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0月09日

    预防性职业卫生工程项目审查分为2部分:1、形式审查,2、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为审查程序的合法性,包括行政审查的启动合法性、立项的合法性、范围的合法性、技术服务机构的合法性、过程的合法性、资料的合法性等;
    ☆实质审查:为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包括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预评价报告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质量、初步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审查技术要点
    (一)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查

    主要是对项目总体概况与工艺流程的审核。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地点、性质、规模、生产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经费的投入、总平面布置情况、生产过程拟使用的主要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的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其布局情况,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等的了解,根据审核者的经验或参考相关资料,判断其申报材料中是否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漏报。
    例如:在参加中国石化成品油输送管道工程项目审查中,我们发现申报资料中没有储罐区储罐清洗流程,评价单位也没有对此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防护措施的评价。一般情况下,该类工程是密闭操作的生产流程,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在露天,成品油正常情况下无高浓度的高毒化学物,评价单位将其定为一般危害项目,但凭我们的经验,储罐区的储罐底往往会聚集大量的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的毒性很大,我省曾经发生过多次清洗储罐引起的中毒事故,多造成人员死亡。因此,我们要求评价单位重新对储罐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并将该工程项目定为高度危害项目。
    (二)预评价报告质量审查
    1、工程分析质量审查
    ⑴ 建设项目概况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尤其是要判断评价单位对拟建工程选址是否进行了实地考察,是否掌握了选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等;
    ⑵ 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评价是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⑶ 对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和符合逻辑。尤其是要正确判断评价单位是否正确考虑到了生产过程中原料含有的混杂物、不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剧毒物、原料不同进货途径的成分改变情况等;
    ⑷ 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布局,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
    ⑸ 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
    ⑹ 企业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学卫生要求(包括车间采暖、通风、空调、采光、照明、墙体、墙面、地面等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卫生要求)、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湿、防寒、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措施等)、个人防护措施、辅助用室(包括生产用室和生活用室)、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在评价中是否全部涵盖。
    2、评价方法、方式的审查
    主要是审查评价单位所采取的评价方法、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可行。
    ⑴ 对评价方法的审查
    ① 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利用已经建成投产的相同或类似工程的职业卫生检测监护、统计分析资料进行类推,分析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在评价单位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有全部类比法和部分类比法。
    A、全部类比法是选择在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相同的企业进行类比现场调查和检测,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