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于1992年开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装置,主要用于高压设备的液位检测。现在用钴60放射源8枚,情况如表:
序号 |
安装时间 |
安装地点及用途 |
仪器型号 |
出厂活度 |
国家编号 |
1 |
94.5.2 |
1#精练铜塔液位 |
FDL-4 |
|
|
2 |
95.5.8 |
Φ1000合成氨分液位 |
FDL-5 |
|
|
3 |
95.5.19 |
Φ1000合成冷交液位 |
FDL-5 |
|
|
4 |
97.8.7 |
Φ1200合成冷交液位 |
FDL-5 |
|
|
5 |
97.8.10 |
2#精练铜塔液位 |
FDL-5 |
|
|
6 |
98.10.6 |
Φ1200合成氨分液位 |
FDL-5 |
|
|
7 |
|
Φ1800合成冷交液位 |
FDL-4 |
|
|
8 |
|
Φ1800合成氨分液位 |
FDL-5 |
|
|
放射源的安装及拆卸均由河南同位素研究所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采用钢板、水泥、沙子等材料固定防护,设置危险警告标志。放射性物质失控可导致工作人员或公众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引起放射性疾病,严重的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
2.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3保护环境优先。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放射性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分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生产办、环保处、动力处、安全处、保卫处、救护大队、公司办、医疗机构、供应公司、财务处、物业处、工会、仓库、仪表车间的主要领导。
1)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2)组织协调现场的抢救工作;
3)向上级组织汇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
4)与其他单位联系抢救需求;
5)组织集团公司放射事故演练。
3.3成员单位职责
4、预防和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和仪表车间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放射性物质小剂量泄漏或丢失,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上报集团公司,公司处于预警状态。
5、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放射物泄漏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当班调度报告,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公司生产办(电话 )、安全处(电话 )、环保处汇报。若放射物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汇报。报告内容:事故源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集团公司放射事故专家组根据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判定放射事故的级别,向指挥部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放射事故预警分级为:一般事故、严重事故和重大事故。
1)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Gy且受害人数10人以上,或个人全身受照剂量≥0.5Gy、受照人员剂量之和≥40Gy的放射性突发事故。
2)丢失放射性物质,其放射性活度(Bp)密封型≥4×106,非密封型≥4×105。
6.2响应程序
抢险工作结束后,总指挥宣布结束应急状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治安秩序。
6.3处置措施
7、应急物资保障准备
7.1物资保障:环保处配备一定的放射突发事故应急设备,明确存放地点和管理责任人。
7.2建立放射事故专家组。
7.3开展培训和演练。定期对放射性装置及同位素使用单位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开展放射事故应急处理相关张三技能的培训及事故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