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企业怎样迅速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用文化规范和完善安全措施,用文化的积淀疏导与影响员工自觉或因环境所控而按章作业,不断增强安全自律意识,安全自保意识,形成安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影响一切的安全观念,扭转安全工作被动局面,实现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有效发展已成为煤炭企业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一、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煤炭企业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首先,应成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门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抓,制定详细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的永恒安全主题和价值取向。其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工作有机融为一体,摸清员工的思想脉搏,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员工,并切实把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员工高度的企业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把宣传阵地不断向井下延深,宣传方式不断向横向发展。通过在井口建立“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主要大巷建成“安全宣传一条街”,在硐室、工作面设立安全警示语牌板等措施。让每一名员工在工作与工余之时、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受到潜在的安全意识宣传教育,在有形与无形当中、在接受与非接受之间提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安意识。第四,建立健全一个吸引和吸纳人才、适应人才流动的新的约束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工作业绩、安全责任、工作技能和报酬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安全、优良的工作环境。第五,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员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断强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约束,并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向员工的自我约束管理转变和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质的转变,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体系。
二、强化基础,创造优良安全环境
不安全环境或不牢固的安全基础会造成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本能的惧怯、抵触、排斥与反感,使安全价值观与安全理性思维发生偏离和倾斜,破坏积极的安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障碍。所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夯实思想、技术、行为基础,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安全工作环境。其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夯实思想基础。狠抓领导干部作风转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作风飘浮、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和员工马虎、凑乎、不在乎的不良习惯,弘扬“严细实”,反对“假大空”。同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跟班制度和现场巡查制度,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与职工同下同上,及时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排除事故隐患,通过抓作风转变促思想基础夯实。二是夯实技术基础。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科学制定瓦斯防治、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技术措施,并严格审批程序,抓好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备安全仪器设施,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确保安全工作。同时提取科技经费,设立科技进步基金,大力表彰与激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起到运用科技手段和措施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三是夯实行为基础。通过加强行为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来夯实行为基础,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及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同时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舒心、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舒心活。
三、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木桶理论”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整体工作象一个木桶,个体象木桶的每一根木条,如有一根木条太短,木桶盛水也只能到短木条处。所以,要实现建设特色文化促安全发展,煤炭企业应通过成立专门的员工培训机构,完善教学设施,开展全员培训,来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消除“木桶”中的短木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全员培训为核心,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大覆盖量的全面煤矿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并严格培训纪律,实现“点名、签到、考试、效果”“四到位”,切实形成一套培训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2、采取外聘师资与内部聘请师资相结合,安全理论培训与实物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培训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开展案例分析教育,增强职工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分析能力。3、在区队班组广泛开展“每日一题”与“每月一考”教育活动,让员工每日掌握一条安全知识。同时推行“人人上讲台,个个当学员”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大家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加强对安全培训效果的考核,实行培训考试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全员培训责任制,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通过强化培训切实提高员工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