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须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地考察本单位的文化背景,客观地分析机制转换过程中职工价值观的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的状况及事故隐患的失控危险,因势利导、不时时机的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企业需要将现有的安全管理内容、方法、观念及效果放在市场机制中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正确对待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用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观同化过去的传统观念,形成公认的安全思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并从安全生产的目标出发,有重点、有次序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一、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各层次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来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人的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的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企业可运用音像制品、报刊、图书等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安全演讲会、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技术交流会、安全表彰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竞赛”、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安全知识竞赛、歌咏文艺演出等活动;施工现场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宣传媒介,通过开展创建安全先进班组、争当安全生产标兵、安全漫画、安全主题活动日等活动,贯彻企业安全文化,倡导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持续不断,日积月累,各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员工层)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定能得到提高。
二、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质,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和归宿点。
有了素质高的职工,企业文化的品位就高,安全意识就强,生产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就好。在分析伤亡事故教训中往往会发现,职工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低、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纪守法素质,创造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正是安全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要以人为本,对职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教育,要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季节性安全教育、节假日安全教育、转场和转岗安全教育、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及安全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综合素质。
三、通过制度建设,统一职工的安全行为准则
建筑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工所占比例大,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安全文化建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规章制度和规程进行修订。通过这种活动,充分发动企业各层次人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学习,达到统一认识、统一企业的安全价值观的目的,通过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约束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落实企业统一的安全行为准则的目的。
四、通过全员参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决策层”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同时是被教育者,应自觉地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安全责任,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决策能力。“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应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部,开展各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及时宣传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曝光习惯性违章等不安全现象,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每个员工要时时、处处、事事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每个人都能“自主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和操作规程,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通过企业各类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平安”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