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交流的活动有( )
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批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 D)A+C
12、内审员应是( )
A)特聘的 B)授权的 C)培训合格的 D)B+C
1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性死亡人数为( )
A)1-2人 B)3-9人 C)9-12人 D)12-20人
14、砂轮碎裂飞出伤人事故属于( )事故类别
A)物体打击 B)其他爆炸 C)机械伤害
15、管理者代表必须在( )中产生
A)管理者 B)最高管理层 C)员工代表 D)A+B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规定记录必须保存( )年
A)1 B)3 C)5 D)组织自定
1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被动测量( )
A)内审 B)事故调查 C)职业病调查 D)事件调查
18、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健康安全( )的管理方案
A)方针 B)计划 C)目标 D)A+C
19、组织对全体员工在OHS方面,根据其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接受过的培训对其( )进行鉴定
A)能力 B)安全意识 C)操作水平
20、以下哪个要素可不建立和保持程序( )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培训、意识和能力
C)绩效测量 D)管理评审
21、以下哪些要素必须要有记录( )
A)绩效测量和监测 B)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C)记录和记录管理 D)A+B+C
22、内审员填写不符合报告内容有( )
A)描述不符合事实 B)判定不符合条款 C)不合格原因
D)如何采取纠正措施 E)A+B F)B+D
23、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 )
A)符合性、必要性和有效性 B)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准确性、可能性和关键性 D)全面性、灵活性和主动性
24、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 )
A)定期批准 B)定期检查 C)定期评审
25、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针对( )
A)相关方的需求 B)员工的意识 C)内部相关职能
D)内部相关层次 E)A+B F)C+D
26、对所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 )
A)现行版本 B)批准的版本 C)实用的版本
27、充足的监测与测量数据和结果的记录,目的是便于随后的( )
A)落实事故的责任 B)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 C)寻找不符合原因
2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组织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 )
A)先执行后控告 B)边请示上级领导边执行
C)小心谨慎地执行 D)拒绝执行
29、组织应对缺乏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程序
A)已经偏离 B)可能导致偏离 C)不会偏离
30、内审时发现有( )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A)消防通道被阻塞
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
D)A+B
E)A+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本局(公司)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上采用什么方法?
3、本局(公司)消防设施主要有哪些?
4、本局(公司)机关部门、各县(市)区局在遇到哪些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与评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方针 目标 目标
2、重点活动 测量
3、文件化 机构与职责 协商与交流 记录和记录管理
4、目标 管理方案 初始评审 运行控制
5、识别 批准 发布 撤销
6、充分性 有效性 适宜性
二、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0. ×√√×√
三、单项选择题
1~5. DEEEB 6~10. DDEDA
11~15. DDACB 16~20. DACAD
21~25. DEBCF 26~30. ABDBE
四、简答题
1、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目前局(公司)按照《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答:我局(公司)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及D=LEC,法。其中:D表示:危险性;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表示:暴露的频繁程度;C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3、答:消防设施包括消防通道(含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等)、消防装备(含防火门、烟感自动报警系统和装置及各类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水源(含消防水池及与其相连的设施、消火栓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及消防接口设施)、消防通信等。
4、答: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与评价:
1、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更或修改时;
2、企业的决策机构发生变化时;
3、新项目建设或产品、工艺更新时;
4、相关方的要求发生变化时;
5、发生重大事故后;
6、其它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