 m3 油舱容积 m3 S/m 10以下 10--50 50--5000 5000以上 10-8以上 1 1 1 2 10-8以下 10-12以上 2 3 10 30 10-12以下 10-14以上 4 5 60 170 10-14以下 10 15 120 240 消除人体静电 人体静电有可能成为危险场所的点火源.必须加以消除. 人体电位一般可达几千伏、上万伏,最高可达到6万伏。 人体ESD的瞬间功率可达几十瓦。可引起火灾、爆炸。 ESD引起静电电击及二次伤害。 ? 防静电工作服 ? 1.防静电工作服的种类 目前我国已初步开发了一批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织物,可供各种生产车间使用。从生产工艺看,大体可分以下三种。 (1)在织物表面采用吸湿性树脂,降低表面电阻率,使静电容易泄漏。 (2)在化纤生产工艺中,引入吸湿性材料或亲水性基团,降低其电阻,使静电容易泄漏。 (3)在织物中,混入导电性纤维(其材质与工艺则是多种多样),利用其产生的电晕放电使静电中和。 对比试验结果 即穿一般衣服与穿防静电服装,站在不同地面上,同时进行脱衣起电试验,然后进行比较。 (1)实验者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地面上,身穿普通服装,然后脱掉外上衣,立即用手触摸电位计触头,测量人体电位;同时将脱下的上衣,搭在绳上,测衣服电位,结果如表5-5。 表7-8普通服装脱衣起电试险结果 被试者 内外衣材质 人体电位 V 衣服电位 V 备注 甲 外穿的确良上衣下穿蓝布牛仔裤内穿毛线衣裤 4800 28000 温度15℃ 湿度40% 人体电容: C人甲:130pF C人乙:130pF 4200 20800 5300 29000 乙 外穿弹力呢上衣下穿毛料裤 内穿丝绸棉上衣下穿尼龙裤 6400 42300 6400 35000 6100 28000 ? (2)实验者内穿普通服装,外着防静电工作服(套装),仍然站在绝缘地面上,穿绝缘鞋,同上面一样做脱衣起电试验,测试结果见表7-9。 表7-9普通内衣、外着防静电套装脱衣起电试验 被试者 内衣材质 人体电位 V 衣服电位 V 备注 甲 上穿毛线衣 下穿蓝布牛仔裤 1300 2900 温度15℃ 湿度40% 人体电容: C人甲:130pF C人乙:130pF 1000 2800 乙 上穿毛线衣 下穿毛料裤 ? 1300 4000 900 3800 (3)实验者外穿防静电工作服(套装)、导电鞋,站在导电地面上,脱去上衣,测人体电位和衣服电位,结果见表7-10。 表7-10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地面试验结果 被试者 内衣材质 人体电位 V 衣服电位 V 备注 甲 上穿毛线衣 下穿蓝布牛仔裤 100~200 4800 温度15℃ 湿度40% 人体电容: C人甲:390pF C人乙:360pF 100~200 2700 乙 上穿毛线衣 下穿毛料裤 ? 0 5000 0 4000 属0区或1区的爆炸危险场所,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鞋、工作服。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鞋帽。 设置简易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人们在油轮、油区进行采样、检尺等作业之前,应先接触一下消电棒(或一根接地导线),以消除人体静电。该消电棒一般安装在油轮、油区的扶梯上。 人们从码头登上油轮时,在上船必经之处留出一小块地方,即一小块甲板不涂防腐油漆,以便人们经过时自行消电。或者在船体上下舷梯处的扶栏上安装一段裹铜管,以便人们上船时,先摸一下钢管进行消电。 几处油码头的 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防止油中夹水和空气,防止不同油相混合 油中含水或空气,或者不同油相混合时,静电发生量会急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油含水、气会使起电效应增大2~50倍。这是因为,油品与空气接触后,在搅拌、喷射、沉降、飞溅、发泡与流动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过程中,会在液体中产生大量静电。这种静电对易燃的汽油、煤油等轻质石油产品是一种潜在的着火危险。例如,1978年1月,国内某单位一只5000m3柴油贮罐发生爆炸,就是因为在注油过程中从下部打进压缩空气进行搅拌(底部还存在老油),同时又采用了顶部注入方式,这就酿成了大祸。 实际测试也表明,当空气呈细小气泡混入油品时,在流动开始的一瞬间,与油品在管线内流动相比,起电效应大约增大100倍左右。 所以,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油品与水、气相混或不同油品相混。一是要在注油前注意切水,防止底部注油时把水搅进油中。二是要坚持底部进油,防止油与空气的混合。三是切换不同油品时要注意贮罐的清扫,防止不同油相混合。 静电接地 所有金属装置、设备、管道、贮罐等都必须接地。不允许有与地相绝缘的金属设备或金属零部件。 各专设的静电接地端子电阻不应大于100Ω。 金属设备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如用金属法兰连接,若能保证有两个以上螺栓可靠连接,可不另接跨接线。 平时不能接地的汽车槽车和槽船在装卸易燃液体时,必须在预设地点按操作规程的要求接地,所用接地材料必须在撞击时不会发生火花。装卸完毕后,必须按规定待物料静置一定时间后,才能拆除接地线。 直径大于2.5m或容积大于50m3的大型金属装置应有两处以上接地点。较长的输送管道应每隔80-100m设一接地点。 磁性连接头 接地点 接地点 设备夹 采用静电消除器 在流速较大、静电产生较多的出口附近,可采用静电消除器消除静电。 采用导电性好的管道输送易燃液体 不宜采用非金属管输送易燃液体。如必须采用,应采用可导电的管子或内设金属丝、网的管子,并将金属丝、网的一端可靠接地或采用静电屏蔽。 增加湿度 增加空气湿度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绝缘体的表面电阻率,从而便于绝缘体通过自身泄放静电。因此,如工艺条件许可,可增加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至50%以上。 控制可燃气体静电 为减少氢、乙炔、丙烷、城市煤气等可燃气体的静电电量,应首先清除输送管、储气瓶、软管等内部杂质(包括水分),保证容器和管道有良好的静电接地,尽量使用接地的金属管。气体出口处应保持洁净。 对管道的阀门、法兰应经常维修,而泄漏处应保持洁净,有条件宜安装气体泄漏自动报警器。 控制可燃气体的流速,如管道中乙炔流速应限制在2m/s以下,气相液化石油气管中流速应控制在8-12m/s。 5. GB 13348-2009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修改内容简述 GB 13348-2009(代替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2009-03-31发布 2009-12-01实施 主要修订部分 ——删除了 “静电引燃起因”、“预防静电危害的管理措施”和附录B ; ——增加了改善工艺操作条件的规定 ; ——调整了加入防静电添加剂油品电导率的要求,数值从50pS/m提高 到250pS/m ; ——增加了安装人体静电消除装置的规定 ; ——调整了对油罐导静电涂料电阻率的要求 ; ——调整了装油速度的要求 ; ——增加了铁路罐车大鹤管装车的要求 ; ——修改了油码头船岸连接的要求; ——增加了管道泵及过滤器、缓冲器等应可靠接地的要求; ——调整了对采样、测温、检尺工具的要求。 标准内容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 四、预防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 附录 1 范围 原文:本标准规定了液体石油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过程 中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 修订:本标准规定了液体石油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等过 程中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订: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85 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要求 GB 6950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删除:3 静电引燃起因 液体石油产品在流动、过滤、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静电危害。 说明:本章只是对液体石油产品静电积聚的过程及引起静电灾 害的条件的描述,无规定要求,根据标准编写要求删除。 3 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 修订: 3.1 静电接地3.1.1 油品生产和贮运设施、管道及操作工具等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当它们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可以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3.1.2 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应不大于1MΩ。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3.2 工艺操作条件的改善 新增: 3.2.2 在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油品的飞散喷溅,从底部或上部入罐的注油管末端时,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或在上部灌装时,使液体沿侧壁缓慢下流。 说明:本条款引自《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3.2 参考了《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API RP2003- 2008:4.2.5.4、4.2.6。喷溅式灌装造成油品动荡并形成薄雾 能产生大量静电,危险性较大,本条款规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3.2.3 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如水等。并应尽量 减少和排除容器底部和管道中的积水。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时,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3.2 工艺操作条件的改善 新增: 说明:本条款引自《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1.2、 6.3.4,参考了《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API RP2003-2008:4.2.5.5。油品中混入水等杂质,不论在输送的 管线中还是在储罐里都增加了带电危险性,当混入的水分在 1%~5%时最危险。本条款规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3.3 采用静电消除器 修订: 3.3.1 当不能以改善工艺条件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应采用 液体静电消除器。 3.3.2 静电消除器应装设在尽量靠近管道出口处。 3.4 采用防静电添加剂 原文: 4.4.1 在液体石油产品中可加入微量的油溶性的抗静电添加剂,使其电导率达到50pS/m以上。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及其测定法见GB 6950 和 GB 6539。 修订: 3.4 在油品中可加入微量的油溶性的防静电添加剂,使其电导率达到250pS/m以上(参见GB12158和GB6950) 本条款参考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3.8、《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API RP2003-2008:A.8.5。2001年修订的《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B6950规定喷气燃料的安全静止电导率应为50-600pS/m,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国内只有航煤使用防静电添加剂,本条款参考GB/12158采用250pS/m。GB6950-2001中规定了电导率的测定法,故不再参见GB 6539。 说明: 3.5 采用缓和器 3.5.1 带电油品在缓和器内停留的时间一般可按缓和时间的3倍 来设计。缓和时间应按式(1)计算: ................. (1) 式中: t ——缓和时间,s; εr——油品相对介电常数; ε0 ——真空介电常数,pF/m; σ——油品电导率,pS/m。 3.5.2 对于电导率大于50 pS/m的油品,可以不受缓和时间的限制 保留: 3.7 防止人体带电 4.7.1 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 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且应配置导电地面。 (参见GB 12014和GB 4385)。 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是目前石化行业的一般要求。原条款规定限制在0区和1区内,并要求配置导电地面,难以操作。事实上,作业人员很少进入0区,短时间内会在1区和2区出入,应统一着装要求。导电地面是电子行业静电危险场所的要求。 原文: 3.7.1 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 (参见GB 12014和GB 4385)。 修订: 3.7 防止人体带电 3.7.3 泵房的门外、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与采样口处、装卸作业 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及悬梯口处、 装置区采样口处、 码头入口处等作业场所应设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本条款参考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14.3.13。目前石化行业普遍要求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从实践经验来看效果很好。 新增: 4 预防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 本条款参考了《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50393-2008:4.1.4。导静电涂料分为本征型和添加型两类。本征型利用基料本身的导静电能力来实现导静电;添加型主要通过填料来实现导静电,常见的主要以添加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及碳黑为主,添加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浅色导静电涂料,它与以添加碳黑为主的黑色导静电涂料有所区别。由于碳黑系列的导静电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污染油品、耐腐蚀性差等缺陷,该规范限制了碳黑系列的导静电涂料的使用。该规范提倡使用本征型导静电涂料。涂层的表面电阻率取值是该规范经过广泛讨论确定的。 4.1 油罐 原文:5.1.2 贮罐内壁应使用防静电防腐涂料,涂料体电阻率应低 于108Ω·m(面电阻率应低于109Ω)。 修订:4.1.2 当油罐内壁采用导静电型防腐蚀涂料时,应采用本 征型导静电防腐蚀涂料或非碳系的浅色添加型导静电防腐 蚀涂料,涂层的表面电阻率应为(108~1011)Ω。 4.1 油罐 原文: 5.1.4 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入口未浸没 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 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如采用其他有 效防静电措施,可不受上述限制。 修订: 4.1.4 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油品,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 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 mm后,可逐步提高 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大于7 m/s。如采用其他有效防静电 措施(如防静电添加剂、静电消除器等),可不受上述限制 说明:明确说明其他有效防静电措施是指防静电添加剂、静电消除器等。 4.1.6 装油完毕应静置10min后再进行采样、测温、检尺等作业。 若油罐容积大于5000m3时,应静置30min后作业。 本条款内容为原5.10.3与5.4.4的规定,在章节上作了变动以便更加明确。 新增: 说明: 4.1 油罐 4.2 汽车罐车 原文: 5.2.3 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200mm。 装油速度宜满足式(2)关系:V2D≤0.5 修订: 4.2.3 采用顶部装油时,装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200mm。 装油速度宜满足式(2)关系: VD≤0.5 说明: 本条款参考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3.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API RP2003-2008:4.2.5.3。对于装油速度的控制,原西德化学工业协会对于煤油、喷气飞机燃料、清洁用轻质汽油等,推荐采用V2D≤0.64的经验公式;西欧有的研究机构提出VD≤0.38的公式;英国专利研究中心认为应按油品电导率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速度。我国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提出的公式,即对于汽车槽车VD≤0.5,对于铁路槽车VD≤0.8。 4.3 铁路罐车 原文: 5.3.3 顶部装卸油时,装卸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装油速 度宜满足式(3)关系: V2D≤0.8 说明: 本条款参考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3.1、《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API RP2003-2008:4.3.5。 修订: 4.3.3 顶部装卸油时,装卸油鹤管应深入到槽罐的底部。装油速 度宜满足式(3)关系: VD≤0.8 4.4 油轮和舶船 原文: 5.4.1 作业前,应先将船体与陆地上接地端进行接地。使用软管 输送轻质油品前,应做电气连续性检查。遵循先接搭接线 后接软管,作业后先拆输油软管后拆搭接线。 修订: 4.4.1 作业前应用绝缘护套导线通过防爆开关将码头与船体跨接, 作业后拆除跨接线。输油臂或软管上如装有25kΩ~2500kΩ 的绝缘法兰或防静电软管,不宜设跨接线。使用软管输送轻 质油品前,应做电气连续性检查。 说明: 本条款参考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14.3.13和《油码头安全技术基本要求》GB16994-1997:5.2.7。国际海运联盟(ICS)、国际港口协会(IAPH)、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最新修订的“国际油船和石油终端站安全指南(ISGOTT)明确规定:在油船装、卸作业时,船-岸之间必须加装防静电绝缘法兰或非导电软管(二者只能选用其一)。该条款修订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绝缘法兰或防静电软管主要目的是防杂散电流,同时具有防静电功能,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采用跨接线是目前国内通行做法(即使有绝缘法兰或防静电软管),但在连接时存在火化放电危险,因此要求通过防爆开关连接。 4.4 油轮和舶船 4.4 油轮和舶船 原文: 5.4.3 装油初速度不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后,可提高流速, 但100mm管径不大于9m/s;150mm管径不大于7m/s。 修订: 4.4.3 装油初速度不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后,可提高流速, 但不应大于7m/s。 本条款参考了《油船油码头安全作业规程》GB18434-2001:11.4.3.1。原条文规定了两种管径的最大流速,可操作性差。 说明: 4.5 飞机 原文: 5.5.4 当油品电导率大于50pS/m时,其加油速度可达至7m/s。 修订: 4.4.4 当油品电导率大于250pS/m时,其加油速度可达至7m/s。 与条款3.4对应。 说明: 4.6 油桶 修订: 4.6.1 当采用金属管嘴或金属漏斗向金属油桶装油时,各部分应 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可靠接地。 4.6.2 不应使用绝缘性容器加注汽油、煤油等。 4.6.3 防静电容器加注油品时,容器上的任何金属部件应与装油 管线跨接。若使用金属漏斗加注,金属漏斗也应接地。 4.7 管路 添加: 4.7.3 管道泵及过滤器、缓冲器等应可靠接地。 保留: 4.7.1 管路系统的所有金属件,包括护套的金属包覆层必须接地 管路两端和每隔200~300m处,应有一处接地。当平行管路 相距10cm以内时,每隔20m应加连接。当管路与其他管路交 叉间距小于10cm时,应相连接地。 4.7.2 对金属管路中间的非导体管路段,除需做屏蔽保护外,两 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接。非导体管路段上的金 属件应跨接、接地。 4.7.4 用管路输送油品,应尽量避免混入空气、水、灰尘等物质 4.8 搅拌、混合和调和 删除: 5.8.3 如果采用喷射混合,只要液柱不喷出液面,并且设备的金 属部件都接地,是没有静电引燃危险的。 本条款不具操作性,根据标准编写要求删除。 说明: 4.10 采样、测温、检尺 原文: 5.10.2 不准使用绝缘和非绝缘材质的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 行作业。 修订: 4.10.2 绳索及油尺等应采用单位长度电阻值为1×105Ω/m~ 1×107Ω/m或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分别低于1×109Ω 及1×108Ω·m的静电亚导体材料。 本条款参考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6.3.7 原条款表述不清。 说明: 4.10 采样、测温、检尺 原文: 5.10.3 油罐采样、计量和测温前静置时间可按5.4.4之要求进行。 修订: 4.10.3 作业应根据静置时间的要求进行。 原条款只对油罐静置时间作了要求,事实上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及油轮等进行检尺、测温、采样作业时也应符合静置时间要求(见3.1.6、3.2.6、3.3.4、3.4.5)。 说明: 删除: 第6章 预防静电危害的管理措施 本章规定的各项管理措施与目前各企业生产管理不相符合,难以贯彻执行,应由企业或其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说明: 附录 删除: 原附录B“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仪校正法”。 本附录是已删除的原第6章的附录。 说明:
网友评论
more
化工|危化品最新内容
04-05
化学品安全告知书
04-05
危化石油天然气长输管…
03-04
全面的实验室安全专项…
03-04
中国石油作业许可有限…
01-2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01-2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班…
01-23
冬季煤气中毒的预防与…
01-23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
化工|危化品热点内容
310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
25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2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211
化学危害和个体防护…
20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202
危化品安全培训
200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课件
196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
相关内容
电气安全技术常识
石油天然气工业 钢制钻杆
伴侣动物(宠物)用品安全…
非金属化工设备 丙烯腈-丁…
非金属化工设备 丙烯腈-丁…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