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施预警,对预报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及时警示。对预报反映的安全风险隐患,整理分类,采取针对性的预警措施,强化对“人”的警示。思想意识警示。建立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办法》、《安全生产经济奖罚量化考核办法》等安全奖惩制度,对违章行为、严重隐患公开剖析、处理,对违章党员给予组织谈话、纪律处分,利用经济处罚、行政问责等多种手段对各类人员进行警示。视觉听觉警示。完善井下安全视觉听觉系统,通过语音、声光、标识牌等对危险性区域、设备进行警示。统一配备了不同人员不同色彩标识的工装。对危险性的设施、设备喷刷各种醒目颜色,悬挂“安全警示牌”;对危险物品分类存放、标示清楚,提醒使用人员注意。完善井下避灾标识,特殊情况下给现场人员以应急指示。重大隐患警示。对冲击地压、瓦斯、煤尘、火灾、水害等重大隐患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专门防范措施,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演练,提高了全员应急警觉意识和处置能力。
(六)实施预控,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通过人、技、物、环各种预控形式,动态控制和提前消除预测、预想、预报的各类危险因素。抓行为预控。重抓职工行为习惯养成,制定实施了《下井人员安全行为规范》及《准军事化管理条例》;建立了“两卡一册”,预警预教卡、安全确认卡和涵盖安全确认、危险辨识、安全诚信、岗位创效等9项内容、87个岗位工种的精细标准手册,推行“十六字”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作业程序,培育了职工“预测隐患、预想风险、确认安全、标准操作”的良好习惯。创新实施安全诚信管理,开展“五级”安全双向承诺,矿长与分管矿长、分管矿长与区队长(科长),区队长与副队长、副队长与班组长、班组长与职工逐级签订安全承诺书,干部承诺为职工创造良好安全环境,职工承诺按章作业。通过诚信管理,促进了全员行为自觉自律。抓制度预控。建立了制度保障和责任落实体系。制定完善了涵盖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区队班组管理、安全文化建设、经济量化处罚及行政问责追究等10大类50余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上级安全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使领导分工负责制、业务保安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得到更好地落实。建立了“三个四”的安全责任落实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责任与包保区队安全、不放心人排查、红黄牌隐患、设备运行状况“四联挂”;对重点隐患实行专业人员、值班人员、安监员、区队干部“四级”专盯;规范理顺了以矿、专业、区队、班组为主的安全自控网络,以安监处、督察办为主的安全监控网络,以网、岗、哨、协为主的安全协管网络,以纪委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为主的安全效能监察网络“四个网络”,依靠严细有效的制度保障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抓技术预控。加大科技投入,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特别是国内第一套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投用,初步实现了对冲击地压的实时监测和超前预警,提升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完善技控手段,建成了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度集成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提升了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抓硬件预控。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加大安全投入,开展设备升级改造,引进应用了工作面顺槽自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液压钻车岩石快速掘进作业线、兖矿集团自主研制的工作面顺槽运输单轨吊,特别是成功应用了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提高了现场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完善了井下无线通讯、人机定位、气象信息预报预警、井下水仓、地面水位观测系统,提升、运输等生产辅助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无人值守,井下人员、车辆实现了轨迹查询和跟踪定位,增强了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抓环境预控。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环境,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使安全进区队、进班组、进岗位、进社区、进家庭,营造了人人想安全、要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创建无隐患作业环境,全面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实施了清洁生产标准,坚持开展标准化工作面、巷道、车间、岗点竞赛和“精品”工程评选,矿井质量标准化保持了行业一级水平;加强“双基”建设,构建实施专业自控、区队自管、班组自治、个人自律,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四自五精”管理模式,建立5E6S精细标准体系,推行走动式、编码和定置管理,提高了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实施井上下清洁生产,推进地面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改善职工乘车、洗浴、就餐、住宿条件,对职工心态产生了良好影响,促进了安全行为规范。
三、系统推进,落实责任,“3+6”安全文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地抓建塑。在推进实施“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为保证“六预”流程闭环落实,严格落实决策管理层、专业技术指导层、组织落实层、现场实施层等各级责任,将“六预”实施过程和结果纳入日常检查考核,并不断完善、深化,真正使“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实施有形、落实有果,变为了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得到充分检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激发了学习力,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我要安全”的意识更加强烈,自动自发学业务、练技能的主动性空前高涨。2005年以来,新增高级技师13名、技师107名、高级工558名,7名职工荣获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拔尖人才、省市首席技师、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二是激活了创新力,科技保安兴矿取得新成效。累计取得科技成果289项,革新成果356项,获省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W8型防爆低污染悬挂式胶轮车”、“煤矿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分别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放顶煤工艺条件下上行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山东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型矿井。三是提升了管控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矿井安全管理实现了由单一制度管理向制度与文化管理并重转变,由事后补救向超前预防转变,促进了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安全生产三周年阶段目标,截至7月12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192天,创矿井投产以来最好水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李毅中、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等上级领导对“3+6”安全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四是催生了发展力,和谐发展展示新形象。稳定的安全形势促进了矿井和谐发展,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煤矿、全国煤炭工业质量奖、全国安全文化管理典范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树立了矿井良好的社会形象。
济三煤矿尽管在实施安全文化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初步成效,但与各级领导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巩固安全成效,为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有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