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国内煤矿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的研究情况
苏志东结合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提炼出了一套定量的煤矿安全文化业绩指标体系。该体系从煤矿工矿、监管、组织机构、员工4个系统,从安全相关系统可用率、设备维修申请完成率、纠正行动按期完成率、程序文件合格率、安全部门建议通过率、安全委员会成员到会率、QA 发现违反程序缺陷比例、安全整改次数、重复检修次数、不明原因状态改变数量、未完成纠正行动的数量、加班时间比例、培训时间比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承包商比例等15个指标进行考核。吴友军〔7〕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安全文化体系研究成果的分析, 并结合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相关经验,设置组织承诺、管理参与、员工授权、奖惩系统、报告系统、素质培养等6 个评价指标。
3 煤矿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的确立
安全文化的评价原则是看企业员工是否具有持续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安全管理水平是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是否越来越好。在现阶段,完全定量化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还无法实现,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类似“分值量化的安全文化检查表”的半定量形式,在研究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的研究状况以及一些著名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内煤矿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实际,提出煤矿的安全文化现状可以通过以下9个系统主因素(主指标)来加以评价: ①组织承诺系统,指煤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对安全所持的态度; ②管理参与系统,是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亲自参与组织内部的关键性安全活动; ③自我完善系统,是指煤矿所营造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是靠某个领导一时的极力宣传烘托出来的,而是领导团体用心经营的结果,在煤矿内部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对安全的同一性认识; ④监督控制系统,采煤工作面员工的监督管理人员是煤矿事故预防的关键人物,他控制员工行为的监管技巧和力度以及他与员工共同营造的良好工作环境对事故的成功预防有巨大的影响; ⑤员工授权系统,是指每个被授权的员工都代表了上司的言行或上层领导的责任,授权行为导致产生不同的动机,超过企业安全的职责,并承担确保安全的责任; ⑥奖惩系统,指煤矿需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员工安全行为评价和奖惩系统, 以促进安全行为, 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 ⑦教育培训系统,安全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 提高员工对安全隐患识别、防范和危机处理的技能; ⑧报告系统,一个真正的煤矿安全文化的根基是煤矿的报告系统,有效的系统化的报告制度是事故发生前识别安全管理弱点及漏洞的关键钥匙,煤矿提前学习事件和事故发生前的失误的意愿和能力对改善煤矿安全很重要; ⑨员工素质系统,煤矿员工素质指员工的工作能力(运行、维护、管理安全的能力和预测、发现、消除事故的能力) 、团队精神、整合协作等情况的强弱程度。这里,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 INSAG)对安全文化体制中的决策层、管理层和个体层在安全上所承担的不同责任和义务的划分,可以建立煤矿安全文化评价系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