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听某汽车美容中心领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看见一名员工没有在现场服务,而是在室内休息,本打算上前询问缘由,可一想,与其劈头盖脸地说他一通,还不如自己以身作则,及时去替这位员工为客户服务。该领班在忙活时,别的员工告诉他,那位员工已经感冒好几天了,可他却坚持带病工作,刚才实在挺不住了,才进屋休息一会儿。领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将这位患病的员工替换下来,让其回家休息。
其实,人的认识难免受到主观认识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果不能冲破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很难得到正确的认识。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就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克服这种局限性,即跳出原有的认识圈子,站到另一个角度和立场上去观察、体会和分析问题,从而转变原有不正确的认识。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如果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去替对方考虑,通过换位思考,就能够有效地消除反感和对立情绪,消除成见和隔阂,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管理者体贴员工的难处,处理问题会事半功倍;职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体谅管理者的用心,消除对立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些管理者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特别是对工作表现差的员工,使这部分员工产生自卑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如果管理者进行换位思考,以诚相待,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就会重新激发后进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帮助促进后进员工的进步和提高。
不同的员工在思想、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有差异,管理者在行使职能的时候,不能一刀切,每个员工都应得到尊重。管理者与员工沟通时候切记要摆正位置,做好换位思考,切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官架子”,对员工采取“我说你听”、“让你咋干你咋干”等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越“沟通”越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