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总共3893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7.3%。同时,建筑行业又是职业病危害极建筑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人每天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接触或吸入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其身体健康遭受着严重的职业危害。
建筑工地较为常见的粉尘和噪声的产生、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筑工人自我保护、自我预防的措施,从而控制或减少个人的职业危害。
一、施工现场粉尘污染对建筑工人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粉尘污染是施工现场的主要污染,施工粉尘污染不仅是施工现场的主要污染,而且也是目前城市的主要污染。其中,水泥使用及其相关的总粉尘排放量占施工粉尘总量的35%,可以说水泥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量是施工粉尘的主要污染来源。
粉尘分落尘和飘尘两类。落尘颗粒较大,粒径在10μm以上,能很快降落地面。飘尘颗粒小,粒径在10μm以下,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浮。建筑施工现场所形成的粉尘大多属于落尘,粒度在10μm~100μm,其中水泥粉尘的粒度就在100μm左右。
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物一般浓度较大,其侵入人体主要有3条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皮肤接触,其中呼吸道吸入对人体的危害最严重。建筑工人长期工作在粉尘污染物的环境下,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甚至癌症。
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已有条件下,应提高认识,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加强环保知识学习,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学习,充分认识到粉尘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增进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2)改进施工工序或操作方法。作为一名专业工人,应熟练掌握所从事工种的施工要领,对易产生粉尘的工序进行改进或加强管理,确保不因自己的操作产生较多的粉尘,从而将粉尘的源头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作为工地的水泥装卸工人,应多人合作,轻拿轻放,可以减少水泥的飞扬;施工车辆司机可限速行驶;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不随意凌空抛撒造成粉尘。
3)正确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劳保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它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工人,应根据从事的工种和作业环境,正确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比如呼吸器、防尘口罩、护目镜等。对于防尘工具,避免“领而不用,不正确佩戴”现象。
4)湿法处理。对于工人的作业环境、施工场地、堆放的散料进行洒水或雾化处理,减少粉尘的产生。
5)及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按照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定期向职工公布。
作为一线的操作工人,应及时而且有权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当浓度超标时,有权作出停工的行为。对于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到医院体检,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二、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对建筑工人的危害及自我预防
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对建筑工人的危害。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其危害性大,噪声又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烦躁不安、心神不定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又常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建筑工人对噪声污染的自防措施
噪声控制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严格控制人为噪声、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等方面来考虑。但作为建筑工人,为减少噪声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机械操作工人应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作为一线的机械操作工人,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并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施工机械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噪声,通过维修、保养可适当降低其噪声。
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处于噪声环境下的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尽量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有条件的班组人员可因地制宜,利用隔声结构、吸声材料等控制噪声的传播。
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两大主要污染,尤以粉尘污染最为严重。为减少粉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和施工现场的污染,国家制定了诸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相关控制预防的政策,很多工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工人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只有建筑工人重视并尽可能地控制或减少污染的产生,同时采取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才能真正地保护环境,减少个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