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发生重特大事故32起、死亡517人,总量同比分别下降15.8%和25.7%,但煤矿、电力、水上交通、餐饮娱乐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已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重特大事故频发依然是冲击百姓安全感最突出的问题。遏制重特大事故难在哪?要如何抓住这个“牛鼻子”?记者进行了采访。
“旧疾未根除,又添新病症。重特大事故正由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蔓延,2013年以来全国发生16起特别重大事故,其中12起发生在非高危行业领域。”国家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速,人财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事故成因更加复杂,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使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居高不下。该负责人指出,部分企业心存侥幸、盲目乐观,部分安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也使遏制重特大事故形势较为严峻。
安全生产不能只靠“撞大运”,面对新情况和新压力,如何紧紧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看来,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十分重要。
“2015年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有2项重要理论进展:第一,所有的灾难之所以能造成重大损失,都因为管理上存在系统脆弱性;第二,风险评估模型的进步,事故灾难的风险,相当于危害的暴露程度和管理能力脆弱性的函数。”刘铁民解释道,“也就是说,会不会发生重特大事故,主要取决于危险源暴露程度,以及对这个危险源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传统的安全管理,更多强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当前遏制重特大事故,必须对所有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努力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全国遏制重特大事故13个试点城市之一的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依托大数据,六盘水初步建成覆盖煤矿、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云大数据应用中心”,实现了对重点企业、要害场所和关键环节的24小时全天候在线监测监控。“去年,中心处理作业环境监测参数告警5万余次,隐患排查闭环管理8万余条。特别是煤矿行业,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时评估,自动将煤矿企业按照安全风险等级分为A、B、C、D四类,实现分级分类监管。”六盘水市副市长陈华介绍,同比“十二五”期间平均值,2016年该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83.4%,亿元GDP死亡率下降45.6%,连续2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源头管控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据调查,2012年至2016年全国共发生220起重特大事故,其中存在准入审批问题的有82起、占37.7%,存在规划设计原因的有50起、占22.7%;存在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缺陷的有102起、占46.3%;存在人员违章违规操作或遇险情采取措施不当原因的有113起、占51.4%。“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与重特大事故直接相关,抓好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该负责人说。
遏制重特大事故,还需提高应急准备能力。对于应急预案,过去一直认为是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紧急救援工作的方案。刘铁民认为,实际上,应急预案的主要任务是在事件发生之前明确应该做什么,在事故发生之后,指导应急救援工作,“我们的应急预案在这两方面表现都不足,尤其是事前准备,强调的不多。国际上有一个较好的做法是情景构建,通过情景构建将风险刻画成一个真正的代表性事件,以此指导脆弱性分析、城市公共安全政策和城市规划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培训和演练等4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