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实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3月15日

施工现场系统建立、有效实施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工程项目部强化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贯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关键,也是控制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需要。

第一节概述

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概念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详细阐述参见“总论”篇。

二、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目的和作用

(一) 满足工程项目部自身的要求

为达到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体系,以使影响施工安全的技术、管理、人及环境处于受控状态。

所有的这些控制应针对减少、消除安全隐患与缺陷,改善安全行为,特别是通过预防活动来进行,使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二) 满足相关方对工程项目部的要求

相关方(政府、社会、投资者、业主、银行、保险公司、雇员、分包方等)需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信任,并以资料和数据形式供关于体系和现状的客观证据。

应当指出,工程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的窗口,通过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在市场竟争中便可提高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提高满足相关方要求的能力;提高工程项目部身素质;扩大商机;显示一种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只有将安全目标纳入工程项目部综合决策的优先序列和重要议事日程,才能保证施工现场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采取强有力的管理行为。

二、 持续改进是贯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基本目的

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点是工程项目部安全状况的持续改进。

所谓持续改进是一个强化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过程,目的是为了根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整个安全状况的改进。因此它不仅包括通过检查、审核等方式,不断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及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组织安全体系的改进,而且也包括伴随体系改进,按照安全管理目标实现安全状况的改进。

在通过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改进实现安全状况改进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改进的持续性和不间断性,即建立自我约束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动态循环机制。

三、 事故预防是贯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根本要求

事故预防是指为防止、减少或控制安全隐患,对各种行为、过程、设施进行动态管理,从事故的发生源头去预防事故的活动。

事故预防并不排除对事故处理作为降低安全事故最后有效手段的必要性,但它更强调避免事故发生在经济上与社会上的影响比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更为可取。

四、 项目的施工周期是贯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的基本周期

应对施工准备、基础、结构和装饰各个施工阶段,土建安装、装饰各个施工专业,直至竣工交付各个环节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对项目实施周期进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全面评价、规划和控制。

五、 施工现场贯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应从实际出发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标准的全部要求,并能结合企业和现场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与协同运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这并不意味着将现有体系一律推倒重建,而是一个改造、更新和完善现有体系的过程,当然这对每个施工现场未必都是轻而易举的,其难易程度完全取决于现有体系的完善程度。

六、 立足于全员意识和全员参与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施工现场的全体员工,特别是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都要以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对安全生产保证活动自觉地作出应有贡献。根据标准规定的安全体系要求,安全管理的职责不应仅限于各级负责人,更要渗透到施工现场内所有层次与职能,它既强调纵向的层次,又强调横向的职能,任何部门或人员,只要其工作可能对安全生产产生影响,就应具备适当的安全意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节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程序

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施工现场的基本任务,建立实施体系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策划与准备阶段

(一) 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1. 管理层

全面接受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方法上可以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2. 操作层

本岗位安全活动有关内容,包括在施工作业中应承担的安全任务和权限,以及造成安全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二) 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1. 领导小组

由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任组长,负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组织协调,如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等。

2.工作小组

由现场主要部门(岗位)人员组成,应具有开展相关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过程中涉及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具体工作,如组织宣传教育,体系文件的编制汇总等。

二、 文件化阶段

按照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编制安全体系文件。

(一) 体系文件编制的范围

1.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2. 准备本企业制定的各类安全管理标准,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项目可以在作出必要实施说明后,直接执行部分适用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如采购、工程分包、培训、内审等;

3. 准备国家、行业、地方的各类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规程、标准;

4. 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及相应的专项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支持性文件;

5. 准备各类安全记录、报表和台帐。

(二) 体系文件编制的要求

1. 安全管理目标应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总目标协调一致;

2. 安全保证计划应围绕安全管理目标,将要素用矩阵图的形式,按职能部门(岗位)进行安全职能各项活动的展开和分解,依据安全生产策划的要求和结果,对各要素在本现场的实施提出具体方案。关键是讲究实效,不走形式,既要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满足标准和有关要求,又要在方法上和具体做法上符合本单位、本项目的实际,突出本项目的重点的关键环节,在能够实现控制的前提下,做到简炼、明确、易懂、可操作。一般可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完整独立地体现,也可单独编制。

3. 体系文件应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讨论与协调,以提高编制工作的质量,并按标准规定由上级机构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证计划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工程项目部满足安全生产的保证能力等进行确认,建立并保存确认记录;

4. 安全保证计划应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 运行阶段

1. 发布施工现场安全体系文件,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使现场每个员工都能明确本部门、本岗位在实施中应做些什么工作,使用什么文件,如何依据文件要求开展这些工作,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安全记录等。

2. 配备必要的资源和人员。首先应保证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力资源,适宜而充分的设施、设备,以及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和风险的财务预算。

3. 加强信息管理、日常安全监控和组织协调。通过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安全管理信息,对安全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以及对涉及体系的问题与矛盾进行协调,促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完善,是形成体系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必要条件。

4. 由企业按规定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进行内部审核,验证和确认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合性,重点是:

(1) 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是否可行;

(2) 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所有主要的安全活动,文件间的接口是否清楚。

(3) 组织结构是否满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的需要,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职责是否明确;

(4) 规定的安全记录是否能起到见证作用;

(5) 所有员工是否养成按体系文件工作或操作的习惯,执行情况如何。

通过内审暴露问题,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在适当时机可向审核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