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五、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   
 
    公司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硝酸、硫酸的大量泄漏而引发职业危害事故;员工误食或过度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等会引发急性中毒等等。另外,强雷暴雨、火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一) 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公司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可因车间或岗位卫生设施破坏、物料少量泄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员工误操作、员工岗位饮食误食化学试剂等而引发,这方面的危害,可以由日常巡查或员工自检等而发现,并得到迅速处置。
(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我公司重大职业危害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硝酸储槽毁损、倾覆从而造成酸雾的大量泄漏、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
    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1、酸槽大量泄漏的处置
   (1) 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向总值班人员汇报。报告时,应向总值班人员说清具体的泄漏罐体、位置。
   (2) 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及组织现场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现场设置禁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
   (3) 总值班人员迅速通知消防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对事故进行抢救处理。
    j 抢险、抢修队接到指令后,应穿戴好防化服,按照指令将故障槽化学品倒换至事故储池,避免事故性排放。
    k 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按照指令及时将中和剂运送到指定地点待命,一旦无法实现完全倒换时进行中和处理,以杜绝事故性外泄排放。
    l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受伤人员的处置,并立即将人员送往就近医院。
    (4) 处置结束后,消防队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腐蚀物品不污染周边环境,不影响建筑物安全。
    2、火灾事故的处置
      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j    最先发现人员,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呼叫。
k    最先发现人员迅速通知就近第二人迅速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的具体地点、火灾类型、行走路线等);报告总值班人员。
l   总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下达应急救援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场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
       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应佩带好相关器具(防毒、防火、灭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围困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困人员脱离现场。
      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应急分队开展救援。
        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专业消防队入厂的一切迎接准备,并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任务。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或中毒人员,对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送医院抢救。
         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进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资抢救工作,减少或削弱火灾波及范围。
         后勤供应及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进行物资抢救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抢险、抢救物资的及时供应。
       当火灾得到彻底消除,消防应急分队应在总指挥的统领下进行现场清理,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火灾后,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序运行总结等工作,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运行质量。
 
 六、信号规定
 
    公司救援信号规定:电话联系方式
    总值班电话:***********
    消防火警电话:119
    医务急救电话:120
    市卫生监督所电话:************
 
 七、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责任制和各项制度是必要的。
    1、落实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按照专业分工、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年中,应根据人员变化不断进行组织调整和补充充实,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定期组织救援培训和学习,各队按照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不少于2次,以提高指挥和救援能力。
    3、对全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救援、自救等应急处理教育。
    4、对各关键岗位进行强化培训和考核,确保相关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并贯彻执行。
    5、建立各项制度
    j 值班制度。公司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必须有1名总值班人员在岗,以确保发生事故时得到迅速响应。
    k 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确保一旦危险发生时各方面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l 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领导小组成员和应急救援负责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情况。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