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全社区创建的长远目标和精髓所在。安全社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一个信息畅通、运作灵活的跨界组织网络和一整套完备和覆盖面广的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项目的确立,对于安全社区的创建和持续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安全社区创建之初设立跨界组织和实施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项目,就应该以社区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套以人为本、适合我区自身情况、政府主导的安全社区创建长效机制,通过这套机制,切实保障我区安全社区创建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对卢湾区淮海、五里、瑞金、打浦4个街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走访,从街道创建干部、创建人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等多个具体从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层面,系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以下的措施和对策:
1立足长远,不断完善安全社区创建的机制体制
安全社区并非以一个社区的安全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取决于该社区是否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持续地促进社区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区内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运用各自的资源及服务,为区内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社区内所有人士不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保证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的伤害甚至暴力及自杀等各种伤害和事故。安全社区并非单以社区的安全状况为评判指标,而是指一个社区是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和程序,使之有能力持续改进社区安全绩效。安全社区建设要求事故和伤害预防范围涵盖社区内所有人士,不分年龄、性别和职业,凝聚社区内的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让居民不论是在工作场所、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娱乐、运动场所,都能保障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事故与伤害。
因此,我们在区和街道两级设立安全社区创建发展常设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从组织和机构设置上,更加有利于保障安全社区跨界组织的长期和高效运行。由区安监局牵头,联合街道办事处、消防、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救助、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交通、公安、民政、社区单位、志愿者组织、物业管理、企业及企业家、名人或专家等共同参与组成安全社区跨界组织。在常设机构的指导下,安全社区创建的一些重要机制的形成将得到更加明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协调。此类体制和机制建设的形成,为安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期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2积极探索,形成持续有效的安全社区创建方法
对于安全社区的确认及评定的级别,目前大致分为国际级、国家级和市级3个等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级别并不是级别高低、或是评定难易程度的简单排序。应该理解为是对安全社区这一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地域背景下的理解、认知和界定。例如,相比国际安全社区,我国的国家级安全社区的创建起步要晚些,但其评定的标准、程序和条件在某些方面却比国际安全社区的创建要细化和严格。但不论是哪一级别,安全社区的确认和评定,始终是以社区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
为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可以切实保障跨界组织持续地推进社区安全。社区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采取 “工作痕迹法”,长期、定期、制度化地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为今后的创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安全社区的评审和复审提供完备的数据资料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区级层面的每年复评复查工作办法,出台安全社区检查细则及要求,真正使此项工作每年有检查,每年有推动。
3高度重视,实施跨部门例会制度和联络人制度
安全社区创建,不单单是街道自己的事,也不是哪个部门单位自己单打独斗就能建成。各部门和单位应该认识到,社区内的每个部门或是单位就如同一个有机体上密切相连的分子,相互依存的细胞。作为社区利益的最基本保障,安全必须上升到群体的高度。只有邻里互为守望,大家互扫门前雪,才能真正促进社区安全。
为此,要建立例会制度和联络人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社区创建例会,及时掌握动态,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安全社区创建措施绩效进行评估,提出加强或修正方案,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制定明确的计划。在跨界组织涉及到的各部门、单位设立固定的安全社区联络人,包括居委会、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也应指定联络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社区创建步步有巩固,层层有抓手。
4全面协调,构建一个可持续的跨部门合作网络
安全社区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一个联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跨界组织。安全社区创建要通过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并且从创建之初,就要考虑该跨界组织的可持续性,必须能够长期存在。
社区安全涉及到社区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所在地的公安、消防、质监、教育、卫生等众多部门都与安全社区创建息息相关。因此,鉴于目前我们创建安全社区政府主导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采取由区安委办牵头,协调和调动街道、公安、消防、质监、教育等各部门和单位,建立并完善安全社区创建推进工作组,各部门、单位和街道,明确分工、落实职责,长期负责安全社区的创建和创建成功后的促进发展。
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式,采取上网备案、签到等手段,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跨部门合作组织网络。同时借助政府局域网、互联网等渠道,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对安全生产、安全社区创建等实施项目进行网上备案、签到等。使各跨界部门单位通过网络通报信息,协调沟通,提高效率,把安全社区跨部门合作组织的建设落到实处。
5不断完善,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伤害的监测体系
形成科学高效的事故与伤害的监测、风险辨识及其评价体系。借助跨界组织,社区应建立事故伤害监测和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规范各类事故与伤害信息的整理,为安全促进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监测、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为此,要落实医院首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诊日志、居民点采集的制度,按照“登记-填表-复审-检查”的流程,强化基础数据和伤害情况的收集登记,同时还要建立交通、火灾、工伤、治安等伤害数据填报汇总的工作制度与方法,对多渠道、多部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表格制作填写,然后报送区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进行复审,最后实施检查和落实,从而确保伤害监测的全面、及时、科学和有效开展。
6拓宽渠道,加大教育培训指导和宣传总结力度
各部门、单位和街道,应该加大对创建人员进行安全社区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培训,同时借助跨界组织的资源,对创建队伍、社区居民进行治安、消防、交通、学校、食品卫生、医疗保健等社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各部门、单位以及基层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考虑通过定期汇报、调研、召开经验交流会、相互参观借鉴等形式,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
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简便易行的方式,在小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社区理念的宣传和普及;或是通过卢湾报、卢湾有线台、安全社区网站、社会媒体等大众媒体,进行长期广泛宣传,使安全社区的理念和社区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在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建安全社区,应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立足长远,重在实效。只有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安全社区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才能从制度上和根本上保障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科学有效推进,才能形成不断循环的“策划-实施-检查-纠正”的工作模式,并最终实现安全社区的美好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伤害和事故,保证社区成员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