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时逢第11次“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忽然想起曾经在《读者》2012年第九期上拜读过一篇名为 《姿势》的文章,讲的是:几年前,武汉发生了一起火车与汽车相撞的事故。一辆早班的公交车搁浅在一个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驾驶员下车找水去了。此时正是正月,天寒地冻,是几名乘客都舒舒服服的待在还算暖和的车厢里,谁也没有想到大祸的将临。
没人留意到火车是几时来的,当发觉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却突然间爆发出孩子的哭声……
孩子的父亲,后来找到了。是怎么认出他的呢?因为他的双手仍对着窗外,还在做着抛丢的姿势。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早已没人记得他的名字,只是,在经过这个道口的时候,还会有人指指点点,“曾经,有一位父亲……”还有,那个孩子现在长大了吗?真实的故事情节使人动容,让人潸然泪下。对这位伟大父亲油然而生出敬佩之心……
然而作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对这个故事反映的事故还得到另一层面的启迪:我们的员工、国民风险和安全意识之贫乏令人震惊。假如公交公司对该位驾驶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时,明确车辆故障时若发生在铁路道口、高速公路等危险路段时,首先动员大家将车辆推至安全处或设置警示牌、或迎着火车边挥动红色物体边呼救,所有人员迅速离开车辆远远撤到安全地段,同时,拨打122或110报警;假如车上有位安全工程师及时提醒驾驶员、乘客尽快下车并将车子推离道口……;我们真希望当时有假如,真希望那位父亲现正携着小手行走在上学的路上。同时,更希望我们的企业、单位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技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它的启示因是各行业、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