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企业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3月12日

        (1)发生严重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在矿山救护队及医护人员未达到之前,职工应迅速组织自救和互救,要配戴自救器,按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避灾路线,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直到地面,在撤离时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2)遇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自救。
        进入避难硐室躲进压风自救袋下,打开气阀自救,关死避难硐室风门等待救援。
        (3)矿山救护队到达后,首先应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积极搜索被困人员。
        矿山救护队员井下抢救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遇险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② 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并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③ 确认无二次突出可能时,要及时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
        ④ 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加强通风,迅速按规定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专用回风巷中排出矿井。
        (4)在灾区附近新鲜风流中选择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抢救基地,及时对井下伤员进行救护并组织升井。
        (5)制定相应安全措施,排除巷道内的高浓度瓦斯等有害气体,整修恢复通风系统,按措施清理突出煤碴。
        5.3.4.安全技术措施
        (1)救护队接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命令后,必须询问清楚事故发生的地点、影响范围、遇险人员情况等,以便根据灾情,携带必要抢救器材,并由小队指挥员带队迅速奔赴现场。
        (2)值班小队到达事故地点后,首先是抢救遇险人员和对突出地点进行侦察,本着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并积极引导从灾区撤出的人员尽快进入安全地点。
        (3)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络,一般采用敲打等方法,来确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和人数。如果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应设法加强通风。
        (4)抢救中,救护人员必须注意自身安全,救护队员穿过支护破坏地区和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便保证队员的安全返回。在处理冒顶时,必须制定具体的方案、措施,指派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现场指挥。
        (5)救护队员对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等必要的灭火器材,必须详细探明突出点、有无火源、灾区风流方向,有无遇险人员、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巷道状况、现场有无灭火器材、通讯电话等情况。侦察中如发现灾区遇险人员,迅速对其佩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苏生器,抬往安全地点进行抢救。侦察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和二次突出危险,也不会引起爆炸时,方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
        (6)值班救护小队在抢救或进入灾区侦察时,发现还有可能救护活的遇险人员时,应迅速将人员救出灾区;发现确已牺牲的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时,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侦察突出波及范围的顶板冒落情况、支架、水管、风管、压风自救装置、避难硐室、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防突风门及通风构筑物的位置、方向及其突出煤的堆积情况、涌出瓦斯的蔓延情况、灾区风量、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份等,做好记录,供领导小组全面研究抢救方案。
        (7)第二个下井的待机救护小队应担负待机任务,以接应值班小队或做好紧急救人的准备工作,待机地点应选择在距离灾区最近的新鲜空气的地点。
        (8)救护队指挥员在接到救护任务时,必须问清事故情况、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其他情况,情况不清时,必须慎重行事,做好充分准备,切不可盲目行动,以防意外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9)若突出发生在掘进巷道内,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后,在情况不明时,应保持局部通风机的原状,已停止的风机严禁开启,运转的风机禁止停止,进行侦察后再采取措施。
        (10)对通往突出区域的所有巷道岔点,必须设置警标,安排专人看守,避免有人误入灾区。
        6 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6.1 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它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6.2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并向上级救援指挥部汇报。
        6.3 后期处置
        (1)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数,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2)安检科组织有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应急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注意事项
        8.1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8.2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验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8.3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事前要经过演练。
        8.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8.5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处置方案的宣传、贯彻、学习和演练,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方案的适用性和抢险人员的能力进行评审。
        8.6应急救援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针对事故中的变化的各种情况以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找出存在问题,不断的修订、完善、更新应急预案。
        9.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